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头
教头,宋代军队中教练武艺的人员。有“教头”“都教头”之别。教头地位很低,都教头约略相当于中下级军官。元丰十年(1079年),开封府集教大保长二千八百二十五人,每十人置教头一,凡设禁军教头二百七十、都教头三十、使臣十。同年,于殿前司、步军司各置都教头,掌教习之事。教头是宋朝教授武艺的人用的称呼,类似于现在的教练,因为《水浒传》中林冲自称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此职位常常被人误解为一种官职,认为教头是一个官职,实际上是错误的,宋代的官制中并没有教头这个官职,因此教头并非官职。类似于武师,只要是教授武艺,并以此为职业的人,都可以称作教头,比如《水浒传》中除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王进以外,也有京师金枪班教头徐宁,就连小旋风柴进的柴家庄也有个洪教头。
2.东京
(1)东汉定都洛阳,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故称长安为西京,称洛阳为东京。又以建都地点代表这两个朝代,故又称西汉为西京,东汉为东京。(2)北周大象元年(579年)以洛阳为东京。隋文帝罢东京,隋炀帝即位,又营洛阳为东京。大业五年(609年)改成东都。
(3)唐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为东都,一称东京,天宝元年(742年)复称东京。
(4)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迁都汴州,改汴州为开封府,建号东京,经历后汉、后周,至北宋不改。
3.官司
(1)泛称官吏或官府。“官司,百官也。”
(2)诉讼。今俗称进行诉讼为“打官司”,坐牢为“吃官司”。
4.太尉
(1)战国初始设置。掌管选拔人才,主持赏罚爵禄。
(2)秦至西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武帝时改为“大司马”。东汉时恢复名称“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历代多设置,但渐为加官,无实权。至宋徽宗时,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其本身并不表示任何职务。(3)唐末到宋代,用作对武将及统兵文臣的尊称。
5.刺配
中国古代将刺面与流配相结合而形成的刑罚。即在犯人面部刺刻标记或文字,发配边远区域或一定场所服刑,最重可至终身。原为对死罪的宽宥,后适用甚广。始于五代后晋,宋代盛行,并同时附加杖刑。后改为刺字,刺臂或刺面均有。
6.按酒按酒,亦作“案酒”,下酒。转指下酒的菜。梅尧臣《文惠师赠新笋》:“煮至按酒美如玉,干脆入齿谗流津。”
7.虞候
(1)掌管水泽出产之官。《左传·昭公二十年》:“薮之薪蒸,虞候守之。”
(2)北魏、北齐、北周、西魏等皆设置。如宇文泰相西魏,设置虞候都督,后世因设虞候之官。
(3)唐代东宫设置左虞候、右虞候,位列诸率掌侦伺察非。
(4)唐代方镇皆置,为衙前之职。
(5)宋代禁军置。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步兵司均设置都虞候,位次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此外又有将虞候、院虞候等低级武职。
(6)宋代官员的侍从。
7.差拨
(1).派遣;调派。 宋 范仲淹 《奏乞拣选往边上屯驻兵士》:“臣窃见去年以来,自京差拨禁军,往 陕西 边上屯戍。”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一折:“等你过门之日,俺这里暗暗的差拨名将,假称护送,乘势夺了城门。”
(2). 宋 代牢城内看管囚犯的差役。《水浒传》第二八回:“你新到这里,包裹里若有人情的书信,并使用的银两,取在手头,少刻差拨到来,便可送与他。
8.管营
相当于现在的监狱长, 差拨就是狱警头目。
9.老军
年老的兵卒。《水浒传》第十回:“此间东门外十五里有座大军草料场,每月但是纳草纳料的,有些常例钱取觅。原是一个老军看管,如今我抬举你去替那老军来守天王堂。”清 赵翼《下直同漱田秋帆诸人郊行即事》诗:“郊行景色真堪画,只少担瓶一老军。”
10.小二
指客栈,酒馆中的跑堂伙计,多见于古代小说中。在北京,亦指“小瓶二锅头”的简称。“店小二”是指古时候饭店、旅店里的服务员,那么,为什么要称他们为“店小二”呢?在元朝时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一般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上了学才有学名,一旦做了官也就有了官名。但是,普通百姓家能够上学或当官的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没有这个机会。因此,他们的名字多是用行辈或者父母年龄合算一个数目作为称呼。如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曾祖父叫“四九”,父亲叫“五四”,二哥叫“重六”,三哥叫“重七”,他本人叫“重八”。古代酒店或旅店里的服务员,很显然都是老百姓,所以,人们也要给他们取一个数目符号用来称呼。当家老板是理所当然的“店老大”,这些服务员也就随之被人们称之为:“店小二”了
11.衙内
唐代称担任警卫的官员,五代和宋初这种职务多由大臣子弟担任,后来泛指官僚的子弟。今多是老百姓对一些有着恶劣行为的高官子弟的称谓。“恰待下拳时,认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水浒传》
12.天王堂:
宋代军营中设有天王堂。传说天宝初年,西蕃侵犯安西,安西守将向皇上求援兵,唐明皇诏不空和尚诵读《仁王护国经》,皇上见一神人带甲荷戈站在面前;不空说:“这是昆沙门天王第二子独健,去救安西了。”后来安西有人来奏,说有一神人长丈余,身披金甲,并鼓角大鸣,西蕃兵将奔溃而逃;不一会儿,在城上天王现形,并绘制图形,送给皇上。唐明皇于是下诏,命令各节度使,所在州郡于城西北角上塑天王形象并设庙宇。到宋朝凡有军营所在地都设天王堂。
13.下饭
(1)佐餐。也指菜肴。
(2)适宜用来佐餐。
14.浑家
(1)全家。戎昱《苦哉行》:“身为最小女,偏得浑家怜。”
(2)妻子。钱大昕《恒言录·亲属称谓》:“称妻曰浑家,见郑文宝《南唐近事》。”
15.盘缠
(1)开销、花费。
(2)零用钱。
(3)旅途的费用。无名氏《争报恩》:“要回那梁山去,争奈手中无盘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