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星璀璨的盛唐时代,高适是一颗不可忽视的明星。他与王昌龄、王之、岑参一起被称为"边塞四诗
人"。
他一生流离、浪迹天下,创作了不少耳熟能详的诗句。他大器晚成,人生最后十几年过得精彩绝伦,加官进爵,达到了其他唐代诗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旧唐书》有言:"而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唐代诗人中,仕途能达到最高的人,只有高适
一人。
公元704年,沧州渤海县的高宅里,传来了一声瞭亮的啼哭声,高适出生了。他的祖父高侃是唐朝名将,父亲也是朝廷命官,虽不是什么钟鼎之家,但应该不会缺衣少食。然而高适的父亲英年早逝,家里早早没有了劳动力,导致他童年过得十分艰难,甚至一度乞
讨为生。
虽然家境贫寒,但高适出生在盛唐时期,那时经济繁荣昌盛、文人墨客群英荟萃、诗坛百花齐放,文化包容性一度达到了顶峰。在这样的文化盛景熏陶下,高适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想要建功立业、拜相封侯、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念头。
生活的苦磨灭不了高适日渐强大的意志,他刻苦读书、勤于练剑,力图做到"文能提笔安天下,立
定乾坤。”
在高适60岁的时候,他被封为剑南节度使,次年转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候。正如他诗中所写:"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高适终于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理
想。
公元765年,62岁的高适因病去世,被追封礼部尚
书。
高适的一生可谓精彩纷呈,论写诗,他是著名的边塞诗人,有几篇诗句更是流芳百世;论功成名就,他是唐代诗人的楷模,诗词歌赋他拿手,上马平定天下他也毫不畏惧。
高适的一生充满传奇,年幼时乞讨为生,后来多次考取功名都落第,前往边塞也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在大多数人觉得人生无望的年龄里,他仍不放弃希望,拼搏向上,最后竟一举逆袭,成功在人生最后的十几年里写出了华丽的篇章。
高适的人生坎坷曲折,但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状况,他都未曾放弃过自己。高适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苦苦等待只能哀叹生命的流逝,不断寻找突破才能最终实现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