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随感-3

作者: 景蔘 | 来源:发表于2017-06-03 14:07 被阅读0次

    “没有考虑情感的策略都不是真正的策略。”

    德川的外祖父水野,执意将女儿送去和敌对一方的儿子联姻,儿子信元不理解,觉得父亲是老糊涂了,当年在弱势的时候将妻子送给敌人做妻子,现在为了这割舍不断的情意做傻事。于是水野叹息了一声,说出了以上的话。让两家的血脉最终交融,才是化解敌意的唯一方法。这是他给自己和儿子的解释。

    看书的时候还想,这老人家可能确实有岁月积淀下来,年轻人不理解的见解吧。但是随着某几个时点自己经历的事情,和对过去事情的反省,突然有了新的感悟:不评论他这一举动是否是“错误”,这件事本身就体现了情感或者说内心在事物发展中的力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虽然主流价值观一直强调做人要理智,不要被情感弄昏了头脑,仿佛理智和情感两者是有高下之分的,然而渐渐发现理智并非正义,不考虑情感的策略确实不是正确的策略,因为情感将成为最大的搅局者。哪里有正确的选择呢,很多选择看起来是一个时点的选择,实际上确是一连串的选择集,你可以在任何一个选择上保持最大的理智甚至可以在所有选择上都保持,但是只要你的情感每次左右你的选择偏差一点儿,整个连点成线的线就会偏离了你原本计划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有些选择是你认为理智的,也可能不过是你给自己的情感找了个理智的借口。那么人能完全压抑住情感吗?不能,情感是生机的来源,压抑的结果要么郁郁而终,要么像巴黎圣母院中的主教,因为禁欲而走了极端。

    这世界的规则从来不赞许极端,极端必然会反弹,会失控。

    选择是没有对错的,大部分选择,只是出于你想要的东西,而想要是定制化的,每个人想要的东西都不同,重点在于你能不能不受世俗价值观的影响,想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内心向往的东西,然后看清你在选择上必须要做出的取舍,这样接下去的每一步才能镇定、冷静、可控。

    这样的内心所向就是初心吧,初心是一种状态,一种感觉,初学者的好奇、欣喜、热爱,世俗的价值观偏好的更多是理智产出的结果,是kpi的达成,是标志性的里程碑。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倾向于高歌理智,去迎合世俗的价值观,去追求结果,但最终不堪内心的扭曲而痛苦,挣扎反复,四处妄想捉住救命的稻草,要么逃避,要么麻痹自己。

    所以很多人,选了大热的专业,后来发现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要么后续痛苦的转行,要么在郁郁不得志中度过一生。

    所以很多人,看似成功,按部就班的结婚生子事业有成,压抑的东西越来越多,总会有一个契机开始不顾一切的寻找出口。

    所以很多人,选了合适却不合拍的人结婚,然后婚姻变成束缚,失控痛苦麻木,要么得过且过,要么长痛不如短痛的打碎重来。

    当然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动物,痛苦久了也会习惯。只是不时的深夜醒来,内心阴冷,辗转反侧。因果不虚,因就是蒙蔽了初心,果就是痛苦,也是痛苦后最终回归初心的取舍,而缘就是一切的导火线,是契机。很多事情,因缘具足自然水到渠成,缘是天定的,而因在人为。

    其实都是做了不考虑情感的理智的策略罢。然后事态越复杂,渐渐也看不清里面的因果了,就好像生了个病,拖了很久,有很多并发症,渐渐找不到病因了,只能徒劳吃些治标不治本的药,或者醉生梦死转移注意力。要么这病把你逼到绝境,不得不耐下心来,仔细寻找病因,以求生机,然后以破釜沉舟的心情来治病。

    这个时候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因果没有那么繁复,有时候遇到问题,仔细想想,还能看到童年起原生家庭的影响,能看到性格所致的处境。

    所以啊,要切记工作上,初心是做好事情的成就感,如果没有做好事情,只是迎合老板的需求,内心就总是揣揣的不安宁,即使有时候出于某种原因,做好事情和听从命令之间是两条线,也要看清这一点,让他们最大程度的交融,而不是迫于压力选择服从命令,然后内心痛苦,命令也贯彻的不彻底。

    所以啊,情感上切记,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分享快乐,然后去理解、支持、一起成长。关系再亲密可以一起探索世界,探讨三观。不需要找个证据来证明关系的亲疏,也不需要束缚自己。即使可以成长,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如果实在不堪压力,不开心,就不要做朋友了,不要勉强。没有正确的选择,不要过于苛责自己。

    哎…道理都懂,可是却做不到的时候。这样的处境要怎么应对呢?

    像这么看不到光的时候,总会看到方向的。很疼,忍一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川家康》随感-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tm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