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原创:浅释地藏经经义(一)

原创:浅释地藏经经义(一)

作者: 书灯幽见 | 来源:发表于2019-08-29 10:12 被阅读0次

什么是地藏?

地,就是指心地。心如大地,大地可以生万物,心地能生万法,但众不知,必假佛法,发明心地,心地含藏无量清净功德,以此功德自度,自成佛道;以此功德度他,令他成佛道。“藏”指的是收藏的意思。

“经”的意思就是“圣贤之典”。

(地藏经)又叫(地藏菩萨本愿经),“本愿”的意思就是本昔所发之愿。

一切菩萨,皆有本愿。

比如说文殊师利菩萨的本愿就是“令一切众生得大智慧,发菩提心。观世音菩萨的本愿就是“寻声救苦,现身说法”而地藏王菩萨的本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就是本愿的意思。

原创:浅释地藏经经义(一)

地藏经一共分上中下三卷,其中细分十三品。

第一品“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原文“忉利”是六欲。(六欲:一,眼,见欲,贪美色奇物。二,是耳,听欲,贪美音赞言。三,是指鼻,贪香味。四,舌,贪美食。五,身。触欲,贪舒适享受。六,意贪声色,名利,恩爱)。第二重天,此云三十三,在须弥山顶。四埵各有八天,中央善见天,是帝释所居;帝释是天生,余三十三天是天子所居,合称三十天。如来出世,佛母摩耶夫人七日后殁,生此天。佛在灭度之前,升天为母说法,以报母恩,所说的经就是(地藏经),所以(地藏经)又被称为佛门孝经。孝顺是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所以如来为母说法,宣扬孝道。

儒家也说“百善孝为先”,古德云“在家无孝子,出家无高僧”意思是在家无孝行的人,修行也是不会得道。又云“稽首三界尊,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籍因成正觉”。观此偈,则释迦成道的正因是因为孝,因孝顺心积德而成正觉。“神通”的意思(易经)里面有解释,就是“阴阳不测之谓神,寂而不动,感而遂通”。璎珞经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照澈无碍,故名神通”。

在这一品里面有一段文字:“所谓四……”四天天王是属于天众,四天天王居住在须弥山腰。须弥山东,黄金埵,是持国天空所居。南方琉璃埵,是增长天王所居。西白银埵是广目天王所居。北水晶埵是多闻天王所居。由于布施,持不杀生戒,孝顺父母,殁生此天,寿命五百岁。人间五十年,是为此天一昼一夜。忉利天,是居住在须弥山顶,单休十善。

十善: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无禅定功,殁生此天,寿命一千岁。人间一百年,是此天的一昼一夜。这是六天中的两天,虽然天福自然,但是未离饮食,男女,睡眠之欲,故名欲界。

又比如:色界四禅,共十八天。在这十八天中有一天叫做“摩醯首罗天”,以定得大自在。此天王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佛,一念之间,能游大千世界,一倾之间,能够知道大千世界雨滴的头数。虽然有这样的人天福报,但是依然没出六道轮回,逃出火宅,天富享尽,随业受报。所以一见到佛光音,皆来集会,同时龙众,天众,鬼神等众,也皆来集会,皆来听佛说法。有缘者,与佛有缘,曾在三宝种福田,种善根,多礼敬佛,多念经,多闻法,与佛结缘,在八识田中种下佛法的种子,将来就能见佛闻法。

来听佛讲经的不止这些天众,龙众,还有十方无量世界,鬼神也来聚会。因为如来的光音,遍覆十方世界。就算是有神职在身,也来听佛讲经,因为如来不久就会灭度,所以他们都会来听经。比如,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土地神,川泽神,苗嫁神,画神……皆来集会。复有他方国土,以及娑婆世间诸大鬼王,皆来集会。

彼时如来佛祖就问文殊师利菩萨:“今日来天宫聚会的人,汝知数否?”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佛告文殊师利菩萨:“吾以佛眼观故,犹不能尽数。”

“佛眼”:无事不知,无事不闻,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所以由此可见,这段对话的意思是释迦尊在抑果扬因,逊已尊彼,宣讲地藏王菩萨所度众生重重无尽,刻刻不停。此段文字,是文殊菩萨辅助法化众生。文殊菩萨是古佛再来,过去早已成佛是龙种上尊王佛,现在是北方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是普现如来,所以他也是具有佛眼,那么为什么他又说他不知道呢?因为法无定性,有时说知,有时说不知,无非都是为了利益众生__发起地藏大行之愿。令佛灭度以后付嘱众生与地藏王菩萨。这里类似托孤。 接下来佛祖开始说地藏王菩萨的由来。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狮子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众生善根成熟时会感召佛出世。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就在自在王如来出世后的的像法世代,世间有一位婆罗门女出世。

此女是处女,【婆罗门】者,此云浄行。静修梵行,志生梵天故,婆罗门是印度的大姓氏。这位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何谓宿福?福有三种;一种是持戒,一种是布施,一种是修定福。三福具足,故名深厚。品德纯和,因此众人钦敬。婆罗门女内定外慧,三业清净,威仪具足,行住坐卧,常在定中,所以得诸天善神日夜守护。

原创:浅释地藏经经义(一)

但是婆罗门女的母亲,愚痴,善恶不分,邪正不辨,信仰外道,婆罗门女百般引戒劝导,其母偶尔信,偶尔又生诽谤。婆罗门知母在世不信因果,死后必堕恶趣。不久婆罗门女母往生,婆罗门女遂卖家宅,供养定在王如来塔寺。婆罗门女瞻仰定在王如来法相,倍生敬仰,又念母故,涕泪交加,私自念言;“ 我母死后,倘来问佛,必之处所”’时又泪下,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止悲哀,我是汝所瞻礼者,定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故来告示。”而后教授婆罗门女回家后,结跏趺坐,专念“定在王如来”名号,经一如一夜后婆罗门女便以入定。

于定中来到一海边,沸水翻腾,有无数男子女人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被诸恶兽争取食啖。又见鬼叉驱逐罪男女使近恶兽,使其食啖。婆罗门女游观地狱,因为仰仗佛力,所以并不觉得恐惧。此时有一位鬼王,名“无毒”稽首来迎圣女。无毒是地狱的官吏的名字。因为害人之法,名三毒,贪,嗔,痴是也。鬼王无毒心无三毒,所以治罪公平不偏不倚。虽现鬼王身,日后确是菩萨果位。当今财首菩萨是也。

时鬼王见婆罗门女形象非常,威仪出类,谅非负罪而来,比乘通而来,故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因为能去地狱,若非罪业,便是福力,非此二类,终不能及)。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时何处”?鬼王答曰:“此时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此海也就是业海)。圣女又问:“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不”?无毒答曰:“实有地狱”。婆罗门女懂佛经,知有四大步洲外,还有小铁围,以及大特围山。铁围两山间,地狱在中间。

圣女又问,此水缘何涌沸如汤,又多罪人,及以恶兽?”无毒答曰;“此间是阎浮提(阎浮提:娑婆世间)造恶众生,将性海变为业海,其水滚沸汝汤,于中受诸苦。”不过地府也有宽限,汝人间一样,新死之人有四十九日限期,有人代其作功德,可以赎罪,免苦,或自己曾种善因,亦可以将功抵罪,否则随其本业所感地狱,先渡此海,海东十万由旬(四十里为一由旬)又有一海。前海是身业造罪,此海是口业造罪,其苦倍前,乃口业容易造罪,且多故。复此彼海之东,其苦复倍,乃意海造罪。意识念念造业,(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所以其苦更重。合而言之,身,口,意,三业造罪,自招自感,而成三海,共号业海,其处是也。圣女又问;“我只见三海,不审地狱又在何处?”

无毒答曰:“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各各差别,种种受苦,地狱不同。所谓大地狱有十八,上等罪恶所感,次有五佰,中等罪恶所感,次有千百,下等罪业所感。堕罪轻重,受苦各有差别。圣女又问鬼王曰:“我的母亲新死不久,现在何处?”无毒答曰:“菩萨之母,姓氏名谁?”圣女大曰:“我父我母具婆罗门种,父号“尸罗善现”,母号“悦帝利”,在印度女子也灌夫姓,所以需先报父姓,而后再报母姓,才可以查找到亡者去处。

鬼王又问圣女:“菩萨之母,在生作何行业?”鬼王因何有此一问呢?因为经云:“随其所造业,罪福有果报,恶业堕地狱,善业生天上,高行生善道,得无漏涅槃”。圣女答曰:“我母在生,邪见,毁谤三宝,经我劝诫我生信,信后不久又疑,且爱食啖鱼籽,论其数目,千万复倍”。鬼王查时,无量欢喜,因为悦帝利罪女升天以来,得孝顺之子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庙,已脱地狱。鬼王因何欢喜呢?因为婆罗门女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功德,不只是令其母一人脱离地狱,而是同一地狱所有罪人皆仰仗婆罗门女供佛福力,皆得解脱。

鬼王说完,合掌不见。

原创:浅释地藏经经义(一)

(声明:所发作品皆为原创。图源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浅释地藏经经义(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bb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