
志愿:去私欲、存天理、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学习、践行、印证圣贤文化,知行合一。
学习视频、音频课程心得
学习汪阑老师视频《洞察人性 扬善抑恶》,1.面对问题,我们通常是激发对方的善,还是引起对方的恶?
2.我们是否相信:每个人都有付出的需要?
上次父亲住院时,所有的费用都是我们一个人承担,那会儿我对姐姐是有“意见”的,感觉不对我有点儿不公平,后来在爱人的开导下我接纳了现状。这次父亲住院,由于疫情原因只能有一个陪护,留在医院的人依然是我。可能与学习有关,这次我没有任何情绪,接纳一切。孝也就顺了。
平时姐姐给父母买点东西,父母就一个劲儿“显摆”,这是大闺女给买的。说心里话,最初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很不舒服,我天天守着,做的事会更多,为什么我的付出却看不到,得不到一句安慰的话。后来依然选择了接纳,一切都是“我”在作祟,不在意了,也就过去了。换一种角度,平时我得到父母的爱也比姐姐多呀,天天能吃到母亲做的可口的饭菜。爱人、孩子不在家,我就成了家里唯一的孩子,每次母亲都会问我想吃什么。尽管父亲强势,但是他人勤快,在给我制造“麻烦”的同时,也让我省心,利弊双赢。同时也能感受到姐姐、姐夫对父母的好,以及对我和爱人发自内心的尊重。用爱人的话说:“过日子就这么回事儿,无需刨根问底,知足就有足”。
读家书,听点评感悟
学习爱珍老师家书《学习感悟收获》,感受到爱珍老师学习圣贤文化的路上笃信、笃定、笃行的意志力为我们赋予满满的正能量。通过学习抱怨减少、心态平和,接纳、尊重对方和自己,我是一切的根源,心中充满美好,便会遇见美好。感受到爱珍老师坚持的精神为我们注入新生和活力。为优秀的您点赞。
听翠玲老师点评责善,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曾经听到一位老师说过:“当年内心迷茫时选择读原文吧”,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每当我内心空洞、迷茫时,我就选择读原文,读着读着心静了下来,“悟”也注入进我的灵魂,助力我成长。
听东栋老师点评责善,内心警觉、努力精进才会取得大成就。我们是一个可以自我调控的系统,惋惜无法帮助别人,而挫折却可以磨去傲气,借着逆境提升自己。在边界感上修行是让关系和谐的基础,把握边界感需要时时觉察、觉醒我们的所作所为,以及践行,照见内心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