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虽然没吃过太多的苦,却也总觉得比现在的孩子要多很多。
记得那时候的山上长满了茂密的松树和竹林,路是正宗的大马路,每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体会过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
记得那时候的溪河长年流水不干涸,地里种得全是桑树,家家户户都养蚕增值。
每个村子都有那么一两个小店,店里通常售卖一些日用品和烟酒零食之类的。那时候每家每户都缺钱,1元钱的零钱都是大钱,1毛钱就可以买不少零食,1毛钱可以买到一根老冰棍,可以买到一酒杯的瓜子,可以买到一袋“唐僧肉”(后来回忆,那大概就是一种腌制的萝卜丝,外加一些调味料)。
记得一次父亲给了我5元钱的零花钱,让我中午在学校自己买点东西吃。紫红的票子,在那时就感觉与现在的100块红票子一样值钱,记得当时花了好几块钱,买了一袋饼干,那饼干换作现在,大概都没有孩子喜欢吃,可以前零食的种类真的很少,好吃的又有零钱买得起的也就那么几样。
大宝总问我,以前我们都吃什么零食啊?我告诉他,以前我们真的没有什么零钱买零食吃,所以也没吃过什么零食。被问得无奈了,就随便说几样打发他。
后来,他吵着要给他买点以前的零食吃,老婆就从网上下单,买了几样以前流行的怀旧零食。有的以前好像吃过,但都不记得了,毕竟都吃得少,没什么印象了。
前段时间,拉着大宝爬山,其实就是觉得他脸上肚子上的肉有点多,拉着他多运动运动。在山上看见满山的“糖罐”,一种儿时常吃得野果子,学名也叫不上来。
于是停下脚步,摘了几个,放地上用脚来回搓揉了几下,便把“糖罐”外面的刺给去掉了,然后让大宝尝了尝味道,他第一次吃,觉得味道还不错,酸酸甜甜的,就是汁水比较少了些。
大宝让我多摘几个,给妈妈和小弟一人带一个,让她们也尝尝味道。
老婆看见那红红的果子,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不要告诉我,你是用脚搓刺的吧?”
我回道:“不用脚,还用手啊?”
满满的回忆,都是熟悉的动作要领和熟悉的味道。
山上还有一种野果子,乌红乌红的,叫做“乌山果子”,其果可食,其叶可做乌米饭。每年母亲都会做点乌米饭吃,后来在老家,也曾看见外面商店里有售卖乌米饭的特产。
图片源自网络以前放学回去路上,一群孩子都会在山上转悠一会,寻找各种好吃的野果子。譬如“羊布奶”果子,酸多甜少;茶耳,甜少涩多。还有很多叫不上、写不出名的果子,都变成了记忆深处的一抹红了。
现在,孩子们想吃的水果,都只能在水果店或者超市里买,体会不到在大山里自己找寻的乐趣,更不认识那些稀奇古怪的果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记忆,孩子的记忆大概最深刻的还是跟吃有关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