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听课有感
《鸟的天堂》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训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这一课中把这静态和动态两种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通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表达了对“鸟的天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因此教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提起这课,我总感到有一定的难度!
今天有幸参加了共同体活动,近距离感受并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智慧,当两位老师把这课的教学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突然觉得开始明晰起来!这两节课例,虽然风格不同,但都令人让人赏心悦目,收获颇多。下面我就李少阳老师的课谈谈我的感受。
一、目标定位有维度
《鸟的天堂》一课篇幅较长,李老师在设计该课教学时,能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她对学习目标定位为(1)识字写字、(2)感受静态和动态描写,并尝试进行仿写(3)通过比较朗读,懂得“鸟的天堂”的原因,这样的目标定位既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有体现了老师对文本所作的大胆的取舍、整合目标设计颇具匠心。
二、环节设计有梯度
纵观李老师的整堂课的设计流程,由初读完成学习单到朗读感受动静美,再到细读品味动静美,紧接着到链接读悟出情怀,最后再到创作写出动静美,整个流程由读到悟再到写,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层次分明,既体现了“学-讲-练-测”四步法的教学要求,又使学习目标落实得润物无声。
三、课堂引导有温度
在整个课堂实施过程中,李老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所想、所说,不断用激励性的话语从正面加以引导,让人感觉这是有温度的课堂。如“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看似平常的语言却蕴涵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显得那么生硬。在教学中,很明显能看出来李老师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引领他们深刻体会课文的主题;对于胆小的学生能给予他们鼓励,对于答错问题的学生给予方法、尊严,对于积极发表见解的学生给予热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他们定会兴致勃勃地去寻找、美美地品读一番。
不但如此,李老师还很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在初读环节,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单,通过提炼关键信息来理清文章结构;而在朗读感受美时,又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语气和节奏的读来自主发现不同,感悟文字的力量;而在细读品味美时又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让学生在书本批注,这样的引导置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知识的生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何等的重要。这一点我想听课的老师都会有此感受。
四、要素落实有力度
李老师紧扣单元训练重点,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句子反复推敲、品析,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重视“读”的训练,做到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评议,使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不同要求的读书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亮点是,最后的小练笔环节,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梳理本章写法:借助事物不同方面、按照一定的顺序、动静结合,然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这样一来,语文教学阅读和习作双线并进的语文要素也就相应得到落实了。
我想,这是一节务实的语文课,也是一节有效的语文课。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想只有不断钻研教材、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交给学生真真正正的东西,才能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痕迹,并且不会磨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