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最近在玩一个可以答题的社交软件,当看到“请用几个词或几句话形容自己”这样的题目时,我给出的答案都是“还行”。
显然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又一次没有了答案,所以只有让自己处于这种不确定的状态。
以前有朋友说总摸不透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说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
我曾在好长一段时间给自己打出的标签是“矫情造作,怯弱自卑”等一系列极具负面的词,那个阶段思想有些偏激,我想我不该是这样的。
今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谈到以前的朋友的性格,我顺便说,“那我是什么性格?”
她说,“你真的要我评价你吗?这我说不好,但我自认为还是挺了解你的,因为我们很多地方,是一样的人。”
“评价一下吧,我想听听了解我的人怎么看我。”
她又说,“不想评价。”
我回她,“不想评价也好,否则万一你说对了呢。”
我其实特别害怕别人看穿自己,总觉得那样便没了安全感,就如同一丝不挂地站在了人群中央。
所以我很少将真正的情绪吐露出来,总喜欢憋在心里自我消化。
一个人的世界注定单枪匹马,我特别喜欢这句话。
最近一段时间,越来越觉得处在自我的世界里上了瘾,无法自拔。比如单身这件事,我和朋友说,其实当我有向前迈一步的机会时,我总是会后退一步。又比如和别人聊天,总是聊了几句就不想再聊下去了,宁愿一个人看看书,发发呆。
尤其是近几年来,越发习惯了这种生活状态,偶尔觉得无聊时还可以慢慢挖掘到生活额外的乐趣,比如喜欢上了做菜。从看菜谱到准备食材到烹饪到出锅再到吃,一整串的过程可以迅速瓦解上一刻的烦闷。
所以有时所谓的喜欢,不过是无聊时的自我消遣罢了。
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不是合群的那一个。不过在我看,我总觉得自己在大多时候与周围的生活格格不入。这也许是一种错觉,也许是一种共觉。就像蒋方舟在谈怎么瞬间能和别人拉近关系时说的那句万能的话,”这世间孤独的人很多,但我觉得你才是最孤独的那一个。”
可能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才是别人最无法理解的那一个。
在书上看到过尼采的一句话,最悲哀的不是你欺骗了我,而是我不能再相信你了。
我总是喜欢自我消化,并不是不敢相信别人。心理学上讲,不相信别人是因为自身缺乏安全感,我承认我可能是缺乏安全感,但我还是愿意去相信别人,我总说我的价值观可能有些偏激,但总体上它是偏向美好的。至于我为何总喜欢活在自我世界里,我更愿意理解为是一种习惯。
习惯是一件挺可怕的事儿,因为它很难再去被改变。
前些日子和一个陌生人加微信,她问我怎么不发朋友圈,我像她解释了一通,然后告诉她,了解我的动态可以去看微博,那里起码有三分之一的我。
微博是一个我认为相对“安全”的地方,我也不知道三分之一是多了还是少了。
很明显这又是一次无病呻吟,不想再继续写下去了,怕自己的情绪会突然变消极,最近的情绪总是会被外物所左右。
我是游荡在自我世界的孤魂野鬼,但我仍觉这人间就是天堂。
起码现在是。

公众号:愿我的故事里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