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奇特的一生》1: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

《奇特的一生》1: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

作者: 成长中的一尾鱼 | 来源:发表于2021-08-04 23:07 被阅读0次

    这本书讲的是前苏联的生物学家柳比歇夫。

    柳比歇夫享年82岁,他在活着的时候是个非常高产的人,一生有70多部学术著作。在他6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收集了35项缔造的标本,一共13000只,看到这个数字就已经很令人惊叹了。

    除此之外,柳比歇夫还非常博学,历史、宗教、数学、农业、文学、外语、哲学、力学他都懂。为什么他一生可以做这么多事呢?

    时间统计法

    柳比歇夫闻名于俄国,不是因为他众多的学术著作,而是他的工作方法:时间统计法。

    作者说,柳比歇夫这个人,如果有人想要复活他特别简单,因为他用日记记录下自己每天都在做什么,对,是每天!从1916年开始到他去世,长达56年的时间,他每天都记录自己在每件事请上花费了多长时间,由此来核算他到底每天有多少有效的工作时间。他记录的格式也非常简单,日期+事件+花费的时间,每个月做月度总结,每年做年度总结,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时间的开销日记。

    这个时间开销日记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他在每件事上花了多少时间,是一个时间花费清单。这个日记里没有形容词,没有情感,忠实地记录每一件事,包括给别人写信,和朋友聊天,自己的科研工作、写论文的时间等全部都会记录下来。

    他的时间统计甚至到了“变态”的程度:1942年,他的儿子阵亡了,看他当时的日记,还是很冷静地记录他的工作,通信花了多长时间,为儿子悲伤花了多长时间……

    时间感

    说到记录时间,那么就不得不提到“时间感”这个概念。

    你觉得时间感是什么呢?想一想,你昨天写的报告花了多长时间?吃饭花了多长时间?通常来说,你可以估个大概,但大部分情况下,你的估计跟实际花费的时间差距可能会很大,特别是对未来时间的预估。

    我经常有这种情况,比如写个报告,我觉得两个小时绝对能搞定,但实际很可能花3个小时甚至4个小时;跟朋友出去吃午饭,觉得1个小时差不多,结果一晃一下午过去了。

    我们的计划完不成是因为时间感太差,所以做的预估都是不准确的。但这一切在柳比歇夫这儿都不是问题,由于常年累月地记录自己在每一件事上花费的时间,他形成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时间感。

    怎么特殊呢?他不用看表,就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而且是非常精准的那种。

    作者跟柳比歇夫见过两次,这两次见面在柳比歇夫的日记上都有记载:一次是1小时35分钟,一次是1小时50分钟,而柳比歇夫当时并没有看表,他借助的是自己的内在的注意力来感受时间的流逝的。

    我们普通人对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柳比歇夫,他的身体里就像有个时钟。这种时间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就是记录。

    柳比歇夫的女儿曾经经过一件事,在她的童年时代,有一次和弟弟一起到书房找父亲,父亲都很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而同时会在纸上做记号。多年之后她才知道,父亲是在记录时间。

    一个人只有记录一辈子,他不仅能够感受到时间过去了多久,还能准确地预估自己在一件事情上到底要花多长时间。柳比歇夫五十六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记录下他的时间支出。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时间,是由时间构成,每一份每一秒累积起来的。

    有人就质疑:像柳比歇夫这样的单调枯燥的人生,有什么意思呢?但正是因为他掌控了自己时间,才成就了他日后的事业。

    这个时代越来越快,我们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如果不对时间精打细算,我们的目标就会消逝在每天的庸庸碌碌中。

    如果你有目标,那么,学会敬畏时间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奇特的一生》1: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pp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