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死人,上世纪死去的人,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很多人都认为,他的文字风格对汉语是一种伤害,我不懂这些。但最近有一次重新翻看了一遍《长生剑》,发现他的文字真是美,简洁之美,美之简洁,简直没一字多余,寥寥数语,一幅远山黛墨画便铺陈眼前,这哪有伤害?当然在他另外的小说里,像“死人是不会说话的”这类句子还是僵硬了点。
我看书,有时候看,有时候不看。当翻到好看的小说,尝到一枚好鸡蛋时,我也会感叹,但我从不想一睹那只母鸡的真容,也不专挑某个人的书看,当然也是我看得少,反正我对作者没兴趣。所以要我说出对某一个作家的印象,实在没有谁。而能说出来的,也就只有从小接触过的那个人了(他的小说)。少年时候,谁知道谁谁谁,都是无意中接触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我看过的那些小说不少是他的作品,那些以孩子的角度看来似完未完的结局,常常使得我牵肠挂肚,把写这个书的人恨得牙痒痒的。他就这样无意中走进我心里。
但是真正让我知道他的名字的,却是另一个人。
“没有看过上百本小说的人写不出这样的作文”,我曾听他这样说。我还从一个与他住得近同学那里听到了他对我的评价:“他是古龙的嫡传弟子。”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古龙”这个名字。我很好奇,我不明白他的话,于是再看古龙的小说时,我开始认真看他写的序,了解他的写作宗旨、所谓的写作手法,他的求变、求新;看别人写的序,了解别人对他的评价,在别人的视角去了解他的生活、细节。一个也许放纵、任性、真诚,也许还有些抑郁的人,自认多情,死的时候却不明白,为何他念叨的女人都不来看他;一个为吃饭而写稿的人,吃饱饭后求新求变的人。我不明白我那点像他?但由不得我不去关注他。
——很多年前的往事呵,我没有如他希望的走上他认为我能走得成的路,那么多年过去了。那个死去的人也已经死去了很久,我不看他的小说也已经很久。我知道,我没有见过也永远不会见到的那个人是古龙,而我思念的是我的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