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干了件“坏事”。
怎样的“坏”法呢?
按照我给好友的描述:
这是一件“好久没干”的“坏事”,导致的结果是,“现在超级自责,但又忍不住”
好友一口气给出的“抄底、暴食、怼孩子”的三连猜都不对哈哈。
那,到底是啥“坏事”呢?
......
答案揭晓:
追剧!
对,我居然用了两天时间断断续续把大热网剧《御赐小仵作》给看完了(捂脸)。
(ps:再说个好玩的。
听说我要把这件糗事写到自己的“投资笔记”里,另一个好友给“吓坏了”:你居然写这个?你的“白骨精”人设不要了吗?
嗯,郑重声明一下,我,毫无人设,就是一个长期追求“有趣、有料、有用”的中年少女,当然,“有钱”也在此列,要凑够“四有”哈哈)
是的,即便是在忙成这样的情况下,我依然愿意拿出20多个小时来刷这部剧,且即便意识到“刷剧”好费时间的同时、依然愿意向你们推这部剧,原因无他:
这是一部难得的尊重智商、专心干事业、偶尔才撒糖的好剧。
1、好故事也有好呈现
讲故事,最讲究的是新、奇、特,也就是“未知”。
而这部《御赐小仵作》通过大案穿插小案、最后戳破了一个贯穿了10年之久的阴谋。
外加上,辅助了牛皮解说、动漫展示等方式,做到了“剧情虽然烧脑、但观众真能看得懂”。
还有,很多“不要钱、只要花心思”的小细节,也是打动观众的关键,比如,“陋习”,养的鸡生了小鸡,小金鱼从不敢养鸡到学着楚楚“咕咕咕”叫着喂食哈哈。
2、充分传递了各种感知
特别严密的台词功底,让观众在看到、听到的同时,闻到、尝到、触摸到、想象到。
比如张太医的那部戏,男主小金鱼在审查脉案时,就发现,纸虽然是旧纸,可墨却是三年前才研制出来的无香墨(闻到),字迹也不是做脉案该有的细微差别的样子、而是一气呵成(看到触摸到)。同时,小金鱼还点破,张太医根本无需赔上自己的性命来告发,因为张太医见皇上的机会比官员多多了(想象到)。
短短几句台词,几处反转,感官丰富,就觉得“终于有部电视剧的台词,和观众的智商势均力敌了”哈哈。
3、处处是“转折”
无论是人物,还是剧情,处处都有转折。
比如,薛汝成,一直以为是最坚定最可靠的老师&战友,没想到,竟然是最大的反派BOSS。但这里又有个反转,他居然不是自己号称的“昌王”,而是昌王的书童。
比如,小金鱼和楚楚两人的身世。
比如,冷将军军营里的所谓“军变”。
几乎,你一开始认为的、想到的,最后或多或少都呈现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到这里,也不过是道出这部剧万千好之一二。
很难想象,在时间如此宝贵、注意力如此稀缺的时代,我、还包括万千观众,居然还愿意从刚开始的1.5倍速、到调整为1.2倍速、到回到正常倍速、到最后还回头挑了几个精彩章节二刷,这真的是应了知乎副总裁张宁在《创作者》中所说的:
在万变之中,创作者是否有可以抓住的“不变”呢?
是的,你。
个人垄断是你的知识、个性和技能的独特交际,别人无法与之竞争。
这种避免竞争的做法,在持续积累之后,成为你的内容品牌,这一点,是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改变的。
现在看来,在这20多个小时里,我:
看到了久违的好故事;
认识到自己真没啥所谓的人设;
偶尔的情绪释放是再正常不过;
嗯,是一笔划算的投资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