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为了搜索信息,我很少打开浏览器。我讨厌广告,线上广告无处不在,且总是被置顶,想躲都躲不掉。线下广告也一样,每次乘坐小区的电梯或者地铁,到时都是广告画面和声音,人想静一下都很难,很多时候我真想问这些物业和广告商,凭什么占用公共空间?经过用户同意了么?
不愿意打开浏览器的第二个原因是,到处充斥着标题党新闻,绝大部分都非官方发布。我有点”佩服“这些自媒体作者,他们名字取得“有水平”,名字经常像某个大V或官方媒体,而等你浏览里面的内容时,你常常会很失望,文章废话连篇,我总感觉前两三段内容都是多余的,读了好久才到重点,然后发现主题和标题竟然关联不大,标题只是文中不痛不痒的某一句话而已,可你是冲着标题来看文章的,顿时被欺骗的感觉油然而生。
为了珍惜注意力,少“受骗”,后来我总结了经验,标题党文章我基本不看,还有,只要标题带有什么“遮羞布”,”曾经那个XX,现在怎么样了“,XXX,网友回复XXX”坚决不看,因为没有意义,我相信28理论在新闻咨询领域依然存在,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都是没有价值,毫无营养的。百分之二十甚至更少的内容才值得打开和花时间看。
为了净化自己的阅读环境,我在微信上取消关注了很多订阅号,重点关注“刘润(得到《5分钟商学院》专栏作家)”,"逻辑思维",“Spenser”、“黄征宇(《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作者)《樊登读书会》和“老俞闲话”等公众号,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阅读里面的文章,因为这些作者在自己领域里已经获得很高的认可,他们见多识广,思考问题更全面和深入,能直达问题的本质并提供解决方案。
很多标题党文章只是会了吸引流量,传递一些并非真实可靠的消息,做一些肤浅的解读,然后表达所有人的都想到的观点,最后草草结束,有的文章最后还会问一句,”你怎么看?“,我真想反问他,“我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怎么看的,写清楚了吗? 不会是胡乱写的吧?还是说,你只是一个搬运工,连加工都懒得做。或者说,你只是道听途说,瞎逼逼。“
想明白这些, 空闲时间包括零碎时间,我不再像以前一样阅读网页新闻了,更不会无目的的刷短视频,而选择看收费专栏和电子书。我相信阅读有用的内容,才能给人带来进步和成长。即使想看新闻,我也要主关键词搜索,看完就撤。避免被各种推送内容绑架。
追热点和刷视频都是被动选择,虽然能快速打发时间,但对一个人成长没帮助。“被动选择”不需要动脑,但是,短暂的舒服之后,人变得浮躁和空虚。只有主动选择做有意义的事情,才能让时间过得有价值,生活也因此更充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