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13号好文收录
中秋节苏轼作诗5首 差点送了性命

中秋节苏轼作诗5首 差点送了性命

作者: 艾熙子 | 来源:发表于2021-10-07 11:14 被阅读0次

1073年中秋节,苏轼在钱塘江观潮,挥毫写下《八月十五日观潮》组诗五首。六年后,此诗被指责诽谤朝廷,卷入乌台诗案,差点要了苏轼的性命。

钱塘江的海潮是我国沿海最壮阔的景观,更是历代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观看钱塘江海潮最适合的时间是每年阴历八月十五至八月十八日之间,这期间海潮汹涌澎湃,比平时更大更奇特,潮头如万马奔拥,山飞云走,惊心动魄。

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宋神宗熙宁六年,苏轼任杭州通判,他早早就做好了观潮准备,只等中秋节到来,怀着盼望的心情他调侃道“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终于看到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滚滚而来,诗人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一口气写了五首观潮的七言绝句,一会儿感慨天地悠悠、人生苦短;一会儿哀叹民生不易、朝廷失责;一会儿意气风发、恣意汪洋。

就是这样一组观潮诗怎么后来就被指责为诽谤朝廷呢?原来,1073年中秋节刚过,《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请假回老家杭州探亲,宋神宗就委托他代为探望苏轼,顺便巡查一下新法推行后杭州的情况。

苏轼的观潮诗墨迹刚干,沈括就到了,苏轼就把自己刚写的新诗《八月十五日观潮》送给沈括留念。

沈括在杭州看到苏轼并没有怎么推行新法,又在与苏轼的交往中听到苏轼痛砭时弊,对新法有排斥情绪。

回到开封后沈括实事求是的把自己在杭州所看听的毫无保留的上报宋神宗,并且指出苏轼《八月十五日观潮》中“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这两句是讥讽皇帝、诽谤朝廷。

宋神宗听了沈括的话,并没在意,这事儿就这样过去了。

到了1079年,苏轼改任湖州知府,他上书皇帝表示感谢,结果被御史台的官吏指责“包藏祸心、谩骂皇上、诽谤新法”,引发乌台诗案,苏轼被投入大牢,《八月十五日观潮》也被重新翻出了当做主要罪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名言出自三国时期,饱览群书的苏轼一定熟知并深有体会,他没有选择隐蔽自己的文采能力韬光养晦,而是坚定自己的立场,不曲意奉迎,敢于说真话、干实事,除了他宽容豁达的性格之外,文人的风骨可见一斑。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中国文人的脊梁,大抵如此!

相关文章

  • 中秋节苏轼作诗5首 差点送了性命

    1073年中秋节,苏轼在钱塘江观潮,挥毫写下《八月十五日观潮》组诗五首。六年后,此诗被指责诽谤朝廷,卷入乌台诗案,...

  • 我心一梦之痴人情话十六

    有些世人说小情小爱就是游戏,在爱你的这场游戏里我太过认真 ,差点送了卿卿性命!

  •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紫阳花‖善变的情愫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因为贪心,段送了性命

    被告人因为一念之差,导致三个亲友和自己一起入狱,五个家庭支离破碎,让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四岁的孩子,一夜之间失去...

  • 苏轼的1082

    黄州,是苏轼曾待过四年多的地方。因乌台诗案,他被入狱,差点丢了性命,就像做了一场噩梦,经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政治生涯...

  • 要命的房子

    大三那年,小雨妈妈送了一套房做她的生日礼物,她成了我们羡慕的有房一族。自从住进这个房子小雨噩梦不断还差点丢了性命。...

  • 2020-07-15心惊肉跳

    惊心动魄的一天继续,和昨天不同的是昨天是有惊无险,今天是差点断送了身家性命。 昨日持有股票在兆易创新的个股力抗下,...

  • 黑瞎子沟历险记

    十多年前,我和同事在黑瞎子林场遭遇了一场不幸,差点送了性命。时间虽已过去了十多年,每当回忆起那惊险的一幕,...

  • 说话前请三思!那些因嘴欠而丧命的国君!(下)

    ​上回说到因嘴欠而送了性命的宋闵公,无独有偶,春秋时期还有一位游牧部落的首领不但因嘴欠送了自家性命,还让另一位嘴欠...

  • (红楼人物-门子)看他怎么送了性命?

    近日重读《红楼梦》,看同样熟悉的文字,却添了不少触动。 少年初看时,感慨宝黛钗的动人爱情故事,读着葬花吟不觉泪湿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秋节苏轼作诗5首 差点送了性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aa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