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度英文报告的事宜:
日常对于每个孩子的英文观察记录可以通过速记和事后整理,进而分析趋势,生成报告。
在开始报告的准备之前,要保证观察要客观,由于报告和计划应该后置于观察,长期累积的观察格外重要。
报告可以首先做一个月度的接受性语言和表达性语言的综合分析,作为给家长非常明晰的月度习得语言的总览,让家长可以和园区展开合作,加强巩固孩子吸收到的英文(反之亦然,欣伦也可以通过和家长沟通最近在家里的英文学习,在园区设计适当的活动来练习,也让孩子对于家和园区的边界感没有那么强,学到的语言是通用的)。由于报告难免会涉及到老师对孩子英文掌握情况和能力发展的判断,所以必要时可以辅助以事例,加强分析的可信度。事后整理也要电子留存,以便其他老师通过THT辅助判断,甚至在需要时给家长呈现一部分内容。(家庭配合复习)
报告的第二部分可以做一些大的趋势判断和能力发展分析,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发展情况的孩子,判断孩子是否开始用一些片语(以及哪些片语代表)(英文)表达某个情景下的意愿,尤其是基本需求,是否开始从片语期逐渐过渡到去片语期,逐渐从单个的单词转变为用更复杂的短语搭配甚至句子表达意愿,以上趋势判断都要辅助以大量的事例和历史对比。
报告的第三部分可以记录一些特殊的事例和发展节点,尤其是语言和其他能力的相互作用,如可以记录孩子用英文和其他孩子的互动(社交性),“Hello,XXX. I am XXX” “XXX, wash your hands”。
报告的最后一部分可以提供一个次月重点强化的内容总纲,根据目前的发展做一个个人定制语言发展计划,不做预期,不用刻意,给孩子提供适合当下语言发展或非常感兴趣的语言曝光环境,然后进一步根据观察持续调整接下来的计划。(家庭预备与调频,预习)
这是1.0版本的英文月度报告,之后会不断调整,做中学,事上炼。也会借鉴不同模板的呈现形式和板块。
二月初的家长会可以准备大概10分钟的环节,自我介绍,也介绍月度报告的价值以及使用说明,共同辅助孩子的全方面成长。
领悟:
1. 心法优于方法,用底层方法论和理论依据评估每一件事情。
2. 需要珍惜他人的时间,强准备是对人的尊重,任何一次闲谈都可能发展成为一次长谈,而长谈不应该是关于“怎么这么问”,而是“还能这样做就更好了”,做好准备再来问,问不应该是偷懒,而是对早已想到的各种方案寻求建议,你认为的准备好还差的远,所以请再多准备一下吧。
3. 不给出模板是对新人的锻炼,它可能耗时,但长期看,反而摆脱了思维束缚。从0到1的过程是提取方法论的过程,授人以渔,才受用终身。先完成,再完美,结果可以持续优化,练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4. 通过结果,往回倒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计划方式,把目标不断分解,直到明晰此时此刻要如何做。直到今天才真正“知道”这个道理。
5. 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高手改变模型,Alice提供的方法论和根本解就是整个园区教研甚至方方面面的模型——老师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大发事件也同理,如果只想着如何做弥补,做调整,还不够,要用系统思维优化模型,让期待的结果自然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