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应重视诵读与涵泳。
什么是涵泳?这个词我们经常见到和用到。涵泳是一个书面语词汇,为古代文论术语,指对文学艺术鉴赏的一种态度和方法,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应该沉潜其中,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得其中之味。还可以作为名词使用,是品味、内涵、内蕴的意思。如:”因此联想到中国目今社会上,不但稀见艺术之天才诞生,而且缺乏普遍美感的涵泳。"(俞平伯散文)
涵泳承载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也从根本上体现着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即西方人重逻辑和实证,而东方人(中国人)重感悟与直觉。
朱熹也认为:“读诗之法,只有熟读涵味,自然和气从胸中流出,其妙处不可得而言。”意思是:学诗应该通过熟读涵泳,对诗的本意与言外之意有所领略,最终在识得滋味的基础上达到欣赏的效果。古诗词要注意让学生感受节奏和音韵之美,学生读得朗朗上口了,就容易把情感带动出来。
小学阶段就是积累,也许有些美学生也说不出来,但只要学生积淀下来,有了特定的场景就找到了感觉,那些积累的东西便也就脱口而出,这也就起到了语文学习的作用。
而涵泳和诵读是分不开的。在五年级上册的古诗词单元的教材解析中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进行诗词教学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