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和50岁一样,每一天都靠运气活着。
如果不是《最好的告别》,我可能永远不会主动去了解关于死亡、临终关怀以及医患关系这类的话题;如果不是《最好的告别》,我可能始终觉得自己离生命的终点还很远很远,自己还有很多很多的时间可以肆意使用;如果不是《最好的告别》,那么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始终会觉得医生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们缓解或者远离病痛;如果不是《最好的告别》,对于“人一生都在追寻自己”这句话,我的理解就还会不自知的停留在这只是几个汉字的自由组合。果然“多读书读好书”这样的箴言从来都是说给懂得的人听。
Part1:越不想谈及的话题,可能越有威慑力
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从原始人到现代人,在历史漫漫延长的过程中,对于生死我们似乎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那就是在谈及“生”时充满喜悦;而对于“死”不仅自己不谈还不让自己周边的人谈,甚至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与死占一点点边的话,都会被认为犯了忌讳。正是因为这样没有明说的文化传承,所以现在的人类不断的创新研究也不断的把目光聚焦在如何减少“生”的痛苦,但却很少有人能针对人类最终的归宿给出完美回答。
但越是不想谈及不想触碰其威慑力就越大,为了解决这样的掩耳盗铃《最好的告别》说,对于死,我们首先要做得是承认它的存在,也就是无论你的主观层面如何理解死亡,不可否认的是它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且每个人都要面对,这听起来似乎很好理解,但在现实生活中想让人们接受死亡无异于让一个1.5m的人去打中锋,困难程度堪比登天,所以,作者说到人们首要的课题是先学习心平气和的接受死亡这个词,意识到人生是一场不可逆的旅程,每个人无论现在身处什么阶段,都有可能与我们惧怕的这个词语相会。
恐惧害怕源于未知,而未知源于主动不知更来源于被动不知及已知却佯装不知。
Part2:疗养院、养老机构是为了让老人更安全健康吗?
书中有一个我从没意识到但却非常真实的观点,就是为什么会有疗养院、养老院或者类似于服务残障、病重以及失能老人的场所呢?原因就是医院没有足够的床位来医治这些身上有多重疑难杂症的病人,医生也很难从这些人的身上获取到认可和价值,由此便有了疗养院、养老院等的存在。而时日不多的老人们在这些越来越先进的疗养院、养老院里,每天被固定的安排吃饭、睡觉、体检、溜达,自己的房门永远不能上锁,不管愿意不愿意老人们都要和彼此陌生的人生活在同个屋檐下,他们被大多数的护工例行公事的温柔问候,在制度化的机构被结构化的照顾,这似乎好像也应该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是吗?
当有一天老了,不管主动或是被动,在踏进那些制度化的机构时,也许我们就已经丧失了被当做一个正常人的资格,在这里我们不在享有隐私不会有人在意你是否需要陪伴也不会有人关注你是否孤独,有的只是按时吃药睡觉定时提醒做其他,所以这样来看,这是一件美好的事吗?也许,是吧。毕竟这里的老人看似更安全更 健康了,但安全健康的方式难道就仅此一种吗?也许,是吧。
写到这里,关于这本书的本周感想就行笔至此了,下篇文章我们继续,其实于自己而言,在写这样的内容时,一方面需要勇气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帮助自己慢慢正视“人固有一死”的事实,也许一时的逃避是有用的,但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人生就是这样,凡事都得面对,不能只接受容易的而故意看不见难的~所以,不断去修炼不断去提升,让自己无憾才是最大的福报。
加油吧,拼命努力的小仙女,尝试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最后一天,也许生活真的会大有不同吧~加油加油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