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小区的垃圾都堆满了,从垃圾堆边上走过,一股恶臭扑面而来,据说是因为有些人不肯交物业管理费,倒垃圾的人工资发不出,倒垃圾的人才罢工的。
这个小区都是贫困户,因为国家异地搬迁的扶贫政策才搬到这里来的。县城当然比乡里的开支要大些,水电费,煤气,物业费。说到物业费,国家是补贴一半的,剩余的一半大家凑钱来维持小区的清洁,保安日常开支而已。5毛钱一平方,一年几百块钱,真心不多。从入住以来总有一些人不肯交,要是年迈的老人实在交不起也情有可原。却都是一些尚有劳动力的中年人。他们总觉得我不交,还不是有人倒垃圾有人扫地。有些人还打起了让国家全额补贴物业费的主意。为此小区还真的有过一段时间,没有人扫地,召集大家一起搞卫生,却也不见那些人踪影。‘
在九十年代,人们都怕被扣上贫困的帽子。因为这会让人很难娶媳妇!而现在,在有些人眼里,贫困却变得光明正大起来,还有人直呼,我贫困,我光荣!成为理所应当让国家救济的法码。
贫困,是指在经济或精神上的贫乏窘困,称之为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穷的现象。
现在社会导致经济贫困的人一部分是因为没有劳动力,大病,残疾等等,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精神贫困。现在政策好了,政府包揽的多了,导致某些人脱贫致富的主动性降低,依赖性增强。
就让我想起了几年前老家的一些事情。老家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小山村。我们以组为单位,大家聚居在一起。一个组大概20来户,东一户西一户的散住在各个山腰或山顶上。因为交通不便,除了打工以外,其余就没有什么致富之路。农业劳动的低收入让一些人有了得过且过的想法。于是一些人成天打麻将,因为国家政策,一些人拿到了国家扶贫的救济款。于是这些好逸恶劳的风气愈发严重。谁家又得了几百块钱扶贫款,往往成了知道大家参与饭后的谈资。把某些人眼红的不行,于是去村里,乡里反映谁家比我家还富裕,为什么他家有扶贫款我家没有?这种风气的助长,辛勤劳动者成了被嘲笑,讥讽的对象,你看谁成天累得像猴子一样,不过为了吃口饭,像我们不做事,还不是吃饭,可见精神贫困有多可怕,可以摧毁掉一个地方的良好风气。
扶贫,经济贫困好扶,你只要给他工作机会,给他钱,让他学技术,过段时间总能好起来。对于精神贫困者扶贫是一个潜移默化,纠正社会风气的长期过程。
下面我想给精神贫困者一点小小的建议。
也许你现在能得过且过的混日子,但是你所有的行为你的后代都看在眼里,你难道希望你的后代也这样混日子吗?也许你会说,我当然会要求我的后代要努力奋斗。但是你都不努力,你凭什么要求他努力?精神的懒惰都是会传承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