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网络横行的时代,似乎大家都没有了秘密。
明星们的无私生活被扒,摆在热搜上供大家“观赏”,有的还保护自己的家人朋友免受网民的影响,但是有的则利用家人朋友来博取眼球。或许作为公众人物,的确会遭受这些生活被曝光的烦恼。
但是一些媒体或者营销号为了博眼球,也会采用明星的名字或形象来赚取一波关注,他们各说各的理,孰是孰非难以判断。
而现在,似乎出名很容易,在网上放出一些消息,一个小人物立马转身成为网红。
但是作为普通人,又是被过度关注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尤其是现在网暴如此严重。
前不久一位准硕士染着一头粉红头发,拿着通知书给重病的爷爷报喜,却遭受无情的网暴,最后轻生自杀。
本该花季年华,却被永远定格。她其实什么也没有做,大家只是凭借一种猜测而去定义被人,这难道不能称之为一种犯罪吗?
在我看《别对我说谎》这本书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话:用谎言欺骗他人的人都不必害怕法官,只要这个谎言是一个“简单”的谎言。
网暴这个事情难道不是一个个谎言形成的吗?
他们没有一个人了解事情的真相,只是凭空臆造出一句话,他们把他们编排出一个连续剧出来,最后惨剧发生,他们仅仅只是发了一条信息,说了一句话,他们可以不负法律责任,只能是被害人承受这“谎言”的后果。
看到《别对我说谎》这本书,忍不住让我感叹作者的高明。
无论在网络,还是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言论,但是我们无法判断哪句是真实的,哪句又是谎言,正如作者所说“真诚是新绿色主义”。
《别对我说谎》的作者是马库斯·舒尔梅,他曾是刑事律师和法证心理学研究人员,通过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鉴谎方法,让每一个需要学习辨别谎言的人来提升工作和生活质量。
当我们发现一个人眼神慌乱,不敢与人直视的时候,我们第一感觉是这个人可能做了错事。如果此时你们正在聊天,可能第一判断就是Ta 说谎了,他在隐瞒什么。
但其实,有一些自卑或者心理有障碍、或者你的某一句话伤害到他,而自己不知,对方又不想回怼伤害你的时候,对方可能会下意识做出这样的举动。
如果仅凭一个眼神就判断别人说谎,那么你其实跟网上暴民没有什么区别了,只是凭着自己的臆想来揣测别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在我们思考事情或者语言的时候,我们会调动记忆存储与大脑的位置,眼神可能会往某一个方向看去。
眼神只能作为其中一个参照,而要结合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准确考量出别人的精神世界。
《别对我说谎》这本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按照这样的方式学习去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肯定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不一样的收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