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赵家的四个老头和儿孙们(二十四)

赵家的四个老头和儿孙们(二十四)

作者: 丘墨豸 | 来源:发表于2023-10-31 06:29 被阅读0次

文/丘墨豸

可能是家里人口多的缘故,三老太家的生活并不是很好,其实那个年代没有特别有钱的,各个家的日子都差不太多。可能因为和当年的生活比落差太大,三老太一回忆过往生活的时候,就感叹如今的日子不好过。

三老太的穿着也很普通,头上带着一顶筛罗似的黑大绒帽子,上身总是一件侧开襟的深蓝布外罩,冬天则换上了粗布大棉袄,也是侧开襟的。下身皂色裤子,脚脖上扎着青布条,凸显出锥子形来,也暴露出了腿部不太直溜的外形。这和邻里的年老妇女没啥区别,一点看不出大户人家的影子,走路说话表情没有半点文静之态,甚至还显现出几分刁泼来。尤其在描述别人的时候,口齿之伶俐,面部表情之丰富,简直绘声绘色,不容你不笑。

据说三老太嫁过来时是带不少嫁妆的,先前丈夫的抚恤金和家产自然是属于她的了,肯定带过来了。这也就有了两个孩子不跟赵姓的资本。

我记事的时候,三老太带来的女儿已经长大结婚,嫁给了一个民办老师。那个老师教过我,后来还成了我的同事。儿子杨文久一直上学到高中,和本村的另一家成分高的女儿一起考上了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本来书读得好好的,却赶上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学校下马,只好回村做了农民。两个人在学校时就彼此倾慕,后来成了情侣,回村后不久就结了婚。

那个年代,有这样文凭的人在村里简直凤毛麟角,是大家心目中的秀才。相传两口子在家里说话都文质彬彬的,绝对不像别人家那样粗门大嗓,粗话连篇,用句高雅的词汇描述叫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完全合适。结婚几年后,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先后落了地,儿女双全了,就不再要孩子,四口之家其乐融融。杨文久作为一个村里少有的文化人,并没有在村里当过干部,只在生产队当过会计,记工员和现金出纳,这可能和家庭成分有些关系。N年后,两个孩子先后都考上了省城的大学,而且都被留校工作,这是村里绝无仅有的独一份,一度成为村里街头巷议的美谈,是村子里最优秀的家庭典范,成为屯里老百姓教育孩子的经典范例。

可是后来,杨文久的名声却降了下来,甚至有点威风扫地的感觉。本来杨文久长得一表人才,又有文化,谈吐举止也不像老百姓那样粗野,自然会吸引一些女人艳羡的目光。甚至有个别女人暗暗寻找机会向杨文久示好。男人嘛,大多没有柳下惠的矜持,也许有些把持不住了,家里的氛围就不像以前那样安宁了。后来不知谁给传出来说杨文久两口子的夫妻生活不太和谐,老婆拒绝亲近,就是后来科学上讲得性冷淡。这到底是杨文久外边的风言风语让老婆心生不快引发的毛病,还是两口子的私房事被外人知道了,让有些人觉得有机可寻了呢?

相关文章

  • 遗嘱

    这天儿孙们欢聚一堂给老莫庆祝70大寿,莫老头很开心。寿宴结束后,莫老头把儿女单独喊到一起给他们说点事。儿女们相互看...

  • 十四个包子和二十四个饺子

    《十四个包子和二十四个饺子》 今天我可真高兴呀! 因为晚上吃饭的时候 我吃了十四个包子和 二十四个饺子 包子是小笼...

  • 倒计时

    跟我说那四个字 你还有 倒数二十四个小时 这二十四个小时之前 和过了这二十四个小时的不同 就是期盼的不同了 一直以...

  • 宝柱寻宝记 | 1大壮吹牛去坟场

    从前,有个赵家寨,赵家寨上有个赵家村,赵家村有一个赵家大院。大院里住着的都是清末乡绅赵瑞喜的后代们。因为这里是蜀...

  • 儿孙自有儿孙福今我见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说的是长辈不要太干涉儿孙们的生活,让他们自己独立过好小日子。 而如今家长们...

  • 老宋头的憾事

    老宋头是个很严肃的老头,他总是那么认真,严肃,不苟言笑,但是对儿孙们却是百般疼爱。他会默默的帮老婆把家里的活儿都干...

  • 刘玉的妈妈死了

    1 刘玉的妈妈死了。 老头消失得容易,老太太十分耐活,仿佛还有一百年的日子可过。儿孙们既高兴又担心,家里有个寿星让...

  • 一所老宅引发的“血案”

    赵家的老太太突发脑溢血,在医院抢救了一星期,靠机器维持着寿命。 赵家老头死的早,老太太一个人拉巴着三女一儿,很是不...

  • 老头的退休生活

    老头退休了,干什么呢?有人给他出主意,到武汉带孙子去,他坚定地回绝: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要活好我的下半生! 他很快就...

  • 隔壁床老太的儿孙们

    老爸住院,隔壁床是85岁老太。 老太家属请了护工,护工承担了每天苦脏累的活儿,擦身,翻身,如厕,喂饭,陪做各种检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赵家的四个老头和儿孙们(二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lv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