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动后思考 先自爱后爱人
——观电影《塔洛》有感

过年期间有幸观看了著名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电影作品《塔洛》,深有感触。塔洛是一位年逾不惑、生活孤独的牧羊人,小时候父母早逝,亲戚无力供他继续读书,小学还没毕业就只能靠给邻居们放羊谋生,这么多年他就这么熬过来了,平时生活卑微到甚至没人记得他的名字,大家都叫他“小辫子”。直到有一天因为要办身份证才走进派出所。派出所所长多杰偶然间得知,塔洛记忆力惊人,小时候学的课文《为人民服务》至今仍能全文背诵,所长惊叹再三,并表示塔洛天赋这么好,小时候没有机会继续读书深造太可惜了。
同时,塔洛为了办身份证不得不去镇上拍摄照片,从而偶遇、结识了理发店姑娘杨措,从此塔洛原本孤独但还算平静的人生,短短十几天内就走向了崩溃。这个故事最令人慨叹的地方,可能就在于塔洛社会身份的卑微低下,与内心极其渴望爱与依恋美好情感之间的巨大落差吧。
塔洛这么多年生活孤独、内心清寂,他内心深处渴慕的的爱与依恋情感一直无法得到满足,平时无奈之下只能把内心之爱都用到牧羊上,说起经管的羊群简直如数家珍,母羊不幸葬身狼口、刚出生不久的孤儿小羊羔,他也带在身上亲自喂奶照料。在野外寒风呼啸的简陋牧羊棚屋里,心里实在难受的塔洛,习惯用白酒来麻醉自己,疗愈身体剧烈咳嗽和心灵孤独冷清的双重煎熬。
就是在这种生活背景下,镇上的理发店姑娘杨措闯入了塔洛的生活,诱惑他一起私奔,并暗示只要他搞到钱,就承诺满足他渴望已久的爱与依恋的美好情感需求。虽然塔洛预感到杨措极有可能是骗子,但年龄虽大却未谙世事、心地单纯的塔洛,为了追寻他心中渴慕已久的爱恋情感,仍然飞蛾扑火一样全心投入,很快奔向了一条不归路。
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曾经说过,“不成熟的爱说,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则说,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不成熟的人,把恋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当成满足自己物质、心理及精神需求的工具人,同时他们也无意识地把自己当成了满足恋人的工具人,似乎认为只要双方相互满足了对方的要求,就能换回对方施舍的爱。而如果自身白白付出,却没有获得期待已久的对方的爱,那么心中就会蓄满怨恨与愤怒。
而心地单纯善良、一心渴望爱恋的塔洛,他对于理发店女孩杨措所谓的“爱”,可能就是一种不成熟的爱。他无意识地把自己当成了工具,以为只要听从杨措的话,为她筹到俩人私奔的巨款,就能获得对方施舍的爱与关怀。等到发现被骗、“恋人”捐款私逃、美梦破碎之际,塔洛内心的失望、痛苦乃至绝望,可想而知。
而成熟的爱则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成熟的人不把恋人当成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满足自己各种物质、精神及心理需求的工具人,他们仅仅因为爱,才需要恋人、才渴望跟对方在一起;同时他们也不会把自己当成取悦、购买、兑换恋人之爱的工具,仿佛只要自己对恋人付出了金钱、心血与关心等,就应该获得恋人“等价爱”的回馈与报答,否则就是不公平,内心就会有怨怼和委屈。
就像笔者一样,我发现自己很多时候在跟妻子相处时,其实内心也是一种不成熟的爱。表面上主动关心妻子,给她买各种好吃的,她生病了主动带她去看医生之类,但如果她没有听我的话,或者没有满足我的心理期待,没有以我期待或需要的方式来关心我、爱我,我心中立马就会蓄满怒气,并各种找茬、“义正辞严”地责骂她狼心狗肺、不是东西,其实我内心的潜台词是,“我既然都那么爱你、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也快来爱我呀,可不准让我失望啊。”
日本心理学家加藤谛三先生在《我们为什么爱得那么累》一书中指出,“以自以为是的方式去爱对方,那是自恋的爱;以对方需要的方式去爱恋人,那才是真正的爱。”他的观点与弗洛姆的是一样的道理。不管是成熟的爱还是真正的爱,都强调不要把自己和恋人无意识地当成“购买爱、交换爱、施舍爱”的工具,换句话说,就是不要把爱理解为一种彼此等价交换、相互施舍的东西或物品。
而是说,我们先要勇敢敞开心扉、放平心态、不求回报地去爱人,这种心中汩汩爱意的自然流淌本身,就是我们所能获得的爱的最佳奖赏。当然如果能够顺便也获得恋人爱的温暖回馈,当然更好;但即使对方没有回馈、或者对方不接受你的爱,那也没有关系,在不给对方增添麻烦和压力的前提下,自然大方地让心中爱之泉水不竭涌流,本身就是自我幸福源泉与人生乐事吧。
当然,顺其自然、敢于并善于爱人的前提,永远是先要学会自尊、自信与自爱——我的爱虽然不求回报,但并非就意味着我的爱就不值钱,相反我的爱很珍贵、很美好、很温暖。先要拿这种珍贵美好的爱来好好温暖自己、抚慰自己,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才能心平气和、不求回报、不抱期待、不搞投射,心怀温暖善意、自然而然地去关心人、去爱人、去帮助人、去温暖人。
在平时生活与工作中,先行动、后思考、先行动、后感受;在跟家人、恋人、朋友、同事等相处过程中,先主动付出心血、先主动帮助关心他人,心平气和、不求回报、不抱期待、不搞投射,那么你自然会有更大概率也获得他人的温暖善意。即使没有,你源源不断、持之以恒付出爱本身,你努力工作、创造价值、向上向善的行为本身,就是对自身最大、最丰厚、最踏实的爱之奖赏;也是自己最丰沛、最高贵、最温暖的生命力之至高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