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句话:“每个人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的潜质,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人生,很多时候,孩子未来的成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打底。
第一阶段:
好的教育,离不开用心陪伴
0~6岁,是父母陪伴教育孩子的黄金有效期。
每个人从孩童时代起,最需要的两个礼物,就是安全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简而言之,就是被爱和爱的需求。
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孩子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
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真正成为幸福快乐的人,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会一直都被自卑包围着。
在我们的家庭中,大女儿在孩童时期,因为当时我和孩子爸都很年轻,忙于让自己的工作安定下来,孩子一岁到两岁时送回了老家,离开我们让孩子独自和爷爷奶奶生活一年,仅一年的时间,孩子后来都是和我们一起生活并好好地陪伴她、培养她,但是还是发现孩子已经少了一些安全感,甚至感觉难以弥补。在带老二过程中,我们坚决要自己陪伴,让爷爷奶奶和我们一起生活。老二一直处于陪伴和爱的包围中,孩子能感受到被认可,被爱,被欣赏。
第二阶段:
好的教育,都懂得成就孩子
6~12岁,是父母培养孩子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时期。
最好的教练从来不是让孩子离不开自己,而是在孩子离开自己之前,让孩子掌握足够的能力,让孩子有充足的底气,去踏上那条孤独的旅程。
为了让老大享受更好的教育,我一直在市区最好的民办学校从事教育事业,陪伴孩子的成长,和她一起在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关注对孩子各方面的潜能的开发和习惯的培养,现在已经开启独立与上进的高中生活。
第三阶段:
好的教育,都能够尊重孩子
12~18岁,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阶段,也是孩子开始推翻父母权威,渴望挣脱一切束缚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强烈的领地意识,迫切地希望能和父母保持距离,以此证明自己已经长大。
父母的管教和过多的建议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引发亲子矛盾,就像那句话说的:
"教育孩子需要一种绵力,要顺应孩子的感觉与节奏,错误的教育方向与方式,孩子会把你撞飞。"
这个时候的孩子需要的是像任何一个成年人一样被尊重,被当成“一个人”看,而不是“小孩子”。
所谓尊重孩子,不是说不打骂就是尊重了,而是在父母和孩子的意见发生冲突时,父母能认真地体悟、理解孩子的感觉及需求。
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父母都要尽可能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尊重孩子的选择,哪怕你知道这个选择会让孩子走上一条更曲折的道路。
在大女儿15岁生日时,我多情地给孩子写了一封深度较高,较有哲理的信,因为孩子住宿,还特意送去学校。当孩子周末回家询问孩子的感受时,孩子直接了当地说像百日誓师时的套话,感受不到深刻的爱。这次行动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更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生活的点滴中,真正多些换位思考,多些尊重和理解,好好谈话,让孩子在家生活舒畅,充满能量,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的内心装满爱,才更有能力去爱自己、爱家人,爱身边的人,热爱和投入学习。
好的家庭教育,既能在孩子小时候给他无微不至的爱和安全感,在成长过程耐心培养孩子,又能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及时撒手,让孩子自己走。
孩子在成长,父母也要成长,不合时宜的教育方式,只会成为孩子的束缚,顺应孩子成长的教育,才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