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老父老母
《村夫见闻》108
去年夏天,冥冥之中、催命般地、预知似地敦促我,抓紧回内蒙陪老父、老母一段时间,以偿还多年在外奔波未尽到的孝道。
七月中旬至八月上旬,我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享受了一个十多年来第一次时间长、安逸、舒适、温馨的夏天。
令我宽慰的,以实际行动,弥补了欠缺的孝。
最大慰藉是:在老父老母人生下半埸,淡然落幕的最后一程,感受到了我的孝心、品尝到了我做的饭菜、沐浴到了大草原的阳光、回到了难去的生活故土、享受到了其乐融融家庭生活氛围。
难忘的那段美好时光,父母很开心、每天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




8月上旬告别老父、老母,我回到了成都。
8.24日,弟弟来电话说:母亲病重,当地三等甲医院不接收住院,让转哈尔滨治疗。疫情之下,医院又不能出救护车,"草菅人命"的医德、医风何时才能休。
没有办法。
只得找人让母亲先入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外地。
我在这头苦熬等待。
母亲在那头遭受痛苦。
我的心在颤抖。
母亲心在衰竭。
电话哪头告诉我:
母亲的病情稳定,明显好转。
今天好些,明天更好些。
我的心也随着母亲的病情好转,而多云渐晴。
天有不测风云,人的生死谁也难以预知。
9月6号下午,二妹哭着来电话说:妈不行啦!马上要转lCU,我本意不想让转,因lCU对重病患者缺失亲人的关怀。
……
9月8日,待我再次赶回第二故乡一一牙克石时,老母亲就在上午丢下我们姊妹六个,去天堂"享清福”去了。
因天堂没有痛苦!
天堂再无烦恼!
母亲走后!让老父亲多活几年,成了我们兄弟姊妹尽孝的主题。
9月14日晚,我带弟弟妹妹为母亲烧"头七",还没有到家,小弟弟来电话说:老父亲摔了一跤,电话传来:老父亲的撕心裂肺的呻吟声。我心如针扎。老父亲不给我们预留孝敬他的机会啦!多半是要赶到天堂去与老母亲团聚啦!
我的愿望是:我们精心服侍老爸,让他再多活几年。
出事当天下午,多日不见的阳光明媚天气,我们领着老爸到住宅小区,外面公园晒太阳,老爸的心情极好。表现超级棒,将不灵活的腿抬起,来了一番"不减当年"的锻练,还赢得了邻居大妈的表扬说:"这老爷子能活一百岁”。
殊不知,爱的力量是无边的。老俩口不能分开啊,到天堂也要成双结对的。
老父在痛苦、煎熬、断食、绝望的挣扎中,熬尽了最后一滴心血,整整一月后,于10.8日,紧依相随,快步到天堂与老母亲”团骤”去啦!
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孝敬、侍候”责任,缩短到了一个月,提前交了痛苦欲绝的卷……
天地悲恸,山河含泪。
难承之痛,又是现时。
这就是人生悲情课程,
每个人都要必须选修。
如果按现在的说法:
我算是第一代"留守儿童",是典型的父母在外务工,孩子由婆婆、爷爷带大。
我的老父亲,是抗美援朝战士。在我16岁之前,在一起生活最多只有一个月。印象模糊、感情不深、儿时记忆中,父亲回家探亲时,用热毛巾给我洗脸,虽有些疼,但还是很乐意的。
母亲在我上小学三年级时,离开四川大巴山,到内蒙大兴安岭深山老林,与我当森林警察的父亲团聚。
从此,我就跟婆婆爷爷生活。在哪个贫穷的年代,我的生活相对比村里其他孩子要好一些。因为婆婆是一位特别能干、而且在村里声誉很高。再加之父亲能邮点零花钱,自然婆婆在清贫中也能将我"富养″。
父母出生在兵荒马乱的三十年代。有文化的人算是凤毛麟角啦。我的老父亲、老母亲由于家中穷,都没有上过学。
虽然老父亲在部队进过扫盲班,学过点文化,也算是个半文盲。信就写不了。
没有文化,就会吃亏。再加之性格耿直,缺少圆润之油,在进步方面自然会亏的。
当森警几十年,都是在与大山为家,与森林为伍,听松涛歌唱中度过的,连到集镇都没有住防生活过。
为了生计,靠老父亲的工资难以养活一家人的,老母亲的唯一选择:放下孩子,到森警队的家属队干活。
老母亲是位能吃苦,有耐力,爱说爱笑,踏实肯干的人,深受大家爱戴。
春天种地,夏天铲地,秋天打草,什么活都得干,而且工资是最底的。
尤其是打草的活,是一般男劳力难以坚持的。
由于长期遭负荷干活,母亲身体老本亏尽,留下了一身病。严重的风湿关节炎、害了老母亲二十多年,所以行动十分费劲。
老父亲在十年前,脑干出血后,虽抢救及时,却留下了半痴呆后遗症,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老父老母辛苦一辈子、不图名利,不求索取,不要回报。连我们儿女孝敬一下,老母亲就会很客气。他俩最怕为我们"添麻烦"。
生活虽然艰辛,老母亲从来没有抱怨过,从来没有埋怨老父亲一句。咬牙坚持着,一步一步地挺了过来。
母亲当家,家庭开支、油盐酱醋、人情来往、大事小情都是母亲操心。哪怕家里没有隔夜粮,父亲既不知道、也不会张嘴给别人借。他是位十足"吃粮不管事"的甩手掌柜。
生活如辘轳般地转着,日月更替,一转就是六十多年。
没有升官发财的欲望;
没有天上掉馅饼惊喜;
一生平淡、普通生活。
在我的印象中,老父、老母从来就没有吵过架。在家中更没有"鸡飞狗跳"的埸景发生。
虽然母亲有时制止父亲,说话稍有过头地方,惹恼父亲生气,仅此回敬二句而已。
所以家庭就十分和睦,暖意融融,爱在家中充溢着每个角落,爱在每件小事上展示无遗。
爱在老父、老母身上无处不体现。
母亲严重风湿性关节炎,不能正常行走,十分痛苦,天天晚上要泡、按摩脚。二十多年,老父亲一直坚持当好家庭按摩师,天天如此,几乎没有缺席过。
在饭桌上,近十年哪怕老父亲的手抖动利害,自己夹菜就十分费劲,他也要坚持为老母亲夹菜。
为让老父亲的身体硬实些,老母亲多年一直坚持在早晨煮牛奶稀饭。
……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天绝期″。
昨天大妹妹告诉我:
1月15号是老父亲"百天"纪念日,要找地方烧纸啦。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就是三个多月,痛苦笼罩的阴影还没有散去呢。
自然规律,前赴后继。
在生尽孝,死后尽忠。
如今呼偏贝尔大地已是冰天雪地,银装素裹。
我知道。
天堂上的老父、老母并不孤独,因他俩生生死死都是伴,爱在永远。
还有我们兄妹心里永远装着他俩的。
永远想念老父老母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