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031599/f805ad54fab33ff4.jpg)
初次听闻《一如少年模样》还是在晃荡拥挤的车厢里,低沉的前奏杂错在旁人尽是喧闹的说话声中是十分的格格不入却也十分的独特深刻。
于是,因着这分独特便调整了耳机位置,刻意调高了音量,紧接着,暗调的男声沉沉的在耳畔响起,不轻不重的语调刚好盖过穿越山林的风声,压过火车哐当前进的机器声,消掉妇孺老少的闲聊声,不紧不缓,只由着一句“昨日担当,昨日敢想,昨日转眼就跌撞”重重地打在心上,未待词随曲尽便忙不迭的扒拉下全词,心下几分感慨与欣喜,轻轻的点下“喜欢”的红心与“单曲循环”,便安然流醉于音乐中。
(一)
在静心沉醉中蓦然想到,恐怕听歌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子的,世上的歌曲万千,种类不少,每一种每一曲应当都是有其有缘人的,会有人醉心于曲中词,也会有人惊艳于前奏乐,还会有人钟爱于歌手音。
总而言之,这些都是一首音乐的组成,都是一段音乐的美丽。在茫茫乐海中找到钟情舒心的,说来不难可又行而不易,时常会觉得听音乐也是一个发现探索之旅,在曲、词中见山望水、寻人踏路,一首首的过去,一步步的迈出,和着听时心境全都是生命中独一无二的时刻,而后当打开播放器看看历史记录或者再放到已听过的乐段时,曾经流于耳侧,划过心底的场景犹如浪潮回卷般清晰真实,然后再是旧曲添新意。
就在这样时停时行的路途中找到特别舒服的,便是分外幸运的事情了,所以也是自不难理解为何总会在某位歌手后得见大堆拥趸,又或是在某类曲风下找到许多的聆听者,想来他们应当是在音乐中找到了心仪,看到了自己,那当是一种“终于等到你”的心情,而后的长久相随,终年难弃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
在长年久月的习惯里,我都是偏爱慢调的歌,就如民谣一类最合心意,所以这其实便不难以解释在那一刻听到《一如少年模样》时的悸动,那大概是种烈日灼热时的炎夏有突降瓢泼大雨的畅快,也或许是种心中高悬的大石忽而落地的踏实,又可能是“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停顿,总之是集了各色滋味就在局促的令人躁郁的车厢中袭来,似大有冲破车窗归尽山林深处的畅然潇洒。
![](https://img.haomeiwen.com/i7031599/962f247f9f738d9f.jpg)
(三)
很多人都说唱民谣的大多都是那些贫穷的理想青年,早期的豪气全在年少轻狂的日子里挥散殆尽,谱出的曲调总有几分隐隐的萧索悲凉。
可这也未必尽然,时移世易,当民谣一类的受众越来越多,这些音乐人们,也渐渐开始找寻曾经少年意气的模样,于是眼看着昨日的担当、敢想、跌撞一路后能再寻回当年芳华,实感着实不易。
是庆幸这群理想青年未汲汲难安于世,也非不是说必须得尝尽了冷眼嘲弄才可以有新生,所以希望的是好日子能再长些,让少年更似少年。
(四)
也不知是从哪儿听来的话了“唱歌的人假正经,听歌的人最无情”,可听着词唱着歌似乎总觉得歌里的人是在唱自己,在这样半醉半醒间似是随着歌里去了。此歌也是这样的道理,听着总是觉得好不熟悉好不亲切。年少模样是怎样的呢?歌中唱着“一如彷徨,一如原谅,一如流淌,一如年少时模样”,也是在年少懵懂中彷徨,有心无意的善忘着身边人事,也会在自我与他人的矛盾中消解妥协与原谅,最后在时间里静静走过,默默流淌。
这样所有的朝气丧气想结、相对也真真是年少时的模样。说起年少总难免想起少年。辛弃疾说得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可又怎么会是不识愁滋味呢?少年时光才不是春光正盛的四月天,它更似五月下,未褪尽春天的柔意却染上了夏天的炎气,两个时气的交替皆有温情与激荡,有初生的懵懂也有壮盛的热烈。少年身上有太多滋味了,是该盼着快快长大又是满身的嫩气与单纯,而后出走半生,走出少年,在岁月沉淀里尝尽薄情痴爱、贪小欲望、市井冷眼后不得不习惯于人情疏淡、求而不得、孤独顽抗、遗憾失望。在与时间的对抗中节节败退,分外狼狈,至于是否能千帆阅尽归来仍少年又是两说了。
(五)
不觉得说这首歌有多么的冷漠现实,也并不意于音乐人对生活的不满发声,只不过是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道出了心中所想而已。
现在,终于是到自己也走到这少年当口时也才会在意这样冰冷的事实,就这么十多岁的年纪却是沉闷的想着似乎山高水远、路遥马亡的事,会有担心后来的奔忙失望,后来的他乡即故乡,后来经几场圆滑换锋芒,会怕在岁月的沉寂下就这样成为不动声色的大人了,然后拿来一副伪善的面孔潦草余生。
不知道有多少大人还记得他们也曾经是从小孩子到少年再到大人的,也不知道有多少大人还记得他们在少年时期是怎样厌弃成为自己最不齿的一类人的,有很多问题还没来得及留下答案却就已飘散在风中,可答案也不会在风中飘扬,只是突然的这首歌中的词就像是答案,揭示所有未来秘密的答案,简单、直白,缓缓的调调,不疾不徐,可也就这样倾诉了。
听到这首歌的同时还会看到一张专辑图,图上是以很温柔的裸色做底色,再是一个红红的太阳居中,鸟儿飞至高处尽展翅膀,似乎是心中有归途般,一张望向他处的面庞当是青涩,目光含着期待与忐忑,确实地,年少时的时光遐想总是带着温暖与单纯的,以乐配图,用图和音才是可教人有更深切的体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7031599/5205421c6f30958e.jpg)
(六)
当结束近二十小时的颠簸列车归于安静,是告别曾同过车的陌生人告别的时候,也是再次脚踏大地的时候。耳机里的《一如少年模样》也不知早循环了多少次,只是在陈叔低沉的嗓音与熙攘的人群和谐交融时,突然有感深呼一口气的清明,应该年少模样也没多少值得眷恋,并且也愿意相信,那年少不过当下,而每一个当下都是未来最年少的模样,你当下如何,你年少便是如何,你年少如何,你未来便是如何。
如此而言,会曾不悦失之年少也不当必然,毕竟只要你愿也可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随着成长也得学会告别,学着淡看身边的离别,徐志摩说的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那就让离别悄悄走过,再见少年模样是为了可确实再见少年模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7031599/cf4b135be91bdbd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