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千字文小组成长记
《不教的教育》-无捷径

《不教的教育》-无捷径

作者: 林泉沐昕 | 来源:发表于2023-07-02 10:01 被阅读0次

    缘起:

          2018年3月,从大宝入园前半年开始,我和老公就一起参加了家长学堂一阶段的学习,2019年怀着二宝,我们一同上完了二阶课程,直到三阶开启后不久、因疫情而停课。幸福星期三,每周三晚6点到8点是我们的“二人世界”,两个学期40多节课,让我和老公一起回到了“学生时代”,共同学做合格、智慧的父母。这期间,老公的转变太大了,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是我们最大的收货!这本书《不教的教育》就是我们当时的学习成果所得,获赠的众多宝贝礼物之一。

          说来惭愧,2019年快速阅读了第一篇章,之后二宝出生、疫情居家、大宝二宝努力兼顾等等“理由”,此书便藏进书柜“销声匿迹”。家里多是这种随时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被“搁浅”“流放”的书籍,本次加入千字文小组,带着任务,最先捋顺了这几年没有完全读完的书,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果然多。

    2020-2023未读完

          6月份:《不教的教育》一共三个篇章17小节。以下读书感悟和收获重点从第一和第二篇章说起。

          不教的教育,是不用教?不作为么?书中强调的是教育中家长的“主动无为”。就是在充分了解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家长带着关注和关怀的态度,放手让孩子去体验生命的过程。这些话是不是有点耳熟?近年来,我们遵循安吉游戏的里面,努力践行“放手游戏,发现儿童”,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书中提到,要达到“不教”的效果,家长其实有很多前期工作要做,既包含必要的育儿知识储备,也包括心态的调节-自我成长。书中还重点强调了心态及与之关联的行为,就好比我们所说教师要有什么样的意识理念,就会有与之匹配对应的行为。如果心态不好,理念不科学,一定会出现高度控制,放任溺爱,包办代替等类型的不良教养方式,这些都与“不教”的精神相违背。所以我们爱孩子,不仅要用心,更要会爱!而不是我以为我在爱,我以为我会爱,沉浸在自我感动中!印象最深的几点和大家分享:

          ❤️第一篇章:有为无为-现实与应用

          1.了解独特的男孩女孩

          生了两个男孩的我,每当和女孩父母聊育儿时会发现,几乎没有太多相同的经验?直到读了此书,才更加准确的感受到,原来男孩和女孩真的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多巴胺含量、胼胝体体积、颞叶中的神经链接、海马体的记忆内存、额叶发育以及大脑状态都是不一样的,如对于幼年的孩子,男孩的额叶发育没有女孩早,也不如女孩活跃,基于这个原因,女孩做事冷静,男孩则容易冲动。

            2.信任和等待,是父母对孩子必须持有的态度。

          学会尊重孩子,首先要有“平等”的观念,不要随时属于高高在上的成人姿态。父母要充分表现出对孩子自制力的信任和尊重,孩子也会按照“我可以管好自己”来改善行为。如果父母还能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孩子的自信会更足,达到“我懂得在什么时候应该怎么做”的目的。这也特别适合幼儿园里的班级管理,平等的师幼关系,班级管理是需要孩子和老师一起管理,共同商讨制定班级公约达成一致,又如孩子自主游戏的材料选择、游戏玩法、同伴选择、收区整理收纳等,我们都需要尊重、信任,而不选择过度干扰、介入、包办等等。

          温柔而坚定地提出你的主张,而不是咆哮着倾吐你为了孩子付出劳动的心酸,你的建议将会变得深入人心。

            3.让孩子的智力自由苏醒

          人类的真正的智力活动在于探索、体验、观察、发现、联想、反复的试验(尝试-失败-在尝试)、思考、分析、推理、想象和创造。书中一席话是不是把游戏的价值,自主游戏中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汇总的淋漓尽致。在著名的卡尔威特的教育范例中也证实了,孩子的亲身体验将建立一个强大而完善的认知领域,孩子的智能和潜力也将得到发展。只要孩子每天都进行正常的生活,展开自由地玩耍和学习体验,其实就是在进行智力开发。

          同时,情商也是一种智力,情商也叫情绪智力,是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包括五个主要领域的管理:认识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人际关系。情商教育的训练越早越好。

          ❤️第二篇章:让爱流动-成长与升华

        1.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让西瓜长成西瓜的样子,让苹果长成苹果的样子;是花儿,春天一到自然盛开;是鸟儿,羽翼丰满自然展翅飞翔……给孩子爱和宽松的环境氛围,让他生命的机制自己发挥作用。孩子就像一颗生命的种子。包含着向善和完善的力量,作为家长,我们只管给他阳光、雨露、施肥,而成长是他自己的事!多么美好的话语,而又有多少父母做到了不干预、不指导孩子的成长!有人会说孩子要放任自流?那做家长岂不是没有尽到责任?就和有的老师听说放手游戏便走向两个极端一样,放手真的等于放任么?等于不负责任么?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这涉及到我们究竟怎样看待生命的力量?我们只把孩子当成无知的小孩,还是作为有能力的学习者,平等的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2.教育不要成为抑制向上的力量

        孩子从出生那一刻便开始不断“学习”,当他能用手拿到东西时,就不停地放在嘴里,感受这是一件什么东西;当他开始慢慢站立时,他竭尽全力从你怀里挣脱下地,摇摇晃晃、跌倒了又爬起来,百折不挠。孩子在短暂的3年里,身体飞速发育,技能突飞猛进,会走路、会说话、会吃饭、会如厕……经历了多少艰难,要是成人在三年里处于这样的“无能”状态,早就崩溃了,但孩子们却兴趣盎然地不停地“学习”。

            故事分享:一群孩子喜欢到一块草地上唱歌,一位老先生就住在旁边楼上,他每天听到孩子唱歌就感到不胜其扰。他请孩子离开,孩子们不乐意。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有一天,他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些钱,对他们说,感谢他们来唱歌陪伴他,他将每天给他们一些钱。孩子们很高兴,唱得越发带劲了。一周以后,老先生说自己经费紧张,减少了给每个孩子发的钱。孩子们有些不乐意,但是还是坚持唱歌。又一周以后,老先生又减少了给孩子的钱,这一下,孩子们愤怒了,给这么点儿钱,不给你唱了。于是他们到别处开辟领地去了。他们忘了唱歌本来就是自己的乐趣。老先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得以如愿以偿。

            在心理学上,这叫做“过度理由效应”,就是外在的理由太强大了,制了内在的需求。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习兴趣,甚至很多生命本能的需求,如睡觉,都是这样一点点丧失的。成人则常常起到抑制或者扼杀的作用,是和这位老先生不一样的是,他们以爱的名义,以“为孩子好”的名义一切,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自知,他们还要求感激……鸣呼!多少罪恶的假“爱”之名!

          所以,请相信每个人的本能都是向善向好的,相信每个人的生着巨大的能量,相信它的力量比父母威逼利语的力量大周多,从这点出发,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才可能走向成功。

            3.爱不是控制,爱是顺应孩子的天性,爱是全然的接纳,爱是心神合一的陪伴,爱是温暖的表达,爱是和孩子建立依恋关系。

          这里提醒自己,拿着手机在孩子旁边,那只是陪着,称不上陪伴。

          家长要做陪伴者、支持者和玩伴!和幼儿园老师一样的工作,一定是在观察孩子的兴趣、需要的基础上。兴趣点出现的时期,也有人把它叫做“敏感期”。在敏感期内,给孩子加以引导和支持,孩子会进展非常神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在敏感期的时候,硬要让孩子学习什么,不仅浪费大人和孩子的精力,更重要的是,耽误了孩子有效学习的宝贵时间。

          4.理解和倾听,家庭教育从爱开始,爱又要从倾听开始!如果孩子心目中有一些困扰能向爱自己的人说出来,通常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对孩子来说,随时有人 倾听自己、关注自己,这是一种最大的心理上的支持;把自己心中的烦恼表达出来并且确知不会得到嘲笑,这更是对问题的一种再认和净化。        孩子 心中的烦恼就像一场暴雨后的水库,父母的倾听就像是打开了一道闸门,让孩子心中的洪水缓缓流入父母宽阔的胸膛。孩子的心灵像一个脆弱的小水库,烦恼就像暴风雨,淤积的多了,就需要排泄和疏导。如果得不到发泄和疏通,这个还不坚固的小水库有朝一日就要决堤。

            5.先情绪,后事件,承认感受,限制行为。当孩子出现行为不当时,背后往往因为情绪的不安,家长应该首先针对情绪处理,情绪解决后,行为自然发生变化,如果针对行为进行纠正,往往像上螺丝一样,“越拧越紧”。

          吉诺特博士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作者。其名言:“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绪的主因。作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可见,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多么重要,甚至可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习惯及能力的养成。老师尚且如此,家庭中父母的角色更是倍加重要,当然和谐的亲子关系不单单独立存在,家庭中还需要父母有稳定和谐的亲密关系。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这里收获最大的是,情绪不分好坏,都需要接纳。孩子3-5岁时,面临情绪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孩子要体验各种情绪,在体验安全、快乐、满足、友情、信赖、亲密与依态的同时,他还需要体验愤怒、敌意、悲伤、抑郁、挫败、不诚实、破坏、执拗、疼痛、饥渴、寒冷等情绪。

          这个阶段父母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的情绪成长,比如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有所识别,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促进孩子自我疏导与管理各种情绪的能力,最终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可以自如的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表达合适的情绪。

          本书的学习收获也就分享至此吧,自己依旧采用了回顾记录流水账以及个别摘录语录的分享方式。期待也坚信,后期的写作思路必定逐步清晰。

                                2023.7.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教的教育》-无捷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kf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