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良露为《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作序--《答案在风中》。“青年人随风出征,中年人随风而立,老年人随风而逝。”
还不能理解“风”。只是喜欢这里所说的三种状态:“青年人随风出征,中年人随风而立,老年人随风而逝。”
想起有人以标点符号来概括人的一生:年青时破折号(--),横冲直撞;中年感叹号(!)碰得头破血流;老年句号(。)了此一生。
觉得人生状态更像:逆风而行--迎风而立--随风飘逝。
无论年轻还是人到中年,生活总会有波折。
年轻时,也会怒目金刚痛不欲生,但从不会心力交瘁身心俱疲心如死灰,无论情绪如何上天入地,从不会绝望,像堂吉诃德,幼稚却不失可爱。
中年,失去了打不死的小强那份活力。波折,会折磨得人万念俱灰,疲惫到连呼吸都那么累。
最终,都要随风而逝。
只是,为什么要白白走这一遭呢?感受幸福愉悦,品尝悲伤痛苦吗?这些,有什么意义呢?不也是要随躯壳消失吗?连如豆微光也不会存在,不及一粒微尘,那为什么还要白白走这一遭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