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07.26 阴 周五 千家诗注析 野望 王绩

2024.07.26 阴 周五 千家诗注析 野望 王绩

作者: 锦山阁 | 来源:发表于2024-07-25 05:27 被阅读0次

野望    王绩

东皋①薄暮望,

徒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惟落晖。

牧人驱犊③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①。

【注释】

①皋——水泽、河岸。泛指乡野。

②徙倚——徬徨、徘徊。

③犊——小牛(牛仔),也泛指牛。

④采薇——周武王伐商纣,伯夷、叔齐劝武上不要伐麻,商朝灭亡之后二人不做周的官,隐居首阻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饿死。后遂为隐居的代词。

【讲析】

王绩,字无功,隋末大儒王通之弟。曾为六合丞,嗜洒不任事,因解去,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又号五斗学士。以《周易》、《老子》置床头,他书罕读也。著有《醉乡记》、《无心子传》。自作墓志铭。诗人既无心功业,虽当李唐一统之后,仍不愿出仕,作此诗以见志,以求免害。认为这首诗有寄托可能不错,但诗人的曲折用意,尚须作进一步的探索。首句叙事点题。次句抒情写志,见秋色而生感,觉得徬徨难定行止,在出仕与继续隐居之间矛盾着,出仕违本心,隐居又恐得罪新朝。故徬徨无定。然而秋天什么景色使诗人睹物生感呢?颔联与颈联补叙产生这种矛盾心情的秋色。东皋野望,树树秋色,山山落晖,夕阳照枯枝,一片荒凉景象,喻隋室之破败灭亡。秋高气爽又正是打猎健儿显身手的时候,果然牧人驱犊返,猎手取得战功,喻李唐的胜利统一,社会生活逐步安定。这两联的景,是起“兴”之物。首尾是这起兴之物所引起之情。末联承颈联之事答首联之意。即新兴的王朝建立了,或出仕或隐居究竟如何抉择?因为新王朝无援引之人,主动去于谒又可耻(当时人的认识) ,于是只好象伯夷、叔齐那样继续隐居了。“相顾无相识”,这是故意找的借口。辅佐李唐王朝开基立业的人物中有不少是王通的学生,岂有不识王绩之理。据诗人《晚年叙志示霍处士正师》诗,“自有居常乐,谁知身世忧!”看得出诗人是常常处在这种矛盾之中的。那么为什么不做官还有这么多顾虑?因为新兴王朝建立之后,要罗致一些有名人物为之鼓吹休明,巩固他的统治,取得“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的名誉,因此经常有强迫夷齐下首阳的“德政”。所以诗人就害怕遇到这种处境,托言本想为新兴王朝效力,只是没人推荐,只好罢了。

“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是一直流传的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尤亟称道。大约此二语有寄 托 而 无 痕迹:寄苍凉于雄浑,无颓丧之感;此“秋色”,此“落晖”在人眼前,在人心中,一经拈出,引人产生无穷遐想。中间写景,首尾抒情,又是一法。

相关文章

  •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在东皋看夕阳,很...

  • 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首名为《野望...

  •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

  • 读唐诗:王绩《野望》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

  • 古诗词简析‖王绩《野望》

    初唐诗人王绩,字无功,这里简单说一下古人的“名”和“字”,两者的关系之一是相反的含义,例如“绩”即是“功绩”,而字...

  • 多彩的秋天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一一王绩《野望》.

  • 猫猫-王绩《野望》

    <诗书优游> 诗书优游国学分享交流活动是一项由家长与学生新发起的活动,在活动中主播们将按照固定的频率分享诗词、历史...

  • 王绩《野望》赏析

    野望 唐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7.26 阴 周五 千家诗注析 野望 王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bp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