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1

作者: 乞夏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10:05 被阅读0次

这是一本同学推荐的书,以前并没有看过。目前只看了第一章,先来记录下看的想法,免得遗忘。而根据书中写到,书面并非观点的终点,而是观点的起点,供别人批评。个人认为这句话有些缺陷,但可修正,如,书面是观点的起点,这个起点既包括他人的审视与批评,也包括自己日后的审视与批评(避免遗忘的做法)。

书中开头写的有些偏激,但后面有些分析也着实值得一看。如,媒介的形式会影响思想的传达,影响文化,这确实存在,且不可避免。如,书法,声音,形象均可成为影响的因素。但即便在口头相传的表达时代,也会存在表达错误完成的误解。这大概就是用具体代表抽象的不可避免的存在,所以有同学说不看电视因为受这本书影响,我有点不太理解。因为即便是书,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喜欢小四优美细腻的文笔而喜欢他的小说,有人说他小说拜金,但我也不完全看故事啊。就像有人觉得别人写的字好看而看其书画,我单纯因为他表达好而喜欢他,就像人们会喜欢李白的诗一样。

说起表达好突然想到许嵩,又突然想到孙竹曾说欧美音乐注重节奏,中国音乐注重歌词,这大概是文化不同,而不是媒介不同吧。但是书中并没有思考这一方面。文化也可以影响媒介所能传达的,被人们注意的部分。

关于钟表和时间的分析我很喜欢,大概也因为文字比较美?我48星宿处女天秤座,美的交界,处处追求美,果真没错,或许我应该考虑转行做个艺术家。时间是人类分离的产物,这个想法真的很厉害了,人类从遵守时间,节约时间,到拘役于时间。ddl是第一生产力,这不就是拘役的最好写照吗?哈哈。

深入了解文化就要了解人们对话的工具,我最近对于网上交流也很迷惑,他可以弥补某些现实交流的不足,也会更加迷恋网上交流。那么,现实交流一定比网上交流更好吗?这个问题存疑。

书面文字创造的是过去,是批评的参考,这再一次印证要在批评中学习,而不是一味接受经典。我们需要的不是记记,而是真实的思考前人的思考过程,再写出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样看来,我们的大脑倒真像一个记录仪了。

相关文章

  • 《娱乐至死》1

    作者:尼尔·波兹曼 阅读时间:2016年1月4-6日 阅读部分:第1-5章 前言:粗略的浏览了全书,以时间为脉络,...

  • 娱乐至死1

    这是一本同学推荐的书,以前并没有看过。目前只看了第一章,先来记录下看的想法,免得遗忘。而根据书中写到,书面并非观点...

  • 记录/高考结束后所看的书

    记录/高考结束后所看的书 1.《娱乐至死》娱乐至死 (豆瓣) https://book.douban.com/s...

  • ​十月读书

    1、《娱乐至死》作者:尼尔 波滋蔓 《娱乐至死》与《一九八四》同时拿到的,按推荐顺序应该是先读《一九八四》的,但离...

  •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D1-D8)

    day 1 0521 《娱乐至死》 1-4章 《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名字最近一直浮在脑海里,大概是跟最近的生活状态有...

  • 娱乐 至死

    开心,到死。 选择一种死法,当然开心至死最好。 开心法,有多钟。 娱乐,最好。 两性,交合。 如膝,似胶。 不可,...

  • 【虚构】《娱乐至死》(1)

    “喂,长毛,快醒醒。”张寤生用脚背踢打着地上的一个毛球。的确是一个毛球,一个浑身长满了十公分长橘黄色长毛的毛球,...

  • 《娱乐至死》- day 1

    (作者-尼尔.波兹曼) 一、为何在电视时代我们只能看到娱乐内容 人最后会成为一种娱乐至死的物种,你会一辈子娱乐至死...

  • 娱乐至死(1日)

    朋友送我这本书,又极力推荐一翻。 我奉为“圣书”,在一个心情平静的午后,洗手后才轻悄打开扉页,好像绸布庄开业,老板...

  • 《娱乐至死》——放弃思考

    《娱乐至死》一书,书名曾被直译为“把我们自己娱乐至死”。说娱乐至死时,我们可以把致死的原因归咎于娱乐,把我们自己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娱乐至死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xn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