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上感知自己的思维框架
date: 2022-06-24
times:
tag:
type:
author:
rating:
notes: 可以说,一个社会人经过长时间的后天学习、经历,其语言框架已经视同直觉反应了,所以可以通过加强自己的语言感知,了解自己的思考方式,推动自己思维能力的提升。
area:
卡片/共读会
观点 《把思维作为习惯》
- 你越是能够意识到语言框架的存在,敏锐地从别人的语言中分辨出对方使用了哪种框架,就越不会轻易被煽动、被影响,就越能做出明智的决策,成为一个更睿智的人。
- 语言框架的作用,就是建立一种世界观,或者借用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的说法,是建立一种“范式”,它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而语言的作用就是唤起这种范式,就像在你的大脑里打下一个桩子,无论你走了多远,都是在绕着这根桩子转圈。想要打造你的沟通主场,你既要打破别人为你设定的框架,拔掉头脑中的认知桩子,避免思维视角被窄化,同时也要掌握足够多的框架,懂得应该在什么场合使用哪种框架,这样才能掌握沟通的主动权,更有效地发挥影响力。你一定要记住,说什么很重要,怎么说也很重要。
理解
- 《把思维作为习惯》书中不断的让我们对于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展开思考,而这一章节则是提醒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语言中发现未知的盲区。
- 语言的组织背后是一种逻辑框架,如果对于别人精心设计后的语言不假思索的进行“理解”,那么很可能会陷入别人的思维模式中,而失去了自己的主动。
- 从模式识别的角度看语言框架,可以有文字、段落、逻辑,更需要思考的语言框架的出发点、价值观等要素。
- 为什么需要足够的语言框架:
- 当你在和他人争论的时候,千万不要使用他们的语言,对方的语言确立的框架,绝对不会是你想要的框架。
- 每个人说话的时候都会带着自己的主观视角,即便对方不是故意用语言框架来误导你,也有可能在不经意之间影响你的认知。除了个人,组织也会被框架效应限制住,找不到创新的思路,这种状况甚至会左右一家企业的生死。
- 要想把你的观念传达给别人,让别人理解你的观点、接受你的提议,就千万不要使用对方的语言来阐述问题,而是要用自己的话,通过语言把他带进你设置好的框架,替换掉他头脑中原有的框架,以此来打造你的“沟通主场”,掌握对话的主动权。
- 语言框架我的理解:
- 逻辑:理性的部分
- 价值观:对于正确的判断依据
- 情感:感性的部分
- 立场:从更多的维度思考(自己的、对方的、外部的等等)
事例
- 假设你在一家旅游公司工作,“十一”假期就快到了,你们公司想做一个促销活动。其他旅游公司的宣传语可能是“国庆大酬宾,国内线路全部五折”,而你千万不能在这个框架下和对方比拼谁更便宜,他五折你就三折,这样就掉入了别人既有的框架。你需要重新创造一个框架,比如拟定这样的宣传语:“两人同行,一人免单。”
- 巴菲特先提出了一个语言框架。他在信中说:“对于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我所给出的答案,就跟家人向我提出这些问题时我所给出的答案是一样的。”巴菲特在这里所用的“家人”的语言框架,为他致股东的信构建了一个非常好的情感背景,在用理性语言阐释公司为什么将继续保持异常优秀的业绩之前,首先使用感性的语言框架去打动大家,这有效地提升了大家的信任感,让巴菲特随后披露的信息显得更加可信。
应用
- 这章节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学习的句子改写练习,只是当时的练习只是局限于句式的转换,而且也浅尝则止。受这章节的启发,应该在阅读的时候多思考作者在讲什么内容,是如何通过语言组织后让别人相信的,有没有其他的语言组织方式,让我们知道作者编述的内容是否正确。
- 作者提到的方式
- 第一,拓宽知识面,学会多元化思考。你需要在更多元的维度下对事情进行分析。
- 第二,放慢决策,不让情绪左右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