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做自己,这世界上有谁不会做自己呢?其实,这个世界又有多少人会做自己呢?因为当下的我们很多人只会做别人眼中的人,而不会做自己。例如,要做单位的好职工,所以遇到一些事情选择隐忍。要做家里的好丈夫,好妻子,所以即使在有些承接不住的时候还会选择坚持。要做孩子老师眼里的好家长,所以有些过分的要求自己也会选择配合。凡是种种,大家还是儿子,女儿等等等等。
但是在如上的种种角色中,似乎有一个角色忘记了,就是做自己。自己是什么样的呢?当然不是说因为做自己就自私自利,不考虑任何人的感受。我想说的是,不要因为照顾别人的感受,而过于的忽略自己的感受。这一点有很大的挑战。因为在我们的传统社会当中,这样做在很多时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此刻的自己想起了《种树郭橐驼传》中所写的,“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自己想通过这句话的意思说明,树有树的习性,自己也有自己的需求,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了解自己,看到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已经是人生中很了不得的事情了。看到人前的很多好处,自己内心有了想追赶的心思的时候。学会看看自己,看看自己想要啥,能做到啥,做不到啥。
现在由于社会宣传的原因,我们都过度关注孩子的成长,过度关注个人的成功。于是真的出现了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现象,无论一个孩子处于怎样的状态,努力学习就是好,成绩卓著就是好,考上名校就是好。当让我承认那样是好,可是现实带来的巨大问题是名校的招生数额是极其有限的?成为高收入群体也是极其稀少的。别人能做到的,我能通过我的努力做到吗?
曾经和孩子们有过这样的说法,很多孩子只是羡慕高手取得成绩那一瞬间的荣光,却从来不曾去羡慕高手日常努力的寂寞,从来不曾羡慕高手夜以继日的付出。另外,最近看到一种说法。坚持努力也是一种天赋。这一点很多人就做不到。凡是上过高中又考的普通高校的人都会说,即使让自己得到再多的时间,再多的帮助,自己也考不上清北。在很多方面人是存在天花板的。所以真的需要学会看到自己的天花板,认真的去了解自己,看到自己,自己的极限时间点是多少,自己的极限情绪点是多少。
最近一直在看李一诺的《力量从哪里来》,这本书每一段后面的一个方框全是心理学的一些技巧。呆会自己要把这些进行全部的抄录。这些也是自己现在所写的,认真做自己的一部分。
最后结尾以今天看到的查理芒格的话作为结尾:每一天都追求比醒来那一刻多增长一分智慧;每一天都追求有能力承担更大的责任;每一天都追求尽善尽美完成所有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人生就在这样的努力追求中,不断地学会认真做自己,勇于做自己,学会做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