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咸丰年间,曾国潘为什么没反?是迂腐?是迫于现实?还是我看不到的更高的层面?
按我们现代人的逻辑,曾国潘有足够造反的理由和条件。
首先,他拥有当时唯一真正具备与太平军一战之力的湘军。事实证明,正是曾国潘领导的湘军打败了太平军,解救了当时的清朝政府,也避免了中国传统文化被太平天国消灭的灾难。
第二,极度不公平的对待。按正常的逻辑来说,拥有湘军绝对领导权的曾国潘,理应受到皇帝的礼遇和器重。但是没有,咸丰皇帝在火烧屁股时,曾国潘当成了灭火的水,从不曾顾虑湘军的生死,用完了弃之不顾,却时时想着要把功劳归于当时的正规军;作为满怀耿耿报国之心,能力卓越,心志坚韧的曾国潘,理应受到同僚的敬佩和尊重。但是没有,得到的是算计、陷害和排斥。
第三,他具备造反成功的条件。做文官时,他做到了副部长的职务,对于治理国家有丰富的经验,而且,他具有深厚的理学基础。后来的总督政治生涯就是明证。自建湘军,成为当时最牛的军队,足可见曾国潘具有非凡的能力和魄力,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第五,当时的社会秩序混乱,制度腐朽,皇帝无为,这正是朝代即将灭亡前兆。
但是,他为什么没反呢?
主要是他的思想源头,让他选择了忠诚于清朝政府。他是一位理学家,儒家信徒。在京城做官时,立下志愿——做圣人。正是这样思想,让他一生忠于清朝政府,只想给国家多做实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