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觉过的好快,鸡年和狗年在无声无息中就完成了交接。由于各地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今年过年的氛围明显感觉淡了许多。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朋友告诉我说:这年过得一点意思都没有!除了放了几天假期,在家里吃了喝了,然后就是追剧。感觉啥也没干,可是一上班就觉得身体比放假前还疲劳,真没意思!
也是,现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过年的氛围明显淡化了很多。走上街头你会发现:走门串户拜年的少了,街上没有了穿着新衣服四处疯跑的孩子,甚至连原先到处泛起的爽朗笑声都少了。即便去到了各地举办的春节庙会,总感觉那些舞狮子、扭秧歌的有些作假,充满更多的商业感。
春节,这个中国人特别看重的节日,现在给人总体的感觉不过是一个长一点的假期而已。
少了氛围的春节还能叫过年吗?没有仪式感的节日还能让人心生激情吗?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生活中,我们真的应该有些仪式感才好。
(2)
年轻时,我觉得过日子做事情应该务实些,一切的形式化的东西最好不要,务实才是真吗!生活就是要捞稠的,实用第一。
有这样的主导思想来指导,生活中一切形式化的东西,我能简化就简化了,能不要的尽量不要了。
起初自我感觉比较良好,感觉自己脱离了世俗纷扰,自安其得的真不错。
晚上想着好歹自己有点时间空间,就晚点睡,来局游戏不错;早上赖床,反正偶尔不吃早餐也没事,随意对付一口也将就;周末窝在家昏睡,点个外卖,或者干脆泡面解决一下三餐;每天下班回家后,草草吃过晚饭,一家人相对无言,各自玩着手机,打着游戏,你在为白浅夜华疯狂打call,我在绝地求生里疯狂吃鸡。
日子过的悄无声息,却平淡乏味。
随岁月的流逝,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巨大的生活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感觉日子过的怎么如此干吧,干什么都提不起情绪来,总感觉缺少了点激情,生活好像远没小时候那么快乐了。
某一天突然就想:生活中是不是缺少了点啥吧?是不是应该把生活过的仪式感强一点?
记得于前些年的那个农历冬至,我突然有了要改变生活的渴望。要说冬至真算不上什么大的节日,完全属于过也可不过也可的日子。按照往常我是不会放在心上的,不过那天我还是感觉应该有点内容,中午或晚上的饺子是必须要吃的,否则冬天耳朵冻掉了可是大问题~~~
下午下班回家,买好猪肉和芹菜,家里妻子头天醒好的有面,到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跺馅的跺馅,擀皮的擀皮,和妻子、孩子难得这样一起忙碌起来,说了很多平常没机会说的话。感觉时间过的很快,虽然上班回来没有像往常一样躺在床上扣手机,却感受到比平时更轻松清爽。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和着二两小酒,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晚上。
我想,仪式感只是一个媒介,也许在平凡生活中加入一些仪式感,就能带回业已丢失了的激情,重燃生活的活力。
平常人的日子大多是重复抒写着,如果每一天都一样,今天是昨天的重复,明天又是今天的再写,那生活大概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也许仪式就是让人在平凡生活中体会到不一样吧,不经意间你到了生日,有亲人给你祝福,不经意间你到了结婚纪念日,有爱人给你拥抱和礼物,还有很多的节日等着你开发节目,我想大概这样生活过的一定会有些意思。
(3)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一到春节前家里就要开展大扫除运动,这时候我是很抗拒的。因为家长总是要求我干这个那个,当时觉得真的没什么必要,明天不一样还是如此过吗?虽然不满但为了不挨揍,就毫无悬念的选择去干。擦房间玻璃一直是我的传统保留项目,就在最严寒的日子里,我都在用冻的红彤彤的小手将家里的每扇窗户擦拭的干干净净。
每次节前的大清扫,我都在想:这有啥用?
那些年的春节里,母亲总要做上好多好吃的,从购买食材到制作占据了春节前的一大段时间。过年期间,除了一家人在过年时大吃大喝一番以外,一般还会邀请几家同乡或相处好的邻居来家品尝一番。
每当这个时候,不懂世事的我就在想:这有啥用?
神奇的是,就于平淡生活中,快乐总是那么简单,感觉生活总是那么美好,感觉家里的日子也一天天好了起来。
也许,当时的我并没有很高的觉悟,并没认识到这生活节节高的形势背后是我们一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有我辛勤付出的一份子力量,感觉只是啥时候我能不再挨冻擦玻璃就好~~~
后来懂得了,所谓“家和万事兴”就是一家人高高兴兴、热热闹闹的生活在一起,交流思想、沟通心得,去解决亲人遇到的问题,去帮助亲人面临的困难,去化解亲人心中的疑惑。
亲情就是于一顿顿美味的饭菜中建立起来的,就是在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中构建形成的,而仪式感就很好的提供了这种机会。
(4)
自己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初期,感觉真的很是放松,无论过什么节日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如果不想完全可以不用在寒冷的冬季,用冻的赤红的双手再去擦拭玻璃,房间里的物品也可以随意选取是来个清洗还是维持原样。
但过了一段悠闲的时光后,我发现一个问题,不管在单位忙与不忙,总感觉身体被掏空。回到家里就想躺着,沙发就成了最喜欢的去处。而当肚子饿的咕咕叫,实在没有法子起身做饭时,却发现厨台上、水池里一片狼藉,原来上次吃过饭后的残局还没有打扫,只好心烦意乱地胡乱对付着做点快食,一家人匆匆巴拉几口饭菜,碗筷随便收拾一下后,各自再次回到自己的领地,看电视、扣手机、打游戏。
岁月就这样日复一日,我们总感觉心里烦烦的,好像哪里不对劲。
终于,我们商量着改变,从改变拖延症开始,从改变随意开始。
我们开始重视每一个生活细节,吃饭我们不再对付。碗筷不再滞留在锅台水池;我们在家里种上花草;我们开始在每个节日到来之前制定过节的方案;我们给孩子包漂亮的书皮;我们给自己穿干净的内衣、袜子;春节来临前,我们必然对房间进行一次彻底清扫;我们张贴春联、福贴在显眼的门楣上。
改变来的就那么轻易,感觉生活变得晴朗了起来,连家里的空气都清新了起来,最关键的我们感觉快乐了起来。
(5)
现在,每当春节来临之前,我们就早早做好了分工,卧室、卫生间由妻子负责打理,阳台、客厅由儿子负责收拾,我的任务就是清扫厨房、擦拭玻璃。我们会买来漂亮的花草,摆放在客厅和飘窗上,我们晾晒被褥枕头,让好闻的阳光味道在床头洋溢······
春节前的忙碌,并没有让我们感到有多么的劳累,却带给我们一个焕然一新的感觉,家里一尘不染,芳香清新,感觉房间里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于劳作中,我们有时也会放上几曲心仪的歌曲,边听边干。感觉累了,就围坐在一起,开开玩笑斗斗嘴。
一个家庭是需要爱的流动的,在充满仪式感的劳动中,每个家人都是一个充满热情的能量体,互动中让爱真正流动起来,融洽的亲情关系自然就能够建立,可想而知这时候每个人的心情一定是愉悦的。
年就是要讲究些气氛的,一年一度的辞旧迎新是难得相聚时机,保持自己房间的整洁干净,一家人许下良好的新年良好祝愿,这不单单是家人对生活的热爱的体现,也是良性的心理暗示。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淑香素,盘花卷烛红。”
不知不觉发现自己成了一个节日仪式的拥笃者。
(6)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感觉生活中真的不能缺少仪式感。也许不断给自己心里注入新鲜感,用不同节假日的仪式加以表现,就可以让人始终保持希望、保有激情。
仪式感是人生行走的不老春药。
当孩子过生日时,你不妨提前着手为他做个精美的手工,在生日那天伴着一个精美的生日蛋糕送给他,自然会多出一份成长的记忆;到了结婚纪念日,用一捧象征爱和呵护的鲜花送与伴侣,拥鲜花伴红酒,说上几句真心的告白,一定可以重现当初的美好。
一切的形式实际都是围绕着让人过的更舒适美好,追求美好是人不竭向上的动力,当你采取一定的仪式来回味经历的人生滋味时,你一定会感触颇多,会下意识的去保留美好、改善缺憾,这样才能让人生变的更加美好起来。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多少人缺失了对生活的仪式感,就有多少人失去了对生活的激情。
不是生活太粗糙,只是你没有去想办法让它变精致。只有于平凡冗长的岁月里,放置下一个你充满期待和预想的仪式感,放大你的情绪,调动你的激情,让生活如长河奔流不断涌起朵朵浪花,这样才能体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风景。
仪式感不难,但仪式感很重要,让我们尽其所能把生活过的有些仪式感吧!
p���h*L�����b�����YS�n�/�BZ�;�}�m~9a�4�����-�h�[������͎�ϭ�J$�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