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同事到一朋友家里,谈起了他儿子的高考成绩。
当时,都在为孩子重读和继续上学商量办法,可是,我当时说的几句话,被同事打断。
他家的孩子没有考好,但是这个孩子的同学是我另外一个朋友的孩子,可能也是无意,就说那个孩子考了500多分。
这个事例说完之后,接着又说到楼下的孩子考了600多分,其实也就是说人家的孩子学习好。
当时同事制止不让我说,我就马上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后来同事就给我指出,说话的时候太不分场合了。
本来人家孩子成绩不好,心里不舒服。你还在说你身边的人成绩好,不是在对比人家孩子不努力吗?怪不得啊,朋友当时脸色越来越不好,但是又不好发作。
由此,我才反思到自己说话的方式真的是有问题。
之前有人给我提出来,你说话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听你说话的人的感受。这个我还真没有考虑到,好像只是为了图自己一时痛快,真的是没有想到人家的感受。
现在想来,说话是说给别人听的,那么,你就要说出让人家喜欢的话,为别人好的话,我是说出来的话,给别人带来不痛快。
如果说的话,如同一把刀一样,对别人来说是一种伤害,那还不如不说。
从小爸爸一直教我,话有三说,巧说为妙。
通过那天那个事之后,我发现我说话的方式真的需要改进。
第一,先看你要说话的对象。要说他能听得懂并且能理解的话,不能用一些是书面语言去表达口语,否则就会让人非常讨厌,认为你故意卖弄。
第二,一定要考虑对方的感受。比如说我那天讲的那两个事例,对别人来说就很不能接受。如果讲一个别人失败的案例,那么就可以衬托他孩子还是努力了,这样他就觉得自己的孩子还是努力的。
第三,还要考虑到对方愿不愿意听。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喜欢听恭维的话。我们就要投其所好,说的话要让别人听起来高兴。
所以那些高情商的人,说话都是很中听的。即使感觉他在拍马屁,但是,能让对方听得高兴,还能达到你的效果,最主要的能达到自己说话的目的,这就是说话的高手。
别看说话很简单,它也是一门很高的学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