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歎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問持滿有道乎?」孔子曰:「聰明聖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撫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
鲁桓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个笑话,有一次他挟夫人文姜去齐国访问,结果齐襄公居然和妹妹文姜给他带了顶绿帽子,他知道以后非常生气,怒斥文姜淫乱,却不敢直面质问齐襄公,装作没事情一样。
文姜把通奸败露之事告诉了哥哥齐襄公,文姜竟然仍然有机会和齐襄公单独见面,这个鲁桓公可算糊涂愚蠢之极。齐襄公又请鲁桓公喝酒,鲁桓公不但没有拒绝,居然还被齐襄公灌醉,还坐上了齐桓公给他准备的马车,结果在车上一命呜呼。
历史上还有比这更荒唐的故事吗?
《国风·齐风·猗嗟》歌颂赞美了一个孔武有力、箭无虚发的美少年形象,不少人认为这是鲁庄公和齐襄公游戏比射的场景,庄公空有一身武艺,却不思为父亲鲁桓公报仇雪恨,难怪有人怀疑他是齐襄公和文姜的儿子。但这绝对不可信,因为文姜和齐襄公通奸的时候,鲁庄公已经12岁了。
150多年以后,孔子有一天带着学生去鲁桓公的宗庙参观。我们不禁要问,鲁桓公这样的国君,有什么地方值得孔子去他的宗庙瞻仰呢?
鲁桓公虽然荒唐,他四个儿子的子孙却主宰了鲁国今后将近300年的历史,就是三桓专权。读过论语的都知道,孔子对三桓可谓深恶痛绝,在他短暂的执政生涯中,最重大的行动是隳三桓之城,最后自己还是被三桓赶下了台。所以,在孔子那个时代,鲁桓公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那么,追根溯源,我觉得这应该是孔子组织的一场现场教学活动,果然,孔子在庙里发现了一个倾斜不能直立的器皿,他很好奇,就问守庙人:“这是什么器皿?”
守庙人说:“这大概是放在君王座位右边的“宥坐之器”,用来提醒君主为政不能太过,也不可不及。”
孔子说“我听说过这种器物,没装水的时候它总是倾斜着的,注入一半水时就会直立起来,等灌满水后,又会倾倒。”
孔子回头让弟子们注水演示了一边,果然如此。
从上面这段描写,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君主座位边摆上“宥坐之器”这种做法是比较古老的礼仪,到孔子那个时代已经不流行了。
《论语》里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古代祭祀和用兵是国家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因此孔子进入宗庙总是非常关注礼之种种,有时并不是孔子一无所知,而可能是进行理论和实际的应证或确认,体现了孔子谦虚的品格。因此孔子说,“每事问”本身就是一种“礼”。
话续前文,孔子喟然长叹说:“唉!哪有满了不倾覆的呢?”
子路连忙说:“有什么办法可以一直保持盈满而不倾覆的吗?”
孔子说:“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孔子的意思是说,要做到聪明睿智,必须具备愚朴的品行,我们不是经常说大智若愚吗?孔子曾用一个字评价曾子:“参也鲁”。鲁,就是这里的愚,憨拙和沉静。曾参不是那种聪明伶俐的学生,但是《论语》是以他为主编撰的,他写的《大学》被列入四书五经。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孔子还说,功盖天下而不败,必须具备谦让的品行;神勇盖世而要令天下信服,必须具备心存畏惧的品行;富甲天下而不穷,必须要有谦卑的操守。这就是所谓的抑损之道。
中庸平和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无论道家、儒家还是阴阳家都有类似的主张。《黄帝内经》中有大量篇章论述“太过和不及”的问题。
老子主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还说“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后人在鲁桓公的宗庙内放置“宥坐之器”,鲁桓公的做法是太过分了呢,还是做的不到位呢?
我认为,这个宥座之器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所以并不只是针对鲁桓公的,鲁桓公应该是不作为,而三桓明显属于过分,所以孔子没有全面讲中庸,而只强调后者,他是针砭时弊,矛头对准三桓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