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地理来看历史,真爽。
最近在得到APP上听了两本书,《布局天下》和《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脑子里关于中国历史的形象一下子立体起来。这两本书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从地理的视角来解读中国历史,讲解朝代更迭的必然性与逻辑性。
比如说,长平之战。历史教科书上会讲,那一年,秦国和赵国在一个叫长平的地方,打了一仗,最后秦国坑杀赵国四十万。最多再讲讲廉颇和纸上谈兵的赵括。这样的故事结构,平铺直叙,简单清晰,但略显寡淡。
而结合地理来讲,这个故事就更加丰富,更有层次感了。为什么秦国要和赵国打仗?为什么是长平?为什么能一下子歼灭那么多人?这些都是需要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解答的问题。
脱离了地理谈历史,是狭隘片面的。结合地理条件,我们才能真正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才能领略先人们的智慧,才能理解当今中国之现状。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政权的更迭,在历史长河里已经无数次重演,理清历史的脉络,有利于古为今用,减少试错的成本。
指导人生的终极哲学,就那么几个,历史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人生轨迹与成长经历,均值得我们仔细品味,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向。
好吧,我承认上面的说法太官方,并不是我喜欢历史的原因。我喜欢历史是因为,我喜欢故事,而且喜欢探究故事里的秘密。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抽丝剥茧,找到答案。一句话,读历史,有侦探破案的智力愉悦感。而地理,就是侦探破案必需的侦查手段。
打开中国地形图,我明白了为什么嘉峪关、函谷关是兵家必争之地,明白了关中地区的天然优势,明白了蜀地的战略意义。
总的来说,我现在是从门缝里窥见了历史地理的一斑,了解了自己兴趣之所在。待我慢慢摸索,咀嚼思索,定能发现更多乐趣。
接下来的阅读书单列举如下:
《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郭建龙
《布局天下》饶胜文
《四夷居中国》张经纬
《北平历史地理》侯仁之
《读史方舆纪要(全十二册)》(清)顾祖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