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罗兰
孩子长大,慢慢会变得有脾气,有时会随意发火。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办?是强硬地压制孩子,对孩子说:“别闹了,老实点。”还是,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假装没看见,敷衍过去就算了。
其实,应对孩子这种负面情绪的正确做法很简单,你只需要认真记住下面这三句话:
跟孩子说的第一句话:“谢谢你告诉我你的愤怒。”
为什么要对孩子说这句话呢?其实是告诉孩子,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孩子在表达情绪时,其实背后隐藏着的是需求。孩子生气,冲家长发火,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犯。
心理学研究表明,愤怒和恐惧经常是同时出现的。愤怒往往伴随着恐惧,其背后隐藏的是对爱的渴望。
所以在处理孩子负面情绪时,应该首先要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告诉孩子:“谢谢你告诉我你的愤怒。”同时用心觉察孩子在这情绪背后的需求,而不是生硬地压制或者枯燥地说教。
和孩子说第二句话:“对不起,我无心中伤害了你。”
这句话的关键是,承认自己的言行给孩子造成了伤害,并向孩子道歉。这不是向孩子示弱或者妥协,而是真正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感受、理解和关心他们。
可能有的家长认为,大人在孩子面前,必须保持绝对的权威、不能认错,所以就尽力掩盖自己对待孩子时的错误。这样的后果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带给孩子的伤害越来越深。所以家长应该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并向他道歉。
和孩子说的第三句话:“我的本意不是这样的,我的本意是……”
这句话像画龙点睛,它既是对道歉的进一步说明,也是引导孩子恢复理性、回到正常的沟通上来。
其实孩子都明白,家长是爱我的,只是爱的方式不对。比如,常常以爱的名义来控制孩子,不让孩子干这干那;或者侵犯孩子的隐私,不给孩子独立的空间等。
所以,当家长看到孩子生气、发火,就首先要想想,很可能是自己的言行无意中伤害了他们,应该及时道歉、解释、澄清,消除误解。
当孩子理解到家长并不是不爱自己,只是在爱的表达方式上没有注意,那么他们的情绪就会得到正确的处置,也就不会造成家长担心的、产生心理上的伤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