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有四个酒肉朋友,三个知心老友,两个发小。
一天晚上他做梦梦见和其中两个朋友出去吃饭,还没去呢就起了争执,争论的大概就是吃饭时间和做车的问题,于是不欢而散。彼得气得骂出了声,醒后才发觉是一个梦。
人们常说现实和梦境都是相反的,然而彼得并不这么想。彼得时常带着略悲观和现实主义的态度看世界,他觉得如果梦境是好的,那么现实就和梦里是相反的;如果梦境是坏的,那么现实和梦里就是一样的。总之在彼得看来梦大都是不好的,所以每次做完梦,彼得都会仔细回忆梦中发生的,然后在生活里尽量避免。
然而他还是头一次梦见和朋友在梦里吵架。神经质的他开始愈发觉得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了,他想着:石头虽坚硬,在弱小的水滴面前,终究会水滴石穿;堤坝虽厚实,在小小的蚂蚁面前,也终会溃于蚁穴。生活里彼得确实对他的这群酒肉朋友不满过,他们善于变化,时而亲近,时而疏远。可悲的是彼得自己也这样,他自己也是善变的,他觉得可能就是如此。但他觉得,善变何尝又不可看做一种固定的性格?
于是和他们大致一样善变的彼得又能和他们好好相处了,尽管曾经因为很多事彼得因为心里有过不满。但人与人又是相互需要的,彼得是这样觉得的,总要有人一起吃饭一起出去玩吧。但这恰恰又都刚好止步于饭桌上了,喜怒哀乐在这里只有喜和乐,怒和哀便只能遭遇冷漠和嘲笑了。
所幸彼得还有几个知心的老朋友,这大概是他觉得最难得了。然而彼得不喜欢开玩笑,若是单从这样看来,你一定觉得彼得是个缺乏幽默风趣的人。实际上彼得在老朋友面前是个极度认真的人,从不哪壶不开提哪壶。然而人的性格各异,有人觉得开玩笑更能增进感情,但彼得是不觉得,尤其是玩笑一旦收不住时,就会有恶劣的后果发生。
彼得还是很看中他们的友谊的,并从未考虑过会有任何磕磕绊绊。但哪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呢?它可能存在十年,三十年,五十年,永恒是却多么飘渺的一件事。尤其当彼得要花很久独自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他便时常觉得孤独,而晚上又做了那个梦。那个梦仿佛在告诉彼得,不要相信任何关系,唯有你自己。这本不是彼得自己所想的,它只是困扰着他,无法摆脱。
彼得想到了他的归宿,那是他出生的地方,一个偏僻的村子。村子承载着彼得的童年,给予了他家的安全感,彼得自认为这里也会是他的归宿,因为他决定以后也要安息于此。这里给他更多的是什么呢,几个儿时的朋友。这些朋友如今都已各奔东西,忙碌生活,把彼得和他们缔结在一起的唯一的东西,可能就是这个村子了。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村子不复存在,那他又还能拥有什么呢,儿时的朋友吗,恐怕早已不知定居何处了。彼得就知道这个梦一定是告诉了他什么,他和他的朋友吵架了。
现实是,这就是现实。他想,确实是没有什么得到就是拥有的了。然而彼得的生活一切都是平静而且好好的,尽管会遇着波澜但都被彼得摆平了,因为他是善变的。“对付善变的生活不就得这样么”,彼得暗暗自语,“恐怕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
“但人人不是又看似都做到了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