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纳博科夫的卡片--好用的写作方式

纳博科夫的卡片--好用的写作方式

作者: dreamie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21:32 被阅读0次

    知识创造三层次:

    image.png

    为什么要写卡片 why

    卡片写作背后的认知科学原理是什么?
    必要难度:提取与存储负相关,存储越容易,提取越难。
    创意密度:
    远距联想能力:
    这些都反应了“组块”的认知原理,什么是组块?在认知科学中,为了方便记忆,我们把一些需要记忆的东西加以分类或加工使之成为一个小的整体,就称之为组块。卡片就是相对传统写作的」词汇」、「段落」来说,更大、更便于记忆、更有意义的一个组块。对它来进行记忆、创作与修改,而非对最原始的词汇进行记忆、创作与修改,是超一流作家普通掌握的写作秘笈

    我们可以从一位作家写作的基本流程来梳理:阅读、写作与修改。

    • 首先,用卡片来组织阅读心得,能帮助作家们更好地记忆;
    • 其次,用卡片来写作,能够帮助作家们提升创意密度,同样看2000字,卡片和文章的信息量差距巨大(可以降低知识负荷,放进去线索和高质量的内容)
    • 最后,基于卡片修改文章,能够改善作家们的远距联想能力

    卡片写什么 what

    • 术语卡:阅读中出现过的学术术语或者作者特定黑话,找到原始数据,谁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术语的,注意术语的诞生的时间脉络。
    • 人名卡:阅读中出现过的人名,以及他的个人简介如何,尊重知识源头的创造者,他们的抗时间周期特别强
    • 反常识卡:有什么理论模型/推断证据/故事/行动,挑战了你的既有常识,拓展认知边界
    • 金句卡:收集性感的句子
    • 行动卡:写下你可以执行的行动
    • 技巧卡:积累你学到的技巧
    • 任意卡:此处自行发挥

    怎么写卡片 how

    主要是「必要难度理论」。它可以改善输入输出的连接通道。你需要创设时间的必要难度、地点的必要难度、分散学习的必要难度、测试的必要难度。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 第一个是时间的必要难度,写的更晚一点,不要在你听的最爽的时候去写,这个时候都是在你工作记忆区域工作,左耳进右耳出,而且还会造成你很大的「学会了」的错觉。
    • 第二个是地点的必要难度,就是在不同的地点写。比如说今天在这听完了,回到家里去写笔记。
    • 第三个是叫记忆的生成效应,它指的是用自己的话写。别直接把别人的话复制过来,那叫做自欺欺人。
      卡片大法它为什么有效呢?最核心的是它改善了输入输出的质量。少数同学会把它等同于读书笔记,实际上两者不是一回事。卡片的本质是一个最小信息单位,从此大幅度降低了你的认知负荷,并且可以任意复用。
    • 每次输入时,不再以书/文章为单位,而是以卡片为单位。
    • 每次输出时,不再以文章为单位,而是以卡片为单位。

    好的卡片: how good

    1)注重保留援引作者观点,同时有自己的思考发挥

    2)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一个点

    3)好卡片有知识密度
    数量:每天坚持3张,最多7-9张,天天写。
    命名:无需命名
    如何卡片拼接为文件
    阅读任意一本书,写八张卡片足矣:拿迷楼 举例

    1. 这本书的主题核心,就是最大的反常识卡,并且注意时间脉络。
    2. 根据反常识,再补充三个证据—就产生三张术语卡;
    3. 根据这些证据和案例,找出源头和提出术语的人是谁—产生一张人名卡,并且分析他为什么牛,有哪些作品,生平经历是什么;
    4. 最后根据他写的非常震撼的话语—产生一张金句卡;
    5. 行动卡是能够指导自己的行动的卡;
    6. 最后还有一张任意卡,记录个人阅读感想
      一张反常识卡 + 三张术语卡 + 一张人名卡 + 一张金句卡 + 一张行动卡 + 一张任意卡,八张卡片可以囊括一本好书的核心内容。假设一张卡片 100 字,一篇千字文就出来了。一旦能从「卡片」到「书评」,同样的思路,你可以从「卡片」拼接为「文章」、「小说」、「诗歌」甚至「雕塑」、「绘画」与「音乐」等更多不同场景的作品。
      卡片撰写示范

    案例

    以下以阅读《工作谈第一季:高阶思维》第一章举例。

    术语卡

    聪明人在不同术语体系中穿梭自如。
    卡片示范:

    • 术语:双盲实验。
    • 印象:双盲是科学方法的一种,目的是避免研究结果受安慰剂效应或观察者偏向所影响。在各种科学研究领域中,从医学、食品、心理到社会科学及法证都有使用双盲方法进行实验。
    • 例子:警察可能会对证人作出有意或无意的影响,因此警察局内的认人手续是一个对证人记忆的单盲测试。现在的执法机构倾向在认人过程中使用双盲测试,负责认人过程的警员事先不能知道被认的人当中谁是嫌疑犯,以免影响证人。比如我喜欢的电影「某某某」中提到了。
    • 出处:双盲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注意点:
    • 印象是指对术语的定义、解释;例子是支撑你这种印象的证据、例子或原始引文。
    • 尽量用「自己的话」而非直接照搬来撰写印象、例子,以加深理解或便于记忆。
    • 尽量寻找一手出处,或参考维基百科而非国内的百科。

    人名卡

    关注大师的言行,跟随大师的举动。
    卡片示范:

    • 人名:道金斯(Clinton Richard Dawkins,1941年3月26日-)。
    • 印象:著名科普作家。
    • 例子:1976年出版名著《自私的基因》,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书中他阐述了以基因为核心的进化论思想,将一切生物类比为基因的生存机器,并引入了「模因」这一概念。后来又出版了《延伸的表现型》、《盲眼钟表匠》、《上帝错觉》等书,宣扬演化论,反对神创论。被称之为「新无神论的四骑士」之一。
    • 出处:理查德·道金斯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注意点:
    • 人名尽量写上英文,便于查找。
    • 人物所在的时代很重要,能够帮你厘清很多线索,因此务必查找人物的生日。
    • 印象写你对该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比如他最突出的成就。

    反常识卡

    靠证据拓展认知边界。
    卡片示范:

    • 常识:伟大的创新往往依赖多数人的判定!
    • 反常识:伟大的创新竟然依赖少数人的判定!
    • 发现者:Mihaly Csikszentmihalyi
    • 发现记录:
      • 原文:从专业化的角度来看,学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于一些领域来说,学界的广度类似于社会的广度。美国的全部人口决定了可口可乐的新配方是否是一个值得保持的创新。在另一方面,据说世界上最初只有四五个人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他们意见的分量足以使爱因斯坦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更广泛的团体在决定爱因斯坦的成果是否配得上文化的中心位置方面也具有发言权。
      • 出处:《创造力》2015, p.x
    • 例子:程乐华老师发明了心理套娃,在心理咨询界获得认同,他的著作《心理套娃》受心理咨询师的欢迎,却不是畅销书。对于学习可供性的新手来说,这本书却是入门宝典。
    • 启示:与其追求大部分人的认同,不如追求小部分人的肯定。
      注意点:
    • 书名,加上出版年份,页码。
    • 出处:撰写原始出处。
    • 例子:支撑该反常识成立的例子
    • 启发:附上它给自己带来的行动启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纳博科夫的卡片--好用的写作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ke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