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脑功能开发与素质训练 2019.05.18

脑功能开发与素质训练 2019.05.18

作者: 豆妈LiLin | 来源:发表于2019-05-21 18:15 被阅读0次

上半年,因为个人原因,耽误了很多事情,想补的课没补,想看的书没看,连出门玩都有些受限...

也许低谷之后会有向好的趋势吧... 至少网红老师的课坚持下来了,有多少收获说不好,记录下来,当鼓励自己。

很多人说我强势,换个词,说我好强不好吗。有时候依靠自己惯了,行为也变得不喜和别人商量。

作为母亲,这点不好,很不好;但作为女人,是好还是不好?冷暖自知吧!


脑究竟是什么? 就是一个社会。神经元是什么? 就是单个的人。

社会,靠的是人和人之间的联系保持良好运行。脑也是,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最终产生反应。

在这里,需要分工,就有模块化假设,分成了不同的脑区。同时,也要合作,神经元彼此之间互相影响,就是小世界网络假设

单个神经元,通过树突收集信息,通过轴突表达反应(输出想法、情绪和行为)。神经元通过信息量的不同,信息权重的大小,来整合信息,产生行为反应(在这过程中,神经递质、激素等等的作用,太复杂,科学家都没搞清楚多少)。

那,什么是聪明,什么决定了孩子的学习能力?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信息传递的快,反应的快。

而,什么影响了脑功能的发展,什么让脑子转的更快?遗传和环境

先说说我们不需要做什么的方面:遗传。

基因对脑功能发展的影响占到了30-60%,基因会决定某种蛋白质表达的多少,会决定何种功能开始发育,会决定神经发育的过程… 而功能越简单,基因对她的影响越大。

所以,在感叹“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先回忆一下,您是不是说话就比较晚,您是不是上课就坐不住...

发育有早晚、快慢,总有一天会发展到那个程度。虽然,短期训练总是有效果的,但持续训练会达到某个平台(就是所谓的临近发展区了)。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髓鞘化完成要到二十几岁,而大脑终身可塑,如果想,可以一天天进步,之后也可以一天天延缓衰老。

解释一下髓鞘化 - 保护神经元,增加稳定性,加速信息传递,使信息实现跳跃式传递,降低反应时。并能将信息传到很远的地方,对信息加工的越深入(距离越远,功能差异越大)。

那能做点什么?关注环境吧。

丰富的环境一定是有利的,但这里有另外两点,需要强调:

曾经,我认为提供丰富的刺激就够了,但想建立一束束的更多、更牢固的神经通路(共同表达一个信息的“高速公路”),强化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除了丰富,建立蛛网般的路网;还需要重复,走的次数多了,自然就成了路。

神经通路的牢固度和广泛度,决定了孩子的学习能力。有更多的高速公路可选,可想而知,到达目的地自然更快。

另外,睡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睡觉的时候,大脑在精简对内容的表达。需要送达的东西越少,自然到的越快。所以,别剥夺孩子的睡眠时间;也不必纠结孩子没消化当天学到的知识。

老师讲的不止这些,第二次课还会讲很多... 很期待,有没有!


另外,老师在某些问题上表达的观点,远超这门课本身。

*对于理工科人来说,我一直纠结心理学是否科学;也曾经和同学探讨过“科学是可以证伪的”这个话题。

脑科学的老师第一次在课堂上,给了我一个明确的答案,让我对他顿生好感。

“脑科学是神经科学,所以我们需要辩证的认识,也许几年之后,这里讲的就是错误的;而科学就是通过证伪来进步的...

精神分析其实不是科学,是建立在哲学框架上的。但我们不能否认精神分析的价值,因为精神分析让我们知道了,根源问题在哪里。当我们知道了怕什么,离解决问题也就不远了”

*曾经,我对原生家庭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也心存疑虑,既然人是终身成长的,那童年创伤自然也没那么难痊愈。

而,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来,神经通路就是一捆有相同表达的神经元,当某种行为带来了恐惧的情绪,那就意味着,神经通路已经建立;也就意味着,会有某些直觉产生。

而想重建神经通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好在突触修剪之前,最晚也就是青春期前后了。之后,不是不能改变,而是需要花几倍的气力。

*老师说,如果想搞清楚一个事情,那就去了解这件事的起源

这正好和最近正在思考的话题契合,怎么帮助孩子把各科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怎么引导孩子的兴趣,怎么帮他们种一棵树?老师说了,从源头开始。

纵观历史,人类一直在试图回答,宇宙是怎么形成的,人类是怎么进化的,未来我们又会往哪里去... 过程中,涉及了物理、化学、生物等等一系列学科的知识,而科学的进步也缘于这一步步的探究。

如果孩子在一开始就能站在这个高度,对源头感兴趣,那... 父母不用担心什么了!

一直觉得,孩子未来掌握一门技术比较好,可以糊口。其实,投入到一个领域,始终在发展的一个领域,让自己一生都在追着成长,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怕的,像我们这样,在格子间里,做着些没有创意、没有突破的工作!

*学前究竟要不要教孩子识字?

在这里,我们要明确,行为和脑机制是分离的。相同行为不一定有相同的脑机制,相同脑机制也不一定产生相同的行为,3岁时和6岁时相同的行为,对应的脑机制也不一定相同。

研究表明,3岁以下孩子无法理解文字规律,而4-5岁的孩子就能学到这些规则,而这些规则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必须通过自身实践和体验才能获得的内隐规则。

中班识字量多的孩子(图2),脑活动规律已接近正常大学生的水平(图3)。但究竟要怎么理解这个结论,怎么解读这研究,究竟要不要教学龄前孩子多认字?爹妈自己判断吧!

识字

*记忆是什么? 就是你兴奋,我也兴奋;而情绪波动会导致记忆的深刻,情绪状态以9-10分钟的转换频率为佳。

我没法建议你,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前10分钟让他哭,后10分钟要他笑。但如果你是个编剧,掌握好这点,也许您的电影就能抓住观众的心。

*老师通过游戏的方式给我讲明白了,神经元是如何学习的。我无法用语言描述,但我记住了...

以上,不过是些我能记下的,颇有感触的点。如课上老师说的,成人的学习,就是学习知识联系的方式,至于形成的网络是否正确,同学们也批判着看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脑功能开发与素质训练 2019.05.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rk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