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母爱才撑得起孩子的一生?
这个问题困扰着我。随着孩子的日渐成长,如何为母,成了我不停自问的思考。初为人母的时候只想着她能健康长大,她的啼哭都是一种沉甸甸的幸福。从她蹒跚学会走路到呀呀说话,我不曾想过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那会只沉浸在简单的满足中,看着她笑,看着她哭,看着她动,看着她睡。后来她慢慢长大,显露了自己的小脾气,我还是没有深思过自己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母亲。直到她入幼儿园,以往不曾考虑过的问题接踵而来,于是脑海里不停有个声音问自己:你是否是一个好母亲,是否是一个有助孩子成长需要的母亲?你该如何做好一个母亲的角色?你该如何在教育大道上不歪不偏?
我自觉不是一个好母亲,因为面对孩子的哭闹我不能每次心平气和地与她沟通,特别是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我忍不住要动怒,声音控制不住情绪的暴躁;有时候孩子并无过错,却因为我自己情绪上的不稳定,会迁怒与她,看着孩子无辜委屈的表情,我悔恨不已,抱着孩子跟她说对不起,希望我的坏情绪没有吓到她。
我想我做得差强人意的是对自己的孩子认识得比较全面,包括她的优点跟缺点,特别是缺点,我从不予以否认,甚至有时候我觉得对她有点苛刻了(比如要求她说话不要太大声,走路不要扭来扭去等)。可试问哪个孩子没有小缺点小毛病呢?特别是入了幼儿园后,孩子的快速成长带给我惊喜的同时也带来忧虑。在幼儿园大环境下,孩子们互相学习模仿,有学到好的,也有学到坏的,但往往学到坏的比学到好的多,因为孩子还太小,无法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她看着新鲜稀奇,就马上照本全收了。于是孩子身上除了自身本有的缺点外,多了模仿学来的坏习惯,譬如我的女儿现在动辄就叉腰蹬脚加一声“哼”,虽然她都找不到腰的位置,但还是两手握拳提到腹前摆出架势。每每看到她这般模样,我忍不住要皱眉。一开始我以为她是无师自通领悟了一部分女性生气时的本能,后来才知道是她从班上玩得最好的一个小伙伴那偷师来的。除了这个生气的架势,还有嘟嘴巴,甩手拍人,丢白眼,这些都是上幼儿园前不曾发生过的。看着原本乖巧的娃娃小毛病越来越多,我不禁开始头疼该如何教育引导。我不是十分耐心的母亲,我可以与她讲理,前提是她得听,但小孩子往往是忘性大的,你与她讲理的时候,她脑袋点得如鸡啄米,可背过身就忘记了。不是每次讲理能起到作用的,有时候必须动用一些武力才能让她长个记性。譬如她白眼睛,就被我弹过眼角,委屈地哭了一场,但记住了疼痛,不敢再轻易丢个白眼球过来。我不是尚武的母亲,但有时候面对屡教不改的错误或者涉及原则性的问题,还是需要一点武力相助的。
幼儿园是面镜子,能折射出孩子的不同面。孩子的优点以往不曾发现的,在幼儿园慢慢显露出来,孩子的缺点以往被忽视的,在集体环境里就会凸显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干涉了。上周去接孩子,老师就跟我反应了我女儿的一个问题,乱丢垃圾。她吃橘子的时候把橘瓤都丢在地上。老师的善意提醒让我反省自己,乱丢垃圾这个事可大可小,我就是在家里把这个事过于看小了,她在家吃东西丢垃圾就是随性而为,有时候会很主动得寻找垃圾桶,把垃圾一点不剩地捡起来丢进垃圾桶里,可有时候明知垃圾桶在眼皮底下,可就是把垃圾丢在地上,我数落她几下见她不予理会,就帮她处理了地上的垃圾,现在想来是在纵容她,让她习以为然,让她有了“反正有妈妈会帮我清扫的”的错误认知,于是在学校里也这般作为了。可往往一个小习惯折射出一个人的素养。我很感谢女儿的老师,让我重新审视这个问题。除了言传身教,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知道羞耻心,羞耻是督促改进的良药。
我一直努力于如何让我的女儿大胆地开口。也许是天性所在,也许是遗传有关,我小时候也是千金难开口,如今我的女儿也是涩于开口。唤一下老师,道一声谢谢,说一句再见,她说好难,好难开口。我不禁莞尔,我无法责怪她,我都奔近不惑之年的人,嘴巴都抿得有些紧,何况她还是个孩子。于是逗她引导她开口,跟她面对面不断地说谢谢,说再见,她越说越开心,越说越大声,正当我乐着以为成功了,可实际情况下,她仍旧说不出。看着她腼腆的小脸蛋,不忍苛求,我有耐心陪伴她成长,跨出这一步。但某些情况下,我是不能容忍她的不开口的,譬如有时候她不想吃饭,可能是不饿也可能是饭菜不合她心意,但她不吭声,就拿着筷子勺子在碗里把米饭戳出了千个洞万个洞,或者把汤倒进饭里搅拌搅拌,专业到可以去做一名水泥工了。这种情况,我就忍不住要训她,你可以不吃饭,但你必须说出来告诉我,我不会强迫你吃饭,只要你说出来,你就可以爬下饭桌去玩你的。也许是她怕不吃饭被批评,但其实她这种表现才会让我生气。我有时候也不太明白我的女儿,我自认不是母老虎型的母亲,为何就不敢与我说呢?我想我仍需要努力去开拓她的心灵,让她敢说敢做。与孩子沟通就怕她不说,沟通的魅力就在于语言,没有语言,沟通的桥梁就断了。
此刻夜已深,孩子早已熟睡,我在电脑前码着此文,思绪翻飞,有太多为人母的思考,一时之间难以全数叙述成文字,待来日再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