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科特的主要理论精髓是孩子与环境。具体的内容有:
1.一个婴儿是不存在的。婴儿需要环境的供给,主要是母亲给提供的环境。
2.没有一个成人精神上的帮助,就没有新生命的诞生。在物质充裕的社会,孩子缺乏的是精神世界,充足的奶水弥补不了喂养孩子中母亲的眼神、儿歌、轻拍。
3.生活的早期环境决定了孩子对生命的结构,生命早期的模式决定了孩子对生命的理解和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基调。
4.在怀孕过程中,父母的欲望预定了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孩子。
5.最早的一个满足与不满足的经验,就形成了爱和恨的源泉。
6.需要将孩子当成一个整体,尽管她还没有很好的整合
7.重视孩子的需求,但并不是全部满足
8.相对于行动能力,孩子的智力先行,他们能建立对世界的认识,但是需要家长的干预不能任其为之,因为没有什么客体能满足欲望。
9.孩子需要全能感,但孩子也需要认识到全能感会消失。
10.童年中该有的没有得到,由此建立的模式,影响一辈子。成人的心理问题是“幼儿神经症”,是心里的那个孩子生病了。青春期是最后一个给孩子精神建构的时期。
积极关注:给来访做了心理测试,收效明显!陪孩子去图书馆,看到孩子集中精力写作业一个多小时,很欣慰、很佩服。儿子看了一小时电视,在不舍中关掉,自控力不错。
看到自己是基础知识全对,儿子高兴地哭了,说这样就不用写全书生字、组词多少遍了。我为儿子感到高兴,又同情他,激动到流泪、高兴到哽咽,居然是不用写作业。
收到了期盼已久的新电脑,传上了喜欢的课程,买到了想要的电子书,看到不想睡觉。生命中精彩片段是看书的过程、学习的热忱,还是看书后的目的?此时我理解了对立统一,没有目的就没有看书的过程。如果目的没有实现,我会不会单纯享受这个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