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但这才是我人生中的第二个读书日。比起那些从小就已经爱上读书的人,我已经晚了太多。但对于我自己的人生来说,我又是何其的幸运,去年我36岁时,找到了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所在和最多的乐趣所在。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最大的感受是:如果人的灵性没被打开,或者说还没开悟之前,看再多的书,都看不透彻。在36岁之前,我喜欢看一些经典的小说作品,但都止步于各种曲折的情节。
我是如何开悟的呢?首先是生活里的磨难。当周围某些人的行为让我感到痛苦和不解时,我开始去质疑我自己的头脑是否单纯到蠢,是否太不了解人性了。我需要答案,我需要知道为什么我的付出并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
很幸运的是,我开始读到一些心理学和教育方面的书:《少有人走的路》、《情感勒索》和《也许你想找个人聊聊》等。这些书让我一下子认识到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这些心理学解读类的书籍让我对心理学有了兴趣,也让我读小说类的作品时,更深入地去分析人物性格。在现实生活中,和人打交道时,我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傻乎乎地认为所有人都是善良的,而是能冷静地跳出来,分析对方言行背后的性格,也能推理他的成长环境。
也同样是去年,我开始拍摄莫斯科的人文视频,这需要我对俄罗斯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很惭愧,我在俄罗斯已经待了七年时间,可是我是从去年才开始从去品味它。为了让视频有内容,我开始读大部头的俄罗斯历史书。
虽然记不住细节,但对俄罗斯历史发展的脉络有了一定的把握。我每周都花一天的时间走街串巷,每遇一座雕像,每见一个景点,我都会上网搜资料。这个过程让我认识到,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方式就是只读它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拜访它的古迹,读它的文学作品,这三点结合起来,像拼拼图一样,一点一点拼凑出这个国家的相对完整的历史。
就像我了解彼得大帝那段历史,先读了历史书了解了他的生平和历史功绩,接着读了他的传记,读这位历史人物鲜活、有血有肉的一面。接着我在莫斯科的一座古老的修道院——圣彼得修道院,我又了解到十岁的他躲过他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亚的叛乱,可是他的两个舅舅却都死于镇压叛乱。这场叛乱结束后,他资助了圣彼得修道院的扩建,两层钟楼是对两个舅舅的纪念和缅怀,教堂是对当时收留自己避难的圣三一修道院的感谢。这些阅读和经历让我对彼得大帝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也深切地认识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
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且我已经完全认识和体会到读书对我的重要性了。但也会实实感到焦虑,世上有这么多的好书,我一辈子才能读多少啊!而且我还没学会略读,略读总让我担心错过书中重要的东西。或许我是太贪心了吧,或许是时候我需要挑选经典来读了。
关于读书,真是有说不完的话,鉴于篇幅,我会把读书的话题化成以后的一篇篇读书笔记和书评。我每年的读书日都会写一篇总结和感悟,就像每年年底的总结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