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打开手机、电视、收音机,全红婵的新闻风起云涌的扑面而来,大有不将世界淹没誓不休之势。
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一跳成名,年仅14岁,成了所有中国人的骄傲。采访中,这个青涩瘦弱的孩子,并没有极大的喜悦,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感恩戴德,而是庆幸,拿奖后就终于有钱给妈妈治病了。
全红婵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兄弟姊妹五人,她排行老三。全家年收入不过万余,妈妈遭受交通事故后,给这个原本就很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负担。给妈妈治病是全红婵最大的心愿,她不得不努力的练习,奢望能得到赚钱的机会。
皇天不负苦心人,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以完美的成绩成为世界冠军,成为世人眼中的佼佼者。据说村里第一时间就送去十万元钱给全红婵的妈妈治病;有的商家直接赠送全红婵一套房以及商铺;还奖励了全红婵20万元现金。
获悉全红婵因为家里穷,从未去过游乐园和动物园,各地乐园纷纷赠送门票、年卡、VIP等,邀请全红婵及家人前去游玩。
全红婵说想吃辣条,就有人直接把几十箱辣条送到了她的家中,一时间,各大媒体、各大报纸,都写满了全红婵的事迹。不仅称赞她的出众和优越,更是同情她的遭遇和经历,一时间,全红婵三个大字响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甚至是世界各地的山陬海澨!
全红婵的家简陋陈旧,看上去略显心酸,前来道贺的人,门庭若市。黑压压的亲戚朋友不请自来,更多的是素不往来,有的是八竿子打不着。全红婵朴实的妈妈在接受采访中激动的哭了,她直言,从来不知道自己家有那么多亲戚。
坐在地上的全红婵的奶奶,接了一个又一个的电话,个个都是满满的祝贺。上级领导也屈身前来拜访,向来冷清清平的农家,瞬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亲朋贵友”的各种豪车四方云集,往日匆匆而过的路人,也停下忙碌的步伐,纷纷到全红婵家门口转悠、拍照留念。国人曾几何时变得如此猥琐、现实?这或许是世世代代遗传的劣根性的无遗暴露。
全红婵的一鸣惊人,掀翻了家里的贫穷,只要她愿意,数不尽的金钱将接撞而来。社会和媒体关注,不久的将来,全红婵家定会住上高楼大厦;妈妈的病,也会有钱可医;一条宽阔的马路也将连通四方。
作为国人,我也由衷为全红婵一家高兴与祝贺。一群里老师曾说:要站着思考问题。我听之,不小心踮了下脚,把脖子伸出了井外,看到了不少看不到的风景,提出不少设问:
如果奥运会不是因为疫情,去年召开了,她可能还不满十四岁,是否有资格参加?全红婵如果没有出色的天赋,凭她的勤劳能致富吗?凭她的智商,知识能改变她的命运吗?新闻不是报道,一个个的贫困区、县纷纷摘帽了吗?新农合惠及所有乡村吗?这可是GDP全国第一的广东省呀!慈善家们早干嘛去了?全国还有多少没有特长的全红婵们需要企业家们大发慈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