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反思自身对于“换位思考”理解得仍然不足,并就此再谈谈想法。
周六午餐时间段,SQ说医生的周一上午已经没号了。
我说:“你该早些预约的,不要总是想当然地以为这个科室没多少人,就一直拖着不预约或者尽量晚预约。那现在只能是看后面的时间段,去两次医院了。”
她回:“那你怎么不及时提醒我预约?”
我有点不悦:“我以为上次医生给你开的单子,预备做的检查,是跟预约医生是一起的。我也没有经验,哪里知道这个已经开好的检查和挂门诊号还是区分开的。要是我知道的话,我肯定会提醒的呀!”
她觉得委屈,带着怒气回击:“就知道说我,你自己又做了什么?”接着又说了几句其它数落的话语。
我急了,音调都不自主地高了些:“我就是提个建议,说的是下次注意就好,没有在批评你啊!你别那么想嘛!”
并不想听“建议”其实我刚从厨房出来,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午餐准备好了,原打算收到几句夸赞的,没成想却是收到了一通责骂。这番对话之后,两人尴尬无言,霎时间谁都不愿意先软下来缓和气氛,也不知道从哪里找台阶下。
我心里仍然颇为不快,一来想着这事完全怪不到我头上,是因为她自己没有提前预约挂号,也没有告诉我检查和预约医生是分开的,嘱咐我及时提醒;二来我辛苦忙活家务,努力照顾她,却是一句慰问都没有来得及说,就对我加以责骂了。
我虽然有马上向她加以解释的强烈冲动,但是想到她怀着身孕,继续听这些大道理似的建议或意见,终究不好。加上以我对她的了解,这种情况下我最好闭嘴,让双方都先冷静下来,否则紧张关系将上升到更难收场的境地。
于是我没再说什么,借盛菜盛饭之故,转身返回厨房,情绪冷静之后端出饭菜,努力克服心中自认为没错的自尊,找了个理由先开了口,并表现出一种没有受到方才吵架影响的轻松语调,试探性地询问:“是到餐桌上吃,还是到茶几上边看电视边吃?”
她声音里带着三分歉意六分嗔怒一分无力,“都可以吧。”
饭毕,吵架对心情的坏影响逐渐消除了,我们的关系很快恢复正常,一起下楼到小区花园散步,又有说有笑起来。我趁机诚恳地向她表达歉意,称自己方才的说话方式不妥当,让她不容易接受。她也严肃地回应,实在不喜欢我以这种所谓的“提建议”的方式,数落她的不是,纵然是她自己真有不对的地方,在当时的情境下也难以接受。
这次成功避免小吵升级的经历和事后的自我反思,让我对“换位思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前些年,我在与同事或朋友的交谈中,总喜欢跟别人讲道理,甚至习惯于指导和教育别人,用子的话来描述,就是“好为人师”。
随着自己因为这个毛病吃的亏越来越多,以及SQ经常的明暗提醒,我的这个毛病在几年间慢慢地改善了很多。即便有大幅改善,但毕竟是十几年的性格使然,症状还没完全消除,在近些年逐渐弱化提建议或“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如何如何”的说话方式。
在别人处于愉悦或平静的状态时,这两类话语一般是容易被接受的。但是,当别人处在自责、内疚、悔恨等负面情绪的状态时,我继续对其提建议或意见,或者是代入自己来说更好的选择,那很有可能会让他/她会将这些话语理解为是批评或责备,导致其更加自责内疚,甚至产生“我很没用”“我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等挫败感。
在从事产品工作后,我的反应模式逐渐发生改变,面对问题时,由以往的调侃、吐槽或感叹,逐渐转变为观察是什么、分析为什么、思考怎么做,或者说是逐渐习惯于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理解成需求或工程,更加关注如何解决问题。而日常工作的内容、方法和工具,都要求自己必须更多地站在用户和客户的位置思考。
对工作的耕耘,对生活经历的反思,让我忽然明白,“换位思考”并没有那么简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如果是我,我当如何如何”的第一阶段。换位思考要求的是对他人高度的共情能力,是切实调研、体察和理解对方的处境之后再做出行动,是要根据对方的即时状态随时做出调整的动态过程。换位思考,绝不是先给对方一个身份标签,然后假想自己也是具备该标签的人而做得思考。
所以,年轻人在网上说,特别反感周围的中老年人以过来人语调教育他们,跟他们说“你们年轻人没有如何如何,应当如何如何”。每个年轻人是不一样的,各自有各自的经历、个性、气质和想法。单纯以笼统的“年轻人”标签去解读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当然不会真正走进眼前这个具体的年轻人,那些“过来人”的经验和指导,自然也难以不受反感了。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写道:“你如果没有好话可说,那就什么也别说。”“要记住,不愉快的时刻迟早会过去,如果我们的舌头没有闯祸,就不会留下需要医治的创伤。”
建议和意见固然是有利于人的,但是如果不分时机地说出来,那就很可能沦为别人耳中的自夸甚至批评了。回到小插曲本身,我以为我只是在好心提建议,实际上你已经将其理解为批评了。
——壬寅年二月二十六,春分,小冷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