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7点刚到校,忽然看见年级群里主任发来的一条信息。“全体老师今天不要上班,居家。”
“真的假的?”办公室里纷纷嚷嚷。“这也太突然了吧!”“家里什么东西没存,赶紧去超市吧?”头一次经历这种事,大家都有点措手不及。
回家后,方知前晚本地出现了确诊病例,被确定为高风险地区。即日起,所有人必须居家隔离。”
“幸亏你昨天买了些白菜和大萝卜。”老王谬夸我有远见。
“咱家米面充足,冰柜里也有货,吃半年都没问题。”我表现淡定。
办公室小赵可淡定不下来了。平常在妈家吃饭,家里没一粒米,更别说别的了。
“我家有货,今天我找自愿者给你送点哈。”米、面、油、菜,我打了一个大包送去救急。
由于事发突然,相关供应部门协调不畅,像小赵这样的家庭还真不少。
下楼做核酸的间隙,七楼大姐说家里两天没吃菜了。“给你两颗白菜 ,不是什么好东西。”我执意送她。
形势越发严峻,封控也越来越严。门上贴了封条,谁也出不去了。
“不好意思问一下,家里有糖尿病患者,谁家有粗粮?”我家楼下一楼101户在本楼群里求援。
“咱家有,小米和玉米碴子都可以送点给她,可是下不去怎么办?”考虑到她家病人急需,我也急着想办法。
我住501楼,她家就在我家楼下。“有办法了!”我突然心生一计。“用绳子放下”。老王夸我脑瓜子活络。
我找出一件厚羽绒服,把小米和玉米碴子包进去,扎得紧紧的。家里没有长绳子,翻出来一卷毛线,系在打好的包上。
按着电话约定,我把穿着羽绒服的米袋准确空投到她家一楼小院里。
“谢谢大姐,你真行,什么都有。我以后也学你多存点东西。”她感激不尽。
前一些日子,一本名叫《断舍离》的书风靡一时。我们办公室小年轻的口头禅:“暂时不需要的东西一样不留”,现在看来这话未必正确。
小时候学过一篇寓言故事《小松鼠为冬天做储备》。我们也应该学学小松鼠,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偶发做一些应有的准备。
未雨绸缪,生活如此。我们在工作中是否也应该为可能的冬天做些知识储备呢?
家里有粮,遇事不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