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前告诉学生,这类作文这样构思:
1. 题材要“独特”
值得我们爱的人与事很多,但不一定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能让你写出好文章。如写生病后爸爸妈妈的照顾、遇到困难时同学的鼓励等内容,这些素材很难写出佳作来。所以,写这类作文一定要搜寻独特、有趣的材料。
如陈瀚宇写的《一件搞笑的事》,写的一个外国人,估计被纹身师傅忽悠了,在手臂上纹了“脑白金”三个字,引得“整个车厢的人狂乐”;再如范云翔写的《一件伤心的事》,表达对奶奶逝世的悲痛之情。不管是喜事还是悲情,选择的材料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独特的,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2. 角度要“小巧”
选取的角度越小巧,越可以把人物的性情在细微之处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
其实,生活中只要善于观察,一声声细语,一个个动作都蕴含着写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情感。
王闻堇就自修课看杂志这件事,表达当时矛盾的自我斗争,以及最后没能在学校完成作业的懊恼;周子瑄就宜兴社会实践在外住宿这件事,抛开第一次住集体宿舍的兴奋,极尽笔墨展现了那一夜的惊悚。角度小巧的文章,最能拨动读者心弦。
3. 情感叙述要“曲折”
为了从“人人心中有”的题材中写出“人人笔下无”的情趣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尺水兴波”的技巧。(意思是小股的水流中也能激起波澜。比喻在短小的诗文中,可以有大起落、大开合的文章。)
如许欣怡的《打不开的“心事屋”》,讲述美术手工课上,因自己的作品出色而沾沾自喜,甚至不顾他人感受,把别人的作品贬得一文不值,结果发现竟然是好朋友的作品,而且好朋友当时就在身边,一下子将事件推向了高潮,自己心里的百般滋味难以言说。情节一波三折,真实动人。
4. 感受要“深刻”
平常的生活,总有许多东西令人感动、令人心痛。特别是身边人,或许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让你欢呼雀跃,让你泪流满面。
只要写出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写出自己深切的感受,那就是一篇好文章。特别是要写出揪住你的那个“细节”。
同学们都参与了“护蛋行动”这样的体验活动,范梓璘对此记忆犹新,从陪伴入睡、课间守候、时时牵挂……一系列细节都展现出了护蛋当时的小心谨慎;孙兆诚就生病时同学的一通电话,淋漓尽致地把同学情表达出来。
考前,再和孩子一起复习一下这些要点,作文最起码就不是那么一个难事儿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