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伊始,面对不受管束的花花世界、满满胶原蛋白的小鲜肉,我反其道而行,坚定地给自己立了一条不成文的口头协议:不谈恋爱!
现实依据是不用轮到我打算结婚,身边人一个个比我更着急,到时侯欲拒还迎般接受父母的相亲安排,找个合适的就行!
真实情况是我怕麻烦,就是这么潇洒、缺根筋!ㄟ( ▔, ▔ )ㄏ
想什么来什么,事情的发展轨迹和我的预想如出一辙。
暂且称呼他为A。
这场包办恋情之所以顺利展开,稀里糊涂一步步挪到订婚结婚的地步。
主要原因是我真心想先成家再立业,次要方面A条件挺不错、人长得也拿得出手。再回首,匪夷所思的发觉直到我和A谈婚论嫁的节骨眼,我们才认识半年多,统共见过一面。(○´・д・)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着父母最后关头不满意,踢皮球一样转圈圈,交由我考虑和抉择,我快刀斩乱麻,将这场闹剧终止。
姑娘们,鞋合不合适,脚知道。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切莫被模棱两可地形势逼迫,乱了阵脚!
千算万算,万万没想到的是一旦你松口答应相亲,不是凭你一己之力想停就能停得下来。
此时远亲不如近邻发挥了巨大的推波助澜的连锁效应,一不留神你在老家就剩下了。保媒拉纤的大爷大妈们热情高涨得比你亲爹亲妈都要使劲,打定主意一定将你这个香饽饽嫁出去,且要嫁的“好”。
相亲大战从大四正式打响,据目前不完全统计,我说得上几句话的男生应该有两只手之多。
这些男生基本都是从一无所有的草根阶级奋斗,不靠出身不靠父母,自己在外面闯闯荡荡、独当一面。
父母亲基本上是四五十岁,身体健康、硬朗、无负担,
父母们一来有着乡下父母独有的攀比和嫉妒心里,自己家孩子啥都不缺、哪哪都不差,不能落同龄人后面;二来一心一意为孩子打算,总想着趁自己有能力替他们照顾一下下一代、为孩子减轻负担;三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基于道德和亲情的双重绑架,男生们从不情愿打马虎眼到麻木被动接受相亲的理由,绝大多数是迫于:父母着急和家里催。
即使男生们工作生活在千里之外,只要有说媒的去家里提及哪哪有个条件不错适婚的女孩子,下一步父母的电话就构架畅通无阻的姻缘路。
有个男生的父母夸张到一天给他打三四次电话,只为检阅督促他和介绍的女生联系。
印象最深的应属某高校的一位历史老师,有学识有条件,身份还受人尊重,唯独外貌差点意思,也因此被一个据他讲家境、学历都不如他的女孩子一击即中、直言拒绝。
他被无情打击后郁郁寡欢之余,一个高学历、教书育人的老师,似乎优越感十足的认为在择偶这件事上理当将身份物质凌驾于个人的真实情感之上。
我当时心软觉得不能让蜡炬成灰地人民教师感受不到社会的关怀,大放厥词:什么都是浮云,内涵最重要!打脸,我可还是个外貌协会的呢!
后来,想着把社会及我的恶意尽量降到最低,发挥悄悄来、悄悄走得良心风格,一声不吭把他从我扣扣列表移除,反而弄巧成拙,老师更肯定再次因外貌中枪,敏感而热烈地给我写了一长段的留言,大致是说我太过分、做得太绝云云。
扭曲、病态的婚嫁观念,一不留神还是伤了一个内涵少男的心。
我真切的体会远非如此,受到的碾压也不仅是闹心这么简单,激烈到我不得不慎重考虑是否还活在21世纪,也许正是因为生活在一切皆有可能的21世纪,什么都不需惊慌,都能合情合理。
物质和家庭条件渐渐成为论英雄和成败的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和唯一表征,婚姻似乎不再源于自然生长的爱情,惊人的过渡为有目的的买卖。婚姻约等于赤裸裸的明码标价,像人才市场的双向选择,重重筛选、步步紧逼,你会自动删除、厌恶与爱情和婚姻有关的一切美丽向往;
男生的社会价值逐步成为你依附和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他的工资、车、房似乎都在炫耀,他不错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你不选他就是傻瓜!蓦然回首,寻得不再是知冷知热、情投意合的暖宝宝,而是冷冰冰的ATM取款机。
作为一个新时代女青年,我感到深深地羞耻和侮辱。
穷极前小半辈子追求和塑造体现自我的社会身份、引以为豪的向上攀爬地努力,在那些父母辈人的眼里,不过就是在待价而沽的物品上附加丰厚的筹码和标签。
你的学历高,保底的价钱顺应水涨船高,相应还获得一份特权,理所应当可以提出高一层的要求。
似乎车轮倒转,低付出高产出。眼巴巴只关注你即时性的价格,而不是独一无二的价值。
婚姻不再是两个情窦初开地少男少女青年在月老庙缠了同一根红绳,而是面对面坐到交易桌的两端博弈,你亮一张A,我就得甩出一张同等价值的牌面,强买强卖和讨价还价的赋值让纯粹的事物逐渐失焦、失真。
过日子不是过家家,现实生活也不是伊甸园。无论此刻多么咬牙切齿、愤世嫉俗,屈从不屈就,或许是我最后的倔强。
发自内心的惺惺相惜和健康的姻缘嫁接不应该计较相识的方式和途径。
因为爱情,天涯之外总有人在等你,在那个地方,依然还有人在那里游荡人来人往。
有情人终成眷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