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妙法师讲经堂)性妙师父注解——
1、健达缚-健达缚的传说起源于早期印度教传说,主张父母之精与健达缚结合,成为人类胞胎,被释迦牟尼引用。说一切有部论师,将契经中的健达缚,等同于中有,又称它为食香、或香阴,但受到分别说部的反对,认为应解释为蕴行。
2、阿素洛-阿修罗的另一个译法
四念住即:
身念住,又作身念处。即观身之自相为不净,同时观身之非常、苦、空、非我等共相,以对治净颠倒。
受念住,又作受念处。即观于欣求乐受中反生苦之原由,并观苦、空等共相,以对治乐颠倒。
心念住,又作心念处。即观能求心之生灭无常,并观其共相,以对治常颠倒。
(四)法念住,又作法念处。即观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无有自性,并观其共相,以对治我颠倒。
四正断 (名数)见四正勤条。
一 断断,于所起之恶法断之又断,故名断断。
二 律仪断,坚持戒律慎守威仪。不令恶起,故名律仪断。
三 随护断,于无漏之正道随顺守护使不退没,令恶法不起,故名随护断。
四 修断,能修作正道。令其生长而断除诸恶,故名修断。
5、【四神足】(名数)集定断行具神足。心定断行具神足。精进断行具神足。我定断行具神足。见婆娑论。
6、【五根】(名数)有二种:(一)眼等之五根:一眼根,生眼识者。二耳根,生耳识者。三鼻根,生鼻识者。四舌根,生舌识者。五身根,生身识者。俱舍论一曰:‘五根者,所谓眼耳鼻舌身根。’(二)信等之五根:一信根,信三宝四谛者。二精进根,又名勤根。勇猛修善法者。三念根,忆念正法者。四定根,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者。五慧根,思惟真理者。此五法为能生他一切善法之本,故名为五根。见智度论十九、法界次第中之下,大乘义章四。俱舍论三曰:‘于清净法中,信等五根有增上用。所以者何?由此势力伏诸烦恼,引圣道故。’
7、【五力】指五种力用。(一)三十七道品中之第五科。即由信等五根之增长所产生之五种维持修行、达到解脱之力量。(一)信力,对三宝虔诚,可破除一切邪信。(二)精进力,修四正勤,可断除诸恶。(三)念力,修四念处以获正念。(四) 定力,专心禅定以断除情欲烦恼。(五)慧力,观悟四谛,成就智慧,可达解脱。此五者均有破恶之力,故称为‘五力’。其内容与五无漏根相同,为佛教之实践道。其实践上,系由前者循序渐进至于后者。
(二)如来说法之五种力用。(一)言说力,如来虽说三世垢净、世出世、有罪无罪、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种种法,而此言说如幻人之说,无有决定,乃至如虚空而无生灭,其言说即不言说。(二)随宜力,如来随宜而为种种说法。如说垢法为净法,或说净法为垢法;说生死即涅槃,或说涅槃即生死。(三)方便力,如为令众生行布施,而说布施为得大富之因。(四)法门力,如说六根等诸法皆是解脱之门。(五)大悲力,如来为使众生信解诸法无我,起三十二种大悲广为说法。
(三)唯识不判之五种力用,又作五力难判。(一)定力,如来之大寂定力能普应十方。(二)通力,如来之神通力变化无穷,随感而应。(三)借识力,二禅以上无寻伺、语言,若欲说法应用,则借初禅之眼、耳、身三识而成己用。(四)大愿力,如来之大愿力能度旷劫众生。(五)法威德力,指如来之应化威德力,演一音则普应群机,施一法则众魔皆伏,利生无尽,功德难量。此五力皆为不可思议之胜用,与识法不相应,故称唯识不判之五力。
(四)那先比丘经所立之五力。即制眼、制耳、制鼻、制口、制身等五种力量。
七等觉支-名数)又曰七菩提分,七觉支。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此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觉。觉法分七种,故曰支,或曰分。一,择法觉支,以智慧简择法之真伪。二,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四,轻安觉支,止观及法界次第名为除觉分,断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轻利安适。五,念觉支,常明记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六,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七,行舍觉支,舍诸妄谬,舍一切法,平心坦怀,更不追忆,是行蕴所摄之舍之心所,故名行舍。此七法,若行者之心浮动时,可用除舍定之三觉支摄之,若心沉没时可用择法精进喜之三觉支起之。念觉支常念定慧,不可废退。是故除念觉外,他六觉随行人之要而用之。以此七事得证无学果。止观七曰:‘心浮动时以除觉除身口之粗,以舍觉观智,以定心入禅,若心沈时以精进择喜起之,念通缘两处。’同辅行曰:‘定慧各三,随用一得益便止,无假遍修,若全无益,方趣后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于两处。
9、 八圣道支所缘境者,谓即此后时四圣谛如实性,由见道后所缘境界,即先所见诸谛如实性为体故。
道支自体者,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如是八法名道支自体。正见者,是分别支,如先所证真实简择故。正思惟者,是诲示他支,如其所证方便安立发语言故。正语正业正命者,是令他信支。如其次第,令他于证理者决定信有见戒正命清净性故,所以者何?由正语故随自所证,善能问答论议决择,由此了知有见清净。由正业故往来进止正行具足,由此了知有戒清净,由正命故如法乞求佛所听许衣钵资具,由此了知有命清净。正精进者,是净烦恼障支由此永断一切结故。正念者,是净随烦恼障支,由此不忘失正止举相等,永不容受沉掉等随烦恼故。正定者,是能净最胜功德障支,由此引发神通等无量胜功德故。
道支助伴者,谓彼相应心心法等。
道支修习者,如觉支说,谓依止远离,依止无欲,依止寂灭,回向弃舍修习正见,乃至广说。如是诸句义如前所说道理应随顺知
道支修果者,谓分别诲示他,令他信烦恼障净随烦恼障净最胜功德障净故。
10、【三十七菩提分法】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最具代表性的实践论。旧译为三十七道品,或三十七品经。菩提分法,意即有助于菩提(证悟)的修行法。内容可分七类,依次如下︰(1)四念处(四念住),(2)四正勤(四正断),(3)四神足(四如意足),(4)五根,(5)五力,(6)七觉支(七菩提分),(7)八正道(圣八支道)。
除此七种之外,原始经典中,还提到信、戒、闻、舍、慧五财,再加上惭、愧的七财;少欲、知足、远离、精进、正念(不忘念)、定、慧、不戏论的八大人觉,以及八正道加上正智、正解脱的十无学法等种种修道法。此暂不赘。上列这七种修道法,是各自独立的系统,依据任何一种修道法,均可到达开悟的理想。又全部的修道均可归纳为戒、定、慧三学,因此上面提到的七种三十七法全部也可分为三学。总之,三学是修道论最简单、合理的分类。
有关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内容,分述如次︰
(1)四念处︰亦称四念住,与八正道中的正念相同,即常念不忘身、受、心、法四者无常、苦、无我。亦即持续抱持‘一切法(身、心、境)无常、苦、无我’的正确见解。四念处,就个别而言,身是不净、受是苦、心是无常、法是无我。也就是念头(意识)安住在无常、苦、无我三者之上。这与五蕴观在内容上是相同的。
根据原始经典,四念处就是一乘道(eka-yana magga),而由修行的出发点到达最高的悟境,只要依四念处观来修行也就足够了。这与依五蕴观,即可由初步修行以达到最高的悟境的情形是相同的。
(2)四正勤︰与八正道的正精进相同。也译为四正断、四正胜、四意断。将精进努力分为四项目︰(1)努力断除已起之恶(断断)。(2)努力使未起之恶不生(律仪断)。(3)努力使未起之善生(随护断)。(4)努力增长已起之善(修断)。
善与恶,这里所谓的善,是指理想的增长,恶是指理想的减退。就佛教而言,有助于圣道的是善,有碍于圣道的是恶,这也是一般社会就伦理的、政治的、经济的、肉体的健康等面而说的。
如果努力于四正勤,一定能舍恶向善,并一步一步地接近理想。在佛教里,对恶的努力,不称为精进,而称为懈怠。
(3)四神足︰又译为四如意足。为了得到神通的优异禅定,依其方法,就四方面言之,即四神足︰(1)欲神足,即欲得禅定。(2)精进神足,即努力于得到禅定。(3)心神足,即欲得禅定的守心状态。(4)思惟神足,即为得到禅定而作的思惟观察。
(4)五根︰指信、勤(精进)、念、定、慧五个修行项目。‘根’即能力。故五根是使众生倾向理想的五种能力。因有这五种能力,就可由迷的状态进入悟的状态。‘信’之所以置于五根之首,是因为佛教的实践道是以信为出发点。由此可知,五根是初学者的修道法。
佛教所谓五根,除以上所提者之外,另有感觉能力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此为眼等五根,以区别信等五根。
(5)五力︰前面的五根是指(潜在)能力,而此能力实际发挥出来的具体力量,就是力。在内容上,五力与五根相同,都是信、勤、念、定、慧;就修道立场而言,则五力较五根更进一步。不仅限于信,自有漏的凡夫到无漏的圣者,皆有勤(精进)、念、定、慧,但其中仍有种种不同的阶段。
(6)七觉支︰也译为七觉分、七菩提分,指如下七项︰念觉支(念等觉支)、择法觉支(择法等觉支)、精进觉支(精进等觉支)、喜觉支(喜等觉支)、轻安觉支(轻安等觉支、猗觉支)、定觉支(定等觉支)、舍觉支(舍等觉支)。
这里的觉支或等觉支,是‘觉(悟)的部分’,指到达开悟前的修行项目。在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七种修行道中,七觉支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修行法,这主要与禅定有关。在原始经典中,安般念(数息观──数出入呼吸以达精神统一)之后修四念处观,然后再修七觉支,则可证得明(悟的智慧)与解脱,这是颇为有名的。七觉支的项目,简述如下︰
(1)念觉支︰有念,具有优异的智慧,对很久以前的经验均可忆持不忘。(2)择法觉支︰有念而住,依慧去思惟简择(分别)所忆持的法。(3)精进觉支︰依慧对法作简择思惟,并精进努力。(4)喜觉支︰精进努力者产生精神的法悦。(5)轻安觉支︰产生喜悦者,身心也同时达轻快安乐。(6)定觉支︰身体轻快安乐者,可达心之统一。(7)舍觉支︰平等地观察已得统一的心。
(7)八正道︰指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种原始佛教以来的修行法。请参阅‘八正道’条。(取材自《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
三十七菩提分法’表解
┌四 念 处──四念位
│四 正 勤──暖 位┐
│四如意足──顶 位┤
三十七品┤五 根──忍 位┼─四善根
│五 力──世第一┘
│七 觉 支 初 果──见 道
└八 正 道 修 道
┌观身不净─┐
┌四 念 处┤观受是苦 │ 念─┐
│ │观心无常 │ 择 │
│ └观法无我─┘ ──进 │
│ ┌未生恶令不生┐ ┌喜 ├七觉支
├四 正 勤┤已生恶令灭 │ 戒 │轻安│
│ │未生善令生 │ │定 │
三十七品与│ └已生善令长─┘ └舍─┘
三学广略 │ ┌欲如意足─┐ 定 ┌正见┐
├四如意足┤念如意足 │ └正思│
│ │进如意足 │ ┌正语│
│ └慧如意足─┘ 慧 │正业├八正道
│ ┌信根信力 └正命│
├五根─┐│进根进力 精进│
│ ├┤念根念力─┐ ┌正念│
└五力─┘│定根定力─┘ └正定┘
└慧根慧力──
11、【三解脱门】指得解脱到涅槃之三种法门。略称三解脱、三脱门、三门。即:(一)空门,观一切法皆无自性,由因缘和合而生;若能如此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二)无相门,又称无想门。谓既知一切法空,乃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若能如此通达诸法无相,即离差别相而得自在。(三)无愿门,又作无作门、无欲门。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
12、【四静虑】(名数)有二种:一定静虑,一生静虑。定静虑者,生于四静虑天之禅定也,旧云四禅定(见四禅定条)生静虑者,其天处也,旧云四禅天。禅者梵语禅那Dhy&amacron;na之略,旧译曰思惟,新译曰静虑。静息心虑之义。易言之,即禅定者得静息心虑之人之天处,故谓之静虑。其静虑有四种之浅深,故生处亦有四处之高下,是色界之四禅四静虑也,此四静虑又有诸天之别。见四禅天条。
13、【四无量】(名数)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缘无量众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又曰四等,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
【四无色定】又作四空定、四空处定、四无色。指超离色法(物质)系缚之四种境界。即由思惟四无色界所得之定。若欲生于此四无色界,则必须修习四无色定;换言之,四无色定,乃对治色法之系缚,灭除一切对外境之感受与思想的修行,及藉此修行所达到的清净无染、虚空静寂之精神境界。此四无色定各有两类情形,即:(一)生于四无色界之‘生无色’,于此之时,定心现前,故得定之名。(二)非由生得,而系修证所得;盖假令其身虽犹在欲界等下地,然若因修证而现起无色界之定心,则亦得无色之果,称为‘定无色’。
【八解脱】(术语)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有色想之贪,为除此贪,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贪不起,故名解脱。此初解脱依初禅定而起,缘欲界之色也。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虽无色想之贪,而欲使更为坚牢,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不起贪,故名解脱。此依二禅而起。缘初禅之色也。以上二者为不净观。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观净色故名净解脱。于定中除不净相,唯观八色等光明清净光洁妙宝之色也。观净色而不生贪,足显观之转胜,证得此性解脱于身中,故名身作证,具足圆满,而得住于此定,故名具足住,此第三解脱之位,依第四禅而起,亦缘欲界之色也,所异者上二项为可憎之不净色,此为可爱之净色,故是净观也,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此方者依四无色定而起,各于所得之定,观苦空无常无我,生厌心而弃舍之,故名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住,灭受想定者,灭尽定也,是亦依第四禅弃舍前之非非想即一切之所缘,故名解脱(以上新译之名称,旧译少异)。问:唯第三禅无解脱云何?答曰:以第三定中无眼识所引之显色贪故(二禅已上五识皆无),又为自地之妙乐所动乱故(彼地曰离喜妙乐地)无解脱也。
16、【八胜处】(名数)发胜知胜见以舍贪爱之八种禅定也。是为起胜知胜见之依处,故名胜处。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故云内有色想,又以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则恐难摄持,故观少色,谓为观外色少。但观内身之不净,或观少许之外色清净也。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有色想之义如上,但以行人之观道渐,熟多观外色亦无妨,谛观一死尸而至于十百千万之死尸,若观一胖胀时悉观一切之胖胀,观广大之外色清净谓为观外色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观道渐为胜妙,虽观外色,而内心不存色想,故曰内无色想,观外色少之义,如第一胜处,又观净不净亦如初。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不留色想,故曰内无色想。观外色多之义,如第二胜处,观净不净如前。以上四者,净不净杂观也(俱舍说唯净观)。五、青胜处,观外之青色,转变自在,使少为多,使多为少,于所见之青相,不起法爱也。六、黄胜处,观黄色而不起法执,如青胜处。七、赤胜处,观赤色如青胜处。八、白胜处,观白色如青胜处(今四色以为胜处者,依智度论俱舍论,若依璎珞经,则以四大为四胜处,以上四者唯净观也,凡观净色,必远离不净色也)此八胜处之相,与八解脱(又名八背舍)同,盖前二胜处,如第一解脱,次二胜处如第二解脱,后四胜处如第三解脱,然则云何重说之?曰:为使八解脱之观心,自在胜妙,对于所缘,不起执惑,进修此八胜处也。譬之人之乘马,能破前阵(八解脱)亦能自制其马(八胜处)也。俱舍论二十九曰:‘胜处有八: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中略)观外青黄赤白为四,足前为八,八中初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前修解脱唯能弃背,后修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起。’法界次第中之下曰:‘大智度论作譬云:如人乘马能破前阵,亦能自制其马,故名胜处也,亦名八除入。’
17、【九次第定】(名数)四禅,四无色,及灭受想定(亦云灭尽定),九种之禅定,不杂他心,次第自一定入于一定之法也:一、初禅次第定。二、二禅次第定。三、三禅次第定。四、四禅次第定(已上名色界四禅天之根本定)。五、空处次第定。六、识处次第定。七、无所有处次第定。八、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已上名无色界四处之根本定)。九、灭受想次第定。止息一切心识之定,以是为禅定之至极。智度论三十一曰:‘九次第定者:从初禅心起,次第入第二禅,不令余心得入,如是乃至灭受想定。问曰:余者亦有次第,何以但称九次第?答曰:余功德皆有异心间生,故非次第。此中深心智慧利行者,自试其心,从一禅心起,次入二禅,不令异念得入。’同八十一曰:‘入初禅,乃至过非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定,是名次第定。’又见大乘义章十三,三藏法数三十四等。
18、【十遍处】又作十一切入、十一切处、十遍入、十遍处定。即依胜解作意,观色等十法各周遍一切处无间隙。十法即: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观其周遍一切处,故称地遍处乃至识遍处等。此观法为行者修八解脱、八胜处后,于色等得净相,于所观之中转变自在,然仍未周遍,故更修此定。[俱舍论卷二十九、解脱道论卷九‘五通品’]
19、【九想】又作九相、九想门、九想观。即对人尸体之丑恶形相,作九种观想。为不净观之一种,行之可断除我人对肉体之执着与情执。九想为:(一)青瘀想,又作想相坏、青想。观想风吹日晒,死尸变黄赤色,复又发黑青。 (二)脓烂想,又作想相烂、绛汁想。观想死尸皮肉糜烂,自九孔出脓生虫。(三)虫啖想,又作想相虫啖、食不消想。观想蛆虫、鸟兽之食尸。(四)膨胀想,又作想相青勃。观想死尸之膨胀。(五)血涂想,又作想相红腐、脓血想。观想死尸之脓血溢涂。(六)坏烂想,又作想相虫食。观想皮肉之破裂、腐烂。(七)败坏想,又作想相解散。观想皮肉烂尽,仅存筋骨,七零八落。(八)烧想,又作想相火烧。观想死尸烧为灰烬。(九)骨想,又作想相生、枯骨想。观想死尸成为一堆散乱之白骨。以上九种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如将九想绘之于图,称为九想图。南传佛教清净道论说四十业处中,列有十种肉体之不净观,即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等十不净。
十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安般念i,寂止随念。《解脱道论》为: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死、念身、念安般、念寂寂。增一阿含经卷一载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即止息心意之想动)、念安般(数息)、念身非常、念死等十念。
【十想】乃指十思想或十种观想。即:(一)无常想,观一切有为法皆新新生灭,无常变坏。(二)苦想,观一切有为法无常,常受三苦、八苦所逼迫。(三)无我想,观想一切法为苦,亦不自在;皆由因缘所生而无自性,故无我。(四)食不净想,观想诸世间之饮食皆从不净因缘所生,悉为不净物。(五)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观想一切世间无任何乐趣,唯有过恶。(六)死想,观想死之相。(七)不净想,观想人身内三十六物、身外九孔,恶露常流不净。(八)断想,(九)离欲想,(十)尽想,后之三想,系为得涅槃菩提,而求断烦恼、舍离生死之迷、以及灭尽烦恼与生死等之观想。
十想与九相观(即九想,为灭除贪欲而对人之死状所作九种不净观)之同异,大智度论卷二十一举出多说。或谓九相未得禅定,仍为淫欲所遮覆,而十想能除灭淫欲等三毒。或九相为初学,十想为成就。或谓十想与九相同为离欲,俱为涅槃。或谓九相为因,十想为果;或以九相为外门,十想为内门。[大品般若经卷一、大乘义章卷十四]
22、【十一智】[出大般若经] 一世俗智谓世间有漏之智。不能出离生死。故名世俗智。亦名字智。膏但有其名。而无其理也。(有漏者。谓漏落三界生死也。)二法智谓欲界苦集灭道四谛下。苦法等无漏之智。能断欲界见惑烦恼。故名法智。(无漏者。谓不漏落三界生死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三类智谓色界无色界四谛。以欲界四谛比类而观。从是断上二界见惑。发苦类等无漏之智。故名类智。四苦智苦即逼迫之义。谓观五阴等法。以无常苦空无我。得无漏智。故名苦智。(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无常者。谓五阴之身。终坏灭也。苦者。谓此身受生死逼迫等苦也。空者。谓此身由四大假合而成。毕竟不有也。无我者。谓四大各离。何者是我也。)五集智集即招集之义。谓观见思烦恼之因。而能招集生死之果。得无漏智。故名集智。(见思者。见即见惑也。思谓眼等五根等色等五尘起诸贪爱也。)六灭智灭即断灭之义。谓断灭见思烦恼。得无漏智。故名灭智。七道智道即能通之义。谓戒定慧之道。能通至涅槃。依此而修。得无漏智。故名道智。(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八他心智谓知欲界色界现在心心所法。及知无漏心心所法。故名他心智。(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等也。)九尽智谓我见苦已。断集已。证灭已。修道已。如是念时。得无漏智。故名尽智。十无生智谓我见苦已。不复更见。我断集已。不复更断。我证灭已。不复更证。我修道已。不复更修。如是想时。得无漏智。故名无生智。十一如实智谓于一切法。如实正知。无有挂碍。是佛之智。故名如实智。
【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为三三昧之一。寻,寻求推度,即粗杂之精神作用;伺,伺察思惟,即精细之精神作用。与寻(觉)、伺(观)二心所相应之定,即为有寻有伺三摩地。为初禅定及未至定所摄。
【无寻唯伺】术语)色界之中间禅,无寻之心所,唯有伺之心所也。
【无寻无伺】(术语)色界二禅已上,无寻之心所与伺之心所也。
【三等持】(名数)三三昧,新作三三摩地,译曰三等持:一空等持,二无相等持,三无愿等持。见三三昧条。更有一种三等持,一有寻有伺等持,二无寻唯伺等持,三无寻无伺等持。见三摩地条。
未知当知根 已知根 具知根【三无漏根】 指三种不染污、不起烦恼之无漏根。属二十二根之后三根。略称三根。此三无漏根系以意、乐、喜、舍、信、勤、念、定、慧等九根为体而立,以其有增上之力用,能产生无漏清净之圣法,故称为根。即:(一)未知当知根又作未知欲知根。属见道位,此位之人无始以来未曾闻四谛真理,欲知彼真如谛理,遂修习地前方便之解行,故称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又作知根。属修道位,即已知四谛真理,并已断除迷理之惑,但为断除迷事之惑,进而观四谛之理,清楚了知四谛之境,故称已知根。(三)具知根又作知已根、无知根。乃具有洞知四谛理之无学位,以其已断诸烦恼,一切所作具办,故其九根称为具知根。又此位已得尽智、无生智,唯无学果之人有此智。
【一切智智】(术语)三智中之一切智,混声闻缘觉之智,故为分别彼一切智,而名佛智为一切智智。大日经疏一曰:‘梵云萨婆若那Sarvajñ&amacron;na,即是一切智,今谓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也。’又‘一切智智,如实了知,名为一切智者。’又谓一切智智,譬如虚空界,离一切分别,又如大地,为一切众生所依,又如火界,烧一切无智之薪,又如风界,除去一切诸烦恼之尘,又如水界,一切众生依之欢乐。又谓此智,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菩提心为因者,谓行者如实知自心也。大悲为根者,谓行者发悲愿,拔众生之苦,与以乐也。方便为究竟者,为一切智智之果,即以利他之行而名之也。仁王经中曰:‘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
【奢摩他】(术语)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禅定七名之一。译曰止、寂静、能灭等。摄心住于缘,离散乱也。大乘义章十三曰:‘奢摩他,此翻名止。摄心住缘。目之止。’慧琳音义十八曰:‘奢摩他,唐云止。’慧苑音义上曰:‘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静。谓正定离沈掉也。’圆觉略疏三曰:‘奢摩他,此翻云止,定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若准涅槃经释,即名能灭、能调、寂静、远离、及能清等。’了义灯五本曰:‘奢摩他,此云心。’
四摄事-【四摄法】(名数)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仁王经中曰:‘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三明】(名数)在佛曰三达。在罗汉曰三明。智之知法显了,故名为明,又曰智明,又曰智证明,证智之境而显了分明也: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之生死相,三、漏尽明,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烦恼之智也(漏者烦恼)。又如次第,名为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漏尽智证明。然则三明者,六通中之宿命天眼漏尽三通也。智度论二曰:‘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问曰:神通明有何等异:答曰:直知过去宿命事,是名通。知过因缘行业,是名明。直知死此生彼,是名通。知行因缘际会不失,是名明。直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是名明。’俱舍论二十七曰:‘言三明者:一宿住智证明,二死生智证明,三漏尽智证明。(中略)名明者,如次对三际愚故。谓宿住智通治前际愚,死生智通治后际愚,漏尽智通治中际愚。’婆沙论七十七谓:‘六通中,余三何不谓明?答曰:身如意(言神境通),但工巧,天耳通但闻声,他心但知他人心,故此三不立为明。余三所以为明者,天眼知未来苦,宿命知过去苦,俱能厌离生死。又漏尽能为正观而断烦恼故。’
【五眼】(名数)一、肉眼,肉身所有之眼。二、天眼,色界天人所有之眼,人中修禅定可得之,不问远近内外昼夜,皆能得见。三、慧眼,谓二乘之人,照见真空无相之理之智慧。四、法眼,谓菩萨为度众生照见一切法门之智慧。五、佛眼,佛陀身中具备前四眼者。见智度论三十三,大乘义章二十本。此五眼中慧眼为空谛一切智。法眼为假谛道种智。佛眼为中谛一切种智。
【六神通】又作六通。指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即:(一)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 (二)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三)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四)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六)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以上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三者并称为三明。此外,杂阿含经卷八、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等亦举出三种神变之说,三种神变又称三示现,乃佛陀教化众生所施设之三种妙用,即:(一)随时可现身出没之‘神通神变’(二)知他人之心之‘记心神变’。(三)如何求菩提、断烦恼之‘教诫神变’。三种之中,又以教诫神变最为殊胜。
【六波罗蜜】(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
【七圣财】又作七财、七德财、七法财。谓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等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一)信财,信受正法。 (二)戒财,持戒律。(三)惭财,自惭而不造诸恶。(四)愧财,于不善法心生羞愧。 (五)闻财,能闻正教。(六)施财,舍离一切无染着。(七)定慧财,摄心不散,照了诸法。
八大士觉 不确定是不是 【八大人觉】又称八大人念、大人八念或八生法。指菩萨、缘觉、声闻等圣者所觉知、奉行的八种法。依《中阿含经》卷十八〈八念经〉所述,八大人觉即少欲、知足、远离、精进、正念、正定、正慧、不戏论。
(1)少欲觉︰又名无欲觉,即虽为修道而欲求所须,但不多求。
(2)知足觉︰即少兔即满足。
(3)远离觉︰又名乐寂静觉或隐处觉,即身远离世间缠缚,心离诸烦恼。
(4)精进觉︰又名不疲倦觉,即行正勤、修习善法勇猛精进不懈怠。
(5)正念觉︰又名正忆觉、不忘念觉、守正念觉或制心觉,即常于身、受、心、法等四法修正安念,邪想不起。
(6)正定觉︰又名定意觉或定心觉,即修习禅定摄乱想,身心寂静三昧现前。
(7)正慧觉︰又名智慧觉,即心不起乱想,以智眼观佛法,觉知正道。
(8)不戏论觉︰又名无戏论觉,即远离诸戏论,住于正语。
此外,依《八大人觉经》载,八觉即︰觉无常、觉多欲苦、觉知厌足、觉知懈怠、觉知愚痴、觉知贫苦、觉知五欲过、觉生死炽然;两者所载名虽稍异,然其义大抵相同。
【九有情居】(名数)有情乐住之处有九种也。又曰九众生居,亦曰九居:一欲界之人天,二梵众天,三极光净天,四遍净天,五无想天,六空无边处,七识无边处,八无所有处,九非想非非想处。长阿含经九曰:‘云何九觉法?谓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众生居。或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众生居。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众生居。或有众生无想无所觉知,无想天是,是五众生居。复有众生空处住,是六众生居。复有众生识处住,是七众生居。复有众生不用处住,是八众生居。复有众生有想无想处住,是九众生居。’此于七识住,加无想天与非想非非想处也。俱舍论八曰:‘诸有情类唯于此九欣乐住故,立有情居。余处皆非,不乐住故。言余处者,谓诸恶处,非有情类自乐居中。恶业罗刹,逼之令住故。彼如牢狱,不立有情居。第四静虑,除无想天,余非有情居。’又大乘义章八末,谓‘九众生居如经中所说。何故说之?则以破外道之总计故也。有诸外道,总计以众生为神我,择善而居。佛为破之,故说斯九。是众生之居,非我之居也。’诸经说此者甚多。
【陀罗尼】术语)又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为四种:一法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又名闻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谓之咒,咒陀罗尼者,于咒总持而不失也。四忍陀罗尼,于法之实相安住,谓之忍,持忍名为忍陀罗尼。闻义咒忍之四者为所持之法也。由能持之体言之,法义之二者以念与慧为体,咒以定为体,忍以无分别智为体。大乘义章十一末曰:‘陀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持。念法不失,故名为持。’佛地论五曰:‘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智度论五曰:‘陀罗尼者,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法界次第下之下曰:‘陀罗尼,是西土之音,此土翻云能持,或言能遮。(中略)又翻为总持。随有若名若义,若行地功德,皆悉能持,故名总持。’瑜伽略纂十二曰:‘论云:陀罗尼有四种:一法二义三咒四能得忍。(中略)法陀罗尼以法为境,即能诠名言,以念慧为体。义陀罗尼其体同法,唯境界异。其异者何?所诠义为境,谓无量义意越等,即唯在意地。咒陀罗尼以定为体,依定持咒令不忘故,以咒为境也。能得忍陀罗尼者,以无分别智为忍体,即证真如。’可洪音义一下曰:‘陀邻尼,此云总持。’今日常指咒陀罗尼曰陀罗尼。
【三摩地】。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
【十地】即指十种地位。又作十住。地,乃住处、住持、生成之意。即住其位为家,并于其位持法、育法、生果之意。诸经论所举十地名称,共有五类:
(一)干慧等之十地:此说见于大品般若经卷六、卷十七等,以此十地共通于三乘,故称三乘共十地,或共十地、共地;天台宗称之为通教十地。大品般若经卷六述及干慧乃至佛之十地,谓菩萨依方便力修六波罗蜜,同时顺次行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经前九地至佛地。此十地为菩萨所具者;所谓佛地在此非指佛果,乃指菩萨如佛修十八不共法等。又大智度论卷七十五中,以此十地各配于三乘之阶位。智顗之法华玄义卷四下、摩诃止观卷六上释其意如下:
(一)干慧地,又作过灭净地、寂然杂见现入地、超净观地、见净地、净观地。干慧意指单有观真理之智慧,而尚未为禅定水所滋润。此位相当于声闻之三贤位,以及菩萨自初发心乃至得顺忍前之觉位。(二)性地,又作种性地、种地。即声闻之四善根位与菩萨得顺忍之位,虽爱着诸法实相,但不起邪见,系智慧与禅定相伴之境地。(三)八人地,又作第八地、八地。人即忍意。相当于声闻见道十五心(已体认四谛十六心之八忍七智)之须陀洹向,与菩萨之无生法忍。(四)见地,又作具见地。相当于声闻四果中之初果须陀洹果,与菩萨阿鞞跋致(不退转)之位。(五)薄地,又作柔软地、微欲地。声闻已断欲界九种烦恼(修惑)一分之位,即须陀洹果或斯陀含果。亦指菩萨已断诸烦恼,犹存薄余习之位,即阿鞞跋致以后至未成佛间之觉位。(六)离欲地,又作离贪地、灭淫怒痴地。声闻断尽欲界烦恼得阿那含果之位,与菩萨离欲得五神通之位。(七)已作地,又作所作办地、已办地。即声闻得尽智、无生智证得阿罗汉果,或菩萨成就佛地之位。(八)辟支佛地,即观十二因缘法而成道之缘觉。(九)菩萨地,指从前述之干慧地乃至离欲地,或指自后述之欢喜地乃至法云地(初发心至金刚三昧),即菩萨自最初发心至成道前之觉位。(十)佛地,指一切种智等诸佛之法完全具备之位。大智度论卷七十五载,此三乘共位之菩萨,依无漏智断尽疑惑而开悟;如灯心燃烧,不一定于初焰或后焰燃烧,同理十地之断惑亦不固定于任何一地,而系各自皆能至于佛果,故喻谓燋炷之十地。
(二)欢喜等之十地:此说见于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三以下、新译华严经卷三十四以下、仁王般若经卷上与合部金光明经卷三等。菩萨修行之过程,须经五十二位中之第四十一至第五十之位,即十地。菩萨初登此位之际,即生无漏智,见佛性,乃至成为圣者,长养佛智。并以其护育一切众生,故此位亦称地位、十圣。地位之菩萨称为地上菩萨;登初地(初欢喜地)之菩萨称为登地菩萨,初地以前之菩萨称为地前菩萨,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地前三十心。据十住毗婆沙论称,‘地’意为住处,故十地又译作十住。依新译华严经卷三十四所举者,十地之名称如下:(一)欢喜地又作极喜地、喜地、悦豫地。(二)离垢地,又作无垢地、净地。(三)发光地,又作明地、有光地、兴光地。 (四)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五)难胜地,又作极难胜地。(六)现前地,又作现在地、目见地、目前地。(七)远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玄妙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又作善哉意地、善根地。(十)法云地,又作法雨地。
又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觉观品有四十二贤圣之说,其中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即相当于前述十地,顺次为:(一)鸠摩罗伽(逆流欢喜地),(二)须阿伽一波(道流离垢地),(三)须那迦(流照明地),(四)须陀洹(观明炎地),(五)斯陀含(度障难胜地), (六)阿那含(薄流现前地),(七)阿罗汉(过三有远行地),(八)阿尼罗汉(变化生不动地),(九)阿那诃(慧光妙善地),(十)阿诃罗弗(明行足法云地)等。
此外,梵文大事(Maha^vastu)对十地亦另有异说。然十地之解释固然不一,今据慧远之大乘义章卷十四所释:(一)欢喜地,又作净心地、圣地、无我地、证地、见地、堪忍地。即初为圣者,遂起大欢喜心之位。(二)离垢地,又作具戒地、增上戒地。即舍离起误心、破戒、烦恼垢等之觉位。(三)明地,依禅定而得智慧之光,并修闻、思、修三慧,使真理渐明之觉位。(四)炎地,舍离前三地之分别见解,以智慧火烧烦恼薪,因此而悟智慧之本体。即依其觉所起之阿含光,如珠之光炎之位。(五)难胜地,已得正智,难再超出之位。或谓已得出世间智,依自在之方便力救度难救众生之位。(六)现前地,听闻般若波罗蜜,而现前生起大智之位。(七)远行地,又作方便具足地(无相方便地)、有行有开发无相住。即修无相行,心作用远离世间之位。此位往上更无可求之菩提,往下更无被救之众生,因此沉潜于无相寂灭之理,有不能修行之虞,此谓七地沈空之难。此时十方诸佛以七种法劝励精进,再鼓起修行之勇气,以进至第八地;此谓七劝。(八)不动地,又作色自在地、决定地、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寂灭净地。不断生起无相之智慧,绝不为烦恼所动之觉位。(九)善慧地,又作心自在地、决定行地、无碍住。菩萨以无碍力说法,完成利他行,即智慧之作用自在之觉位。(十)法云地,又作究竟地、最上住。得大法身、具自在力之觉位。
【十行】(术语)菩萨修行,虽于十信十住满足自利,然利他之行未满,故不可不经此目:一、欢喜行,为佛子之菩萨以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也。二、饶益行,利益一切众生也。三、无嗔恨行,自觉觉他。无违逆者。又曰无恚恨。无违逆。四、无尽行,随众生之机类而现其身,三世平等,通达十方。利他之行无尽也。五、离痴乱行,种种之法门虽不同,然一切合同而无差误也。六、善现行,以离痴乱故,能于同类中现异相,于一一异相各现同相,同异圆融也。七、无着行,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于一一尘中现十方界,尘界不留碍也。八、尊重行,又曰难得行。以前种种现前皆般若观照之力也,故于六度中特尊重般若波罗蜜。九、善法行,圆融之德能成十方诸佛之轨则也。十、真实行,以前圆融德相,一一皆清净无漏,一真无为之性,本来常恒也。
【十忍】(名数)一音声忍,同于上之音响忍。二顺忍,同于上之柔顺忍。三无生忍,同于上之无生法忍。四如幻忍,了达诸法皆依因缘而生,犹如幻化之性本来空寂而信忍也。五如焰忍,了达一切境界悉如阳焰之本性空寂而信忍也。六如梦忍,了达一切妄心,犹如梦境之无真实而信忍也。七如响忍,了达一切世间之言语音声皆依因缘和合而生,犹如谷响之无真实而信忍也。八如影忍,了达色身依五阴之积集而成,无有本体犹如影而信忍也。九如化忍,了达世间诸法无而忽有,有而还无,体无真实如化事而信忍也。十如空忍,了达世间出世间种种之诸法悉如虚空之无色相而信忍也。见华严经指掌,三藏法数三十八。[囗@又]一戒忍,观色阴而不犯禁制,由之而得戒忍,以作与无作之戒体皆是色之摄也。二智见忍,观识阴而了知一切诸法邪正之见,皆自识心生,由之而得知见忍,以了别识与此知见相类也。三定忍,观想阴而不起乱思,由之而得定忍,以由颠倒之妄想能入于定也,四慧忍,观受阴苦乐之相为无而得智慧忍,以分别诸法皆悉空寂而智慧生也。五解脱忍,观行阴造作之相为无而得解脱忍,以行皆无常,无有结缚者也。六空忍,观三界之苦果无实体而得空忍,以生死之苦谛性本空寂也。七无愿忍,观三界之苦因皆空而得无愿忍,以烦恼之集谛,性本清净也。八无相忍,观三界因果之法,皆空而得无相忍,以因果之相本为空无故也。九无常忍,又俗谛之境一切有为之法悉皆虚幻而得无常忍,以一切诸法迁灭无停故也。十无生忍,观真谛之境是无为法而诸念不生,得无生忍,以真空之理本无生灭故也。见仁王经天台疏三。
【如来十力】 [出圆觉略钞并大智度论] 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号。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故名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故名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故名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故名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有漏行者。谓六道众生。由身口意所作业行。而漏落生死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无漏行者。谓一乘修戒定慧道品之行。而不漏落生死也。)八知天眼无碍智力谓如来证知天眼清净。见诸众生死时生时端正丑陋善恶业缘。皆悉无碍。故名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谓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故名知宿命无漏智力。(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十知永断习气智力谓如来于一世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故名知永断习气智力。
【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菩萨之四无所畏。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
【四无碍解】(术语)又云四无碍智,四无碍辩。是为诸菩萨说法之智辩,故约于意业而谓为解,谓为智,约于口业而谓为辩。一法无碍,名句文能诠之教法名为法,于教法无滞,名为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诠之义理而无滞,名为义无碍。三辞无碍,又云词无碍。于诸方言辞通达自在,名为辞无碍。四乐说无碍,又云辩说无碍。以前三种之智为众生乐说自在,名为乐说无碍。又契于正理起无滞之言说,名为辩无碍。无滞之言说即辩也。智度论二十五曰:‘四无碍智者:义无碍智,法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涅槃经十七曰:‘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仁王经下曰:‘得无碍解,法义词辩,演说正法。’俱舍论二十七曰:‘无碍解总说有四:一法无碍解,二义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四辩无碍解。’法华玄赞二曰:‘四辩者,即四无碍解。’
【十八不共法】(名数)是限于佛之十八种功德法也。限于佛而不共同于其他二乘菩萨,故云不共法: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之机宜而使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三、念无失,佛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之中心无所着,得第一义之安稳,故名念无失。四、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是名无异想。五、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是名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己舍,佛于一切诸法皆悉照知而方舍。无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是名无不知机己舍。七、欲无灭,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灭,八、精进无灭,佛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灭。九、念无灭,佛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灭。十、慧无灭,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故名慧无灭。十一、解脱无灭,佛远离一切执着,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之解脱也,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净尽而无余也。是名解脱无灭。十二、解脱知见无灭,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灭。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于智而演说一切诸法,各使解脱证入,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之意业随智而转入于众生心,为说法而除灭其无明痴惑之膜,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三十二相】(名数)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故起恭敬心。’佛感此相者,由于百劫之间,一一之相,积百种之福,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受敬,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三藏法数四十八谓:一、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二、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三、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四、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缦网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纬交互连络如鹅鸭者。六、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七、足跌高好相,跌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八、腨如鹿王相,腨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九、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十、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十一、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杂乱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施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十七、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并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十八、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十九、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二十一、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者。二十二、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二十三、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二十四、四牙白净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二十八、梵音深远相,梵者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顶成肉髻相,梵名鸟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见顶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见故也。此三十二相依法界次第,法界次第依智度论八十八。其他智度论四,涅槃经二十八,中阿含三十二相经所载,皆大同小异。无量义经曰:‘一毫相如月旋,二净眼如明镜,三唇,四额广,五狮子臆,六掌有合缦,七指直而纤,八马阴藏,九顶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果,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软,十四内外相握,十五皮肤细软,十六细筋,十七旋发绀青,十八眉睫绀而展,十九白齿,二十面门开,二十一具千辐轮,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锁骨,二十五顶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颊,二十七四十齿,二十八胸表万字,二十九腋,三十肘长,三十一踝膝露现,三十二鹿腨肠。’亦出优婆夷净行出门经修学品。与诸本大体同。
【八十种好】(名数)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别三十二相为八十种之好也。随形好者随三十二形相之好也。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钩锁;七身一时回旋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十膝骨坚而圆好;十一身清洁;十二身柔软;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圆而纤细;十五指文藏覆;十六脉深不现;十七踝不现;十八身润泽;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满足;二十一容仪备足;二十二容仪满足;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众生见之而乐;二十六面不长大;二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挠;二十八面具满足;二十九唇如频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远;三十一脐深而圆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满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长;三十七手文不断;三十八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三十九面广而殊好;四十面净满如月;四十一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气;四十三自口出无上香;四十四仪容如师子;四十五进止如象王;四十六行相如鹅王;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之声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红色;五十三毛软净;五十四眼广长;五十五死门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之色;五十七脐不出;五十八腹不现;五十九细腹;六十身不倾动;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长;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六十五四边之光长一丈;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视众生;六十八不轻众生;六十九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七十说法不着;七十一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七十二发音应众声;七十三次第以因缘说法;七十四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七十五观不厌足;七十六发长好;七十七发不乱;七十八发旋好;七十九发色如青珠;八十手足为有德之相;见法界次第下之下。大乘义章二十末。
【一切智】(术语)佛智之名。三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义。若依总义,则总名佛智,与一切种智同。若依别义,则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也。先示总义,则法华经譬喻品曰:‘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同化城喻品曰:‘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仁王经下曰:‘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中论疏九末曰:‘知一切法,名一切智。’华严经大疏十六下曰:‘智度论云:如函大盖亦大,还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是故如来名一切智。’次示别义,则为知一切平等空理之智。嘉祥之法华经义疏二曰:‘般若三慧品云:知一切法一相,故名一切智,又云知种种相,故名一切种智。’同六曰:‘一切智者,谓空智也。’智度论二十七曰:‘论一切种智之差别,有人言无差别,或时言一切智,或时言一切种智。有人言:总相是一切,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大乘义章十曰:‘举六种之差别,又以名声闻缘觉之智。’智度论二十七曰:‘后品中佛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
【道种智】为三智之一。即遍知世间、出世间一切道门差别之智慧,此种智慧乃属菩萨之‘不共智’。又称一切道种智、道种慧、道智、道相智。据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之说,于六波罗蜜中,能行分别思惟之智,称为道种智,又指广学一切道法以济度众生之菩萨智。天台宗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观中之假观,而谓其乃破除尘沙惑所成的化道之智。
【一切种智】梵语sarvatha^-jn~a^na。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中):‘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九上):‘所谓禅定、智慧等诸法,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中略)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五十、卷八十四、往生论注卷下]
【正性离生】见道之别名。为法性、法相家之用语。又作圣性离生。谓入于见道得圣道涅槃之正性,一切烦恼皆断尽无余而远离烦恼之生。据大毗婆沙论卷三载,正性,即涅槃、圣道等,其性正纯而不邪曲;生,为烦恼之异名,或谓善根未熟,能令有情轮回于生死苦海。今涅槃所证之理能脱离烦恼之生,或无漏圣道之智能超越善根之未熟,故称正性离生。又虽通于见道、修道、无学道,然以见道为其始,意义特重,故为见道之别名。
【殑伽沙】(地名)旧称恒河沙。新称殑伽沙。
【四静虑】(名数)有二种:一定静虑,一生静虑。定静虑者,生于四静虑天之禅定也,旧云四禅定(见四禅定条)生静虑者,其天处也,旧云四禅天。禅者梵语禅那Dhy&amacron;na之略,旧译曰思惟,新译曰静虑。静息心虑之义。易言之,即禅定者得静息心虑之人之天处,故谓之静虑。其静虑有四种之浅深,故生处亦有四处之高下,是色界之四禅四静虑也,此四静虑又有诸天之别。见四禅天条。
【四无量】(名数)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缘无量众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又曰四等,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
【四无色定】又作四空定、四空处定、四无色。指超离色法(物质)系缚之四种境界。即由思惟四无色界所得之定。若欲生于此四无色界,则必须修习四无色定;换言之,四无色定,乃对治色法之系缚,灭除一切对外境之感受与思想的修行,及藉此修行所达到的清净无染、虚空静寂之精神境界。此四无色定各有两类情形,即:(一)生于四无色界之‘生无色’,于此之时,定心现前,故得定之名。(二)非由生得,而系修证所得;盖假令其身虽犹在欲界等下地,然若因修证而现起无色界之定心,则亦得无色之果,称为‘定无色’。
据法蕴足论卷八无色品、大智度论卷十七等载,此四无色定即:(一)空无边处定,又作空处定。此定超越色界之第四禅,灭除障碍禅定之一切想,思惟‘空间为无限大’,亦即思惟空无边之相。(二)识无边处定,又作识处定。此定超越空无边处定,而思惟‘识为无限大’,亦即思惟识无边之相。(三)无所有处定,又作少处定。此定超越识无边处定,与无所有相应,即思惟无所有之相而安住之。(四)非想非非想处定,又作非有想非无想定。此定超越无所有处定,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具足而安住之。此定无明胜之想,故异于灭尽定;亦非无想,故亦异于无想定。
四无色定各以其自体而言,皆称为根本定;接近根本定前之预备阶段,称为近分定,或加行定。加行,即事先加功用行之意。其中,空无边处定之近分定,系缘欲界第四禅之色相以修行厌离,而尚有色想;然其余三定之近分定及四定之根本定则全无色想,故四定仍总称无色定。又非想非非想处定系依定之自相而立名,其下三定则依加行而立名。
四无色界,为脱离色法系缚之四种境界。又称四无色、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四空处、四空天。四无色界名称配于四无色定,依次称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有顶天)。悉以无色为特点,既无自然国土与居处宫室,亦无色碍之肉身,仅以众同分、命根等假和合为体。此外,将三界分为九地时,四无色界则称空无边处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地,相当于九地中之后四地。
【五神通】(名数)又曰五通,五神变。不思议为神。自在为通。不思议自在之用有五种:一、天眼通,谓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眼根,色界及欲界六道中之诸物,或近,或远,或粗,或细,无一不照者。二、天耳通,为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耳根,能闻一切之声者。三、他心通,得知一切他人之心者。四、宿命通,得知自心之宿世事者。五、如意通,又曰神境通,神足通。飞行自在,石壁无碍,又得行化石为金,变火为水等之奇变者。见智度论五。
【内空】十八空之一。内,指六内处。谓眼、耳、鼻、舌、身、意六内处之中,无我、我所,亦无眼等之法。[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参阅‘十八空’353)
【外空】(术语)十八空之一。身外之诸物,悉为实体不可得。
【内外空】十八空之一。又作身空、自身空。谓观内六根、外六境等内外二法中,俱无我、我所,亦无内外之法。
【空空】(术语)十八空之一。空之亦空曰空空。智度论四十六曰:‘何等为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是名空空。’嘉祥仁王经疏二曰:‘空破五阴,空空破空。如服药能破病,病破已,药亦应出。若药不出,即复是病。以空破诸烦恼病,恐空复为患。是故以空舍空,故名空空也。
【大空】(术语)对于小乘之偏空,而谓大乘究竟之空寂为大空。空亦为空。是为究竟之大空。即大乘之涅槃也。密教以阿字为此大空。证之谓为大空智。宝积经二十二曰:‘广大空寂名曰虚空,涅槃空寂亦复如是,为大空寂,无有主宰亦无我所,一切众生没入其中,无能摄取一毛端量,广大空寂广大无量名大涅槃。’入楞伽经三曰:‘何者第一义圣智大空?谓自身内证圣智法空离诸邪见熏习之过,是为第一义圣智大空。’无尽灯论上曰:‘后来重说般若法门,二乘三藏上下混杂,淘汰空法,所谓引小空归大空。呵偏空而入圆空,破假空而达真空。’又,十八空中,无东西南北等方位之实体。谓为大空。
【胜义空】(术语)涅槃经所说十八空之一。胜义为涅槃。胜义空者,言涅槃之空性也。
【有为空】(术语)谓有为之诸法为因缘之假和合而无自性也。十八空之一。涅槃经十六曰:‘有为空者,有为之法,悉皆是空。’天台之仁王经合疏中曰:‘有为空者,色心和合生,阴界入等,皆无所有。’
【无为空】(术语)十八空之一。言一切无为法不可得也。仁王经合疏中曰:‘无为空者,虚空数灭,非数灭空也。’
【毕竟空】(术语)一切之有为法与无为法,毕竟为空,名为毕竟空。智度论三十一曰:‘毕竟空者,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又曰:‘问曰:毕竟空无所有,则是性空。今何以重说?答曰:毕竟空者名为无有遗余。性空者名为本来常尔。’仁王经良贲疏中一曰:‘毕竟空者,谓诸法究竟不可得。’法华嘉祥疏九曰:‘毕竟空是诸空中之王,故智度论云:性空菩萨所行,毕竟空是佛所行。’华严经离世间品曰:‘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放光照三界,心法无不现。’
【无始空】十八空之一。与‘无际空’同义。万法由因缘而生,亦由因缘而灭,由此理推之,则世间一切法,实为无始。万法因缘生,故无自性,无自性故,诸法皆空;因无始以来存在之一切法皆属空,故称无始空。
散空,又作散无散空、不舍空、不舍离空。即诸法但和合假有,故毕竟为别离散灭之相无所有。
性空,又作本性空,佛性空。即诸法自性空。
自相空,又作自共相空、相空。即诸法总别、同异之相不可得。
诸法空,又作一切法空。即于蕴、处、界等一切法,自相不定,离取相。
不可得空,又作无所有空。即诸因缘法中,求我、法不可得。
无法空,又作无性空、非有空。即诸法若已坏灭,则无自性可得,未来法亦如是。
有法空,又作自性空、非有性空。即诸法但由因缘而有,故现在之有即非实有。
无法有法空, 又作无性自性空。即总三世一切法之生灭及无为法,一切皆不可得。
【法性】指诸法之真实体性。亦即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又作真如法性、真法性、真性。又为真如之异称。法性乃万法之本,故又作法本。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即以一切法之总相、别相同归于法性,谓诸法有各各相(即现象之差别相)与实相。所谓各各相,例如蜡炙火溶,顿失以前之相,以其为不固定者,故分别求之而不可得;不可得故空(无自性),即说空为诸法之实相。对一切差别相而言,因其自性是空,故皆为同一,称之为‘如’。一切相同归于空,故称空为法性。又如黄石之中具有金之性质,一切世间法中皆具涅槃之法性,故说此诸法本然之实性为法性,此与圆觉经所谓‘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同义。释尊曾于大宝积经卷五十二开示诸法实性之义,谓法性无有变异,无有增益,无作无不作;复于一切处通照平等,于诸平等中善住平等,不平等中善住平等,于诸平等不平等中妙善平等;又谓法性无有分别,无有所缘,于一切法能证得究竟体相。故若有依趣法性者,则诸法性无不依趣。一般对法性与如来藏加以区别,即广指一切法之实相为法性,然亦有主张法性与如来藏同义之说。如大般若经卷五六九法性品说如来之法性与大乘止观法门卷一等即属此说。[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菩萨地持经卷一、成唯识论卷二、大智度论卷二十八、大乘玄论卷三](参阅‘真如’4197、‘真理’4221)
【平等性】术语)真如者,周遍于一切诸法而为平等,故名,平等性。往生论注上曰:‘平等是诸法体相。’
【离生性】(术语)出离生死之正性也。即圣者之正性。俱舍论所谓正性离生是也。
【法定】(术语)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决定在诸法之中,故名法定。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
【不思议界】(术语)真如之异名也。以真如为绝思虑言议之法界故也。
【因缘】(术语)一物之生,亲与强力者为因,疏添弱力者为缘。例如种子为因,雨露农夫等为缘。此因缘和合而生米。大乘入楞伽经二曰:‘一切法因缘生。’楞严经二曰:‘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长水之楞严经疏一之上曰:‘佛教因缘为宗,以佛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维摩经佛国品注:‘什曰:力强为因,力弱为缘。肇曰:前后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诸法要因缘相假,然后成立。’止观五下曰:‘招果为因,缘名缘由。’辅行一之三曰:‘亲生为因,疏助为缘。’[囗@又]梵语尼陀那之译意。十二部经之一。又云缘起。参照尼陀那条。[囗@又]四缘之一。因即缘之意。此非因与缘各别而论,亲因即名为缘。俱舍论七,谓:‘因缘者,五因之性。’六因中,除能作因,余五因虽总为因缘,而唯识论七唯名同类因为因缘。六因四缘及十二因缘,各详见本条
【等无间缘】又作次第缘。指由前念之心法开路、避让而引生后念心法之作用。四缘之一。等,同等之义。前念与后念的心与心所之数,虽有增减,而各自之体用同等一样,并无一法而二体并起者。前念、后念各为一而相等者,即称为等;前后二念之间,念念生灭,刹那不停,无有间隔,称为无间。无间缘者,前心与后心之间,无有间隔,纵经若干时,前念之心法直与后念之心法为生起之缘。此缘唯局限于心法。又除阿罗汉临涅槃最后心之心、心所外,一切之心法皆有此缘之作用,盖因阿罗汉入于涅槃,毕竟不再起心法,故其最后心已失此缘之作用。
【所缘缘】又作缘缘。即所缘之缘。四缘之一。所谓‘所缘’,即指心及心作用之对象(认识作用之对象);若心、心作用之对象成为原因,而令心、心作用产生结果之时,心及心作用之对象即称为‘所缘缘’,心及心作用则称为‘增上果’。又历来多解释为心、心所法由托缘而生起,乃自心之所缘虑。故亦可谓所缘缘即一切法。俱舍论卷七(大二九·三七上):‘所缘缘性即一切法,望心、心所随其所应。谓如眼识及相应法,以一切色为所缘缘。如是耳识及相应法以一切声,鼻识相应以一切香,舌识相应以一切味,身识相应以一切触,意识相应以一切法为所缘缘。’
又成唯识论于所缘缘立有亲疏二类,据成唯识论卷七载(大三一·四下):‘此体有二,一亲二疏。若与能缘体不相离,是见分等内所虑托,应知彼是亲所缘缘;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应知彼是疏所缘缘。亲所缘缘能缘皆有,离内所虑托必不生故;疏所缘缘能缘或有,离外所虑托亦得生故。’其中,亲所缘缘为见分、自证分等之内所虑托之法,即指影像相分;疏所缘缘为与能缘之心相离之法,即本质相分。
85、【增上缘】(一)为四缘之一。乃一切有为法生起或结果之间接原因,凡有强胜之势用,能成为他法生起、结果之助力者,皆称为增上缘。如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之力用,于诸法生时,不生障碍;又如田、粪、水等,于诸苗稼等,皆有成办之助力,故称为增上缘。大乘义章卷三(大四四·五一六下):‘增上缘者,起法功强,故曰增上。’
增上缘可分为二:(一)与力增上缘,指能促成‘法’之生起者。(二)不障增上缘,指不妨碍法之生起者。由此得知,宇宙万法无一不具有此缘之功能,且一法即使不直接为人知觉,依旧有其增上之影响,故增上缘较所缘缘(被知觉之客体与能知觉的主体间之关系)更普遍。然增上缘之范围亦有所限制,即:(一)一物不能影响自己,亦即一物不能为自身之增上缘。(二)有为法不能作为无为法之增上缘;此因无为法原本即是无生之法,故不属四缘之范围内,自然亦不受增上缘所影响。
【预流果】(术语)小乘四果之第一。旧称须陀洹。译曰逆流,入流。新称窣路多阿半那,声闻乘之人,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瀑流之位。谓之逆流果。预流之流,圣道之流也。断三界之见惑已,方预参于圣者之流,谓之预流果。是为声闻乘最初之圣果,故称为初果。向此果者在断见惑之见道十五心间,谓之逆流向,又曰预流向,即预流果之因道,预流向为见道位,预流果为修道位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预流,梵言窣路多阿半那,此言预流。一切圣道说为流,能相续流向涅槃故。初证圣果,创参胜列,故名预流。预及也,参预也,旧言须陀洹者讹也。或言逆流,或言入流,亦云至流,皆一也。’俱舍论二十三曰:‘预流者,诸无漏道总名为流,由此为因趣涅槃故。’
【一来果】,小乘圣者声闻四果中的第二果。又称一往来果。音译为斯陀含。见道以上的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者得此果,因已断前六品,但存后三品之惑,故云薄贪嗔痴。虽云薄,然仍存欲界之惑,人天各润一生,故依其余力,如不一往来于欲界人天之间,不得证入涅槃。也就是如果在人中不得此果,则要一往六欲天,再回到人间而入涅槃;如在六欲天中得果,则要一往人间,再回到六欲天而入涅槃。此因在其间必定会断除上界烦恼的缘故。此一往来之后不会再生,所以称为一来果,这是从次第证而说的;若是从超越证而说,在见道前已断欲界六、七、八品之惑者,其修道之初,也就是生起第十六心道类智时,立刻住此果。
【不还果】术语)声闻乘四果之一。断尽欲界九品之修惑,不再还生于欲界之圣者之位也。此不还果之圣者,有五种七种九种之差别。
阿罗汉果】(术语)悟位谓之果。以是为对于修行之因之结果也。阿罗汉为小乘之极果。
【独觉菩提】又作缘觉菩提。乃三菩提之一。谓独觉之人自发菩提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此因缘,独得解脱,故称独觉菩提。即缘觉之尽智。
【涅槃界】(术语)界者藏之义,涅槃能藏无为之万德故曰界。又为因之义,涅槃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之利乐事,故曰界。又界为界畔。涅槃虽无界畔,然对于生死界,则谓为涅槃界。唯识论十曰:‘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增一阿含经十二曰:‘亦获智慧海,渐至涅槃界。’
【刹帝利】。意译地主、王种。略作刹利。乃印度四姓阶级中之第二阶级,地位仅次于婆罗门,乃王族、贵族、士族所属之阶级,系从事军事、政治者。释尊即出身此阶级。
【婆罗门】天竺四姓之一。具云婆罗贺摩拏,又云没啰憾摩。译为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奉事大梵天而修净行之一族。玄应音义十八曰:‘婆罗门,此言讹略也。应云婆罗贺摩拏,此义云承习梵天法者。其人种类自云,从梵天口生,四姓中胜故独取梵名,唯五天竺有,诸国即无。经中梵志亦此名也。正言静胤,言是梵天之苗胤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婆罗门,此俗人也。
【三十三天】(界名)梵语,忉利天,译作三十三天。为欲界之第二天在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三十三天也。佛地经论五曰:‘三十三天,谓此山顶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释居中,故有此数。’智度论九曰:‘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胜鬘经宝窟下末曰:‘此言三十三天者,中国音言悉怛梨余悉卫陆,此中唯取怛梨二字为忉利天也,怛梨忉利,彼国音不同耳。’
【夜摩天】。意译为善时分、善时、善分、妙善、妙时分、妙唱、唱乐等。欲界六天之第三天。又作夜磨天、焰摩天、炎摩天、苏夜摩天(梵Suya^ma ,巴同)、须夜摩天、须炎天、离诤天。据正法念处经卷三十六、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五、慧苑音义卷上等所载,此天界光明赫奕,无昼夜之分,居于其中,时时刻刻受不可思议之欢乐。另据彰所知论卷上载,三十三天常与阿修罗诤斗,夜摩天却远离诤斗,故称离诤天。得生此天之众生,乃于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乐修多作,又自能持戒,教他持戒,修持自他利益者。
夜摩天位于空居天之最初层,即距阎浮提十六万由旬,距忉利天八万由旬之上层虚空中;纵广八万由旬,范围包括势力地、上行地、林光明地、乘处地、游行地等三十二地。夜摩天王,称为牟修楼陀,身量五由旬,宫殿设于势力地。又有高达一万由旬之清净山、无垢山、大清净山、内像山等四大山及其他诸山,以诸多天花庄严,并有种种河池,百千园林周匝围绕:其殊胜妙乐,远非忉利天所能及。此天寿量为二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二百年。亦有男娶女嫁婚姻之事,以互相亲近,或相抱,即成阴阳和合;儿女随念之起而由膝上化生,初生即如阎浮提三、四岁之孩童。 夜摩天王之信仰,始于吠陀时代以降,此天界因系充满欢乐之光明世界,夙为印度民族所憧憬,亦为亡者所欲往生之处。其后夜摩天王逐渐演变为人死后之审判官,而成为鬼趣、地狱之主,即所谓之阎魔王,并相信其天界在天空之上层。然该信仰被引入佛教之后,乃置其位于六欲天之第三天。
【乐变化天】(界名)梵名须涅蜜陀。旧译化自乐天,或化乐天。新译乐变化天,或妙变化天。欲界六天中第五重之天也。自以通力自在变作妙乐而娱乐,故名。智度论九曰:‘化自乐者,自化五尘而自娱乐,故言化自乐。’佛地论五曰:‘乐变化天,乐自变化,作诸乐具以自娱乐。’俱舍颂疏世品一曰:‘乐变化天,于五欲境自变化故。’可洪音义一曰:‘妙变化天,乐变化天王也。大智度论云:须涅蜜陀,秦言化乐天,唐言乐变化天。’然玄应师有别释。玄应音义二十三曰:‘乐变化天,五孝切。但此天虽有宝女,于变化者心多爱着,于男亦尔,故以名焉。旧言化乐天,音洛,失之久矣。’即爱乐变化男女之意。
【他化自在天】(天名)略名他化天,欲界六天之第六,故称为第六天。此天为快乐,不要自己乐具变现,下天化作,假他之乐事,自在游戏,故曰他化自在。此天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醯首罗天,皆为害正法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也。佛成道时,来试障害者,亦此天魔也。或言第六天上别有魔之宫殿,魔王住之,非他化天王也。智度论九曰:‘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他化自在天,于他化中得自在故。’智度论五曰:‘魔有四种,(中略)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佛祖统纪二曰:‘诸经云:魔波旬在六欲顶,别有宫殿。今因果经乃为自在天王,如此则当第六天。有此两异,盖是译者用义之不同也。’
【静虑】(术语)梵语驮耶演那,译为静虑。七种定命之一。见三昧条。此静虑有生定之二种,为生于色界四禅天,修其禅定,谓之四种定静虑(见四禅定条)。其所生之天处,谓之四种生静虑。见四禅天条。
【四无色定】。又作四空定、四空处定、四无色。指超离色法(物质)系缚之四种境界。即由思惟四无色界所得之定。若欲生于此四无色界,则必须修习四无色定;换言之,四无色定,乃对治色法之系缚,灭除一切对外境之感受与思想的修行,及藉此修行所达到的清净无染、虚空静寂之精神境界。此四无色定各有两类情形,即:(一)生于四无色界之‘生无色’,于此之时,定心现前,故得定之名。(二)非由生得,而系修证所得;盖假令其身虽犹在欲界等下地,然若因修证而现起无色界之定心,则亦得无色之果,称为‘定无色’。
据法蕴足论卷八无色品、大智度论卷十七等载,此四无色定即:(一)空无边处定,又作空处定。此定超越色界之第四禅,灭除障碍禅定之一切想,思惟‘空间为无限大’,亦即思惟空无边之相。(二)识无边处定,又作识处定。此定超越空无边处定,而思惟‘识为无限大’,亦即思惟识无边之相。(三)无所有处定,又作少处定。此定超越识无边处定,与无所有相应,即思惟无所有之相而安住之。(四)非想非非想处定,又作非有想非无想定。此定超越无所有处定,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具足而安住之。此定无明胜之想,故异于灭尽定;亦非无想,故亦异于无想定。
四无色定各以其自体而言,皆称为根本定;接近根本定前之预备阶段,称为近分定,或加行定。加行,即事先加功用行之意。其中,空无边处定之近分定,系缘欲界第四禅之色相以修行厌离,而尚有色想;然其余三定之近分定及四定之根本定则全无色想,故四定仍总称无色定。又非想非非想处定系依定之自相而立名,其下三定则依加行而立名。
四无色界,为脱离色法系缚之四种境界。又称四无色、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四空处、四空天。四无色界名称配于四无色定,依次称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有顶天)。悉以无色为特点,既无自然国土与居处宫室,亦无色碍之肉身,仅以众同分、命根等假和合为体。此外,将三界分为九地时,四无色界则称空无边处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地,相当于九地中之后四地。
【五眼】(名数)一、肉眼,肉身所有之眼。二、天眼,色界天人所有之眼,人中修禅定可得之,不问远近内外昼夜,皆能得见。三、慧眼,谓二乘之人,照见真空无相之理之智慧。四、法眼,谓菩萨为度众生照见一切法门之智慧。五、佛眼,佛陀身中具备前四眼者。见智度论三十三,大乘义章二十本。此五眼中慧眼为空谛一切智。法眼为假谛道种智。佛眼为中谛一切种智。
【契经】(术语)经文者契人之机,合法之理,故云契。大乘义章一曰:‘以其圣教称当人情,契合法相。从义立目,名之为契。’玄义八上曰:‘翻为契者,契缘契事契义。’义林章二本曰:‘今大乘解,梵言素呾缆,此名契经。(中略)契者,契当至合之义。’探玄记一曰:‘素呾缆,此云契经。契有二义,谓契理故,合机故。’
【应颂】(术语)十二分经之一。梵名只夜Geya,应前之所说而重颂者,亦名重颂。正理论四十四曰:‘言应颂者,谓以胜妙缉句言词,随述赞前契经所说。’
【记别】(术语)又作记莂。佛记弟子成佛之事。分别劫数国土佛名寿命等事,谓为记别。授此记别于弟子,谓为授记。别字加草冠者非也。文句七上曰:‘记是记事,莂是了莂。’嘉祥义疏八曰:‘记者云决也,亦云莂也。所言决者,于九道中,分决此人必当成佛,故云决也,莂义亦然。’玄赞七曰:‘记者,决也,别也。为决了当果,为分别其当来果相。’玄应音义曰:‘别分别也。经文从草作莂,非也。’演密钞四曰:‘记别者,谓世尊记诸弟子未来生事,记因果也。’
【讽颂】(仪式)梵语伽陀,一译讽颂。是以讽咏赞深妙义理,颂三宝功德之言句也。名义集四曰:‘伽陀,亦曰讽颂。’俱舍光记十八曰:‘言讽颂者,谓以胜妙缉句言词而为赞咏,或二三四五六句等。’
【本事】 (一)音译伊帝曰多伽、伊帝目多伽、伊帝越多伽、一目多迦、一筑多。为九部经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其义有二:(一)若是梵语iti-vr!ttaka,即‘如是之事’,译作出因缘、本事经、本事说,乃叙述佛陀及佛弟子在过去世之因缘事迹。(二)若系梵语ity-uktaka,即‘如是言说’,译作如是语经、此事过去如是。后者乃指以‘佛如是(斯)语’开始之经。在巴利语三藏之小部经典第四分中,共收集一一二经,即如是语经(Itivuttaka),性质相当于大智度论卷三十三所说之‘如是语经’。
(二)凡七卷。为本事经之略称。玄奘译于唐永徽元年(650)。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共有三法品,一法品有六十经,二法品有五十经,三法品有二十八经,共计有一三八经。于现存巴利经典中之如是语经,与本经之内容性质极为接近,现代学者多推测此二经出于同一源流,惟巴利本如是语经共由四篇一一二经所成,比本经少二十六经。
又十二部经中之‘本事’,其原语语意有二:(一)系汇集佛陀或佛弟子过去世本生故事之经典,(二)指以‘佛如是言说’为开始之经典。然本经之内容皆仅以‘如是语’为每一经之起结,结构方面则以法数之次第增加为基础,并未包含任何本生故事。于汉译经典系统中,古来皆以本经摄属阿含经典,现代学者甚至认为本经乃阿含经典中之最早成立者,或与最古者先后成立。又明代智旭大师认为,自经中所阐示之教法内容观之,本经应属杂阿含经;然现在一般学者多从本经递增法数之体裁而主张应属增一阿含经。
又据开元释教录卷十八所载,除本经之外,另有一卷本之本事经,然以(大五五·六七八中):‘文言冗杂,义理浇浮’,古来皆视之为伪经。
【本生】音译为阇多伽、阇陀,意译为生、本起、本生,或《本生经》、《本生谭》。指佛陀前生的菩萨行事,或指此等故事的故事集。为九部经之一,或十二部经之一。
【方广】(术语)总为大乘经之通名,别称则十二部经之第十曰方广经。方者以理之方正而名,广者以言词之广博而名。梵语曰毗佛略(Vaipulya,巴Vipula)。胜鬘宝窟中末曰:‘方广者是大乘经之通名也。(中略)理正为方,文富为广。又一乘无德不包曰广,离于偏称方。古注云:真解无偏为方,理包无限称广也。’大乘义章曰:‘理正曰方,义备曰广。若依小乘,语正曰方,言多曰广。’俱舍光记十八曰:‘言方广者,谓以正理广辨诸法。以一切法性众多,非广言词不能辨故,亦名广破。由此广言能破极坚无知闇故,亦言无比,由此广言理趣幽博,余无比故。’
【希法】(术语)十二部经之一。说希奇不思议事之经典也。正理论四十四曰:‘言希法者,谓于此中唯说希奇。出世间法,由此能正显三乘希有故。’梵名阿浮达磨,见阿浮达磨条。
【譬喻】(术语)梵云阿波陀那Avad&amacron;na,以了知之法,显未了知之法也。法华文句五曰:‘譬者比况也,喻者晓训也。托此比彼,寄浅训深。(中略)动树训风,举扇喻月,故言譬喻。’涅槃经二十九说八种之喻法:一,顺喻,随顺世谛,次第自小向大而喻也。天降大雨,则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大坑满,故乃至大海满,如来法雨亦如是,众生戒满乃至解脱满,解脱满,故涅槃满,是名顺喻。二,逆喻,逆于世谛,次第自大向小为喻也,大海本为大河,大河本为小河,乃至沟浍本为大雨,如是如来涅槃本为解脱,乃至持戒本为法雨,是名逆喻。三,现喻,以现前事为喻也,如说众生心性,犹如猕猴。四,非喻,假设非实事之事为喻也,如说佛告波斯匿王,有大山自四方来,欲害人民,则王如何?是假设四山譬老病生死也。五,先喻,先设譬喻,后以法合也,如说有人贪着妙花,而采取之时,为水漂流,众生如是贪爱五欲,为生死之水漂没。六,后喻,先说法,后设喻而显之也,如经云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满大海是也。七,先后喻,先后所说皆是譬喻之意,如经云譬如芭蕉,生果则死,愚人得养,亦复如是,如骡怀妊,命不久全是也。八,遍喻,始末皆假喻而显之也。如具说忉利天质多罗树生长之状,而遍喻佛弟子等。
【论议】 (一)即论义。指藉往复问答以阐明法门之义理。
(二)梵名Upades/a 。论议经之略称。为十二部经之一。音译优婆提舍、优波提舍、优波替舍。意译法义、说义、法说。为佛陀与弟子间之论议、分别,以解明经义、辨别法相之一种经典形式。又佛自论议问答而辨理者,或佛弟子论佛语、议法相与佛相应者,亦称论议。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大三·四一九上):‘云何论议?所谓一切摩呾履迦阿毗达磨,研究甚深素呾缆义,宣畅一切契经宗要,是名论议。’
【幽冥】(术语)虽为有理,而幽远非常识所及之处。又,三恶道无真理光之处(即冥土)。无量寿经下曰:‘寿终后世,尤深尤剧。入其幽冥,转生受身。’八十华严经十一曰:‘一一毛孔现光明,普遍虚空发大音,所有幽冥靡不照。’
【色界十八天】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载,色界之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共十八天。初禅三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九天,小严饰天、无量严饰天、严饰果实天、无想天、无造天、无热天、善见天、大善见天、阿迦尼吒天。然亦有经论主张色界有二十二天、二十一天、十七天、十六天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