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认知觉醒~认知要素
8.有无相生
现代社会竞争的本质,就是少数人掌握社会主要资源。要想成为这少数人,就必须修炼出理性且成熟的人格,拥有近乎完美的人性。
《道德经》说:有无相生。一个人只要内心有所“缺失”.会在外在上有所“炫耀”,就会有需求,就会被别人拿捏,就会被现实教育,就很难成为极少数人。
无论是创业、职场,还是社交、恋爱,人生最终修理的还是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思维模型
学得到的都是知识,学不到的才是智慧。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建立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获取知识本身。
一个人如果思维模型落后,无论吸纳多少信息量,都只是低水平的重复。
一个人如果思维模型先进,即便只看到了一滴水,都能看到整片大海。
️️捧杀
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咒骂他,而是竭尽全力地夸奖他。
人性使然,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
反复地夸,千方百计地夸,夸得他飘飘然,无法看清周围的世界,然后他做出的决策都是错误的,这也叫捧杀。
所以面对捧杀,我们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常识
“常识”才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
绝大部分人的失败,都是因为缺乏“基本常识”。
芒格说:所谓常识,看似是平常人都能掌握的知识,其实恰恰相反,常识在现在这个时代成了普通人不具备的知识。
因为普通人一生都在追逐“诀窍”,或者追捧成功者的经验,导致丧失了基本的逻辑能力和判断能力。
绝大部分人只不过是人云亦云之辈,他们被凌乱的信息包围和冲击,早就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成了两眼放光的瞎子。
所以现在的各种套路不需要太高明,就可以让人前赴后继地跳下去。
️️无知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越高维的人,越承认自己的无知。
因为一个人知道得越多,不知道的东西就会更多。
所以发现自己的无知,需要极高程度的认知。
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不仅是有智慧的表现,更是一种勇气和自信。
不敢直面自己的无知,拼命炫耀自己已经知道的,才是内心自卑的表现。
️️表达
获得别人欣赏的最好办法就是去请教对方,给别天一个指导你的机会。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别人倾听自己表达。
人们最迫切表达的,永远不是内容本身,而是背后追切被理解的心情。所以你无论能不能听懂,不断地点头和认可即可。
记住:去问对方问题,而不是去当对方的老师,去指点对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