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部很好看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现在出了第二部,目前看了两集,非常治愈,无数个小瞬间都能触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于是决定记录下来。
五月天瞬间一、不能脱离图书馆的老爷爷
这位老爷爷90多岁了,状态非常好,每天都坐公交去图书馆。他步履蹒跚走到南京图书馆正门前的身影,是那么高大。
尽管年近百岁,但是他依然没有停下手头的工作,作为版本目录学方面的专家,退休后的这30年,他依然在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着。偶尔喝点小酒,他说人这一辈子不能总是玩,也得做点正事。有被他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感动到。
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说他的心脏非常健康,相当于中年。老爷爷听后非常开心,还有人祝福他能活到百岁,他说自己不想活到那么大岁数,只要过好每一天就好。
瞬间二、自学多种语言的国图工作者
这位哥在国图工作13年了,看着国图一幕幕场景,让我想起刚来北京的时候,那会儿住的地方离国图不远,周末有空就会去图书馆看书。特别喜欢那个内部建筑结构,而且还有饮水机,环境非常适合阅读、备考。
我在图书馆看书,经常就在书架附近站着看或者蹲着看。一是觉得比较方便,看一下目录和序言以及倒数三分之一部分,如果觉得内容不错,就加入借书的计划书单中,反之就会放回书架原位置,接着浏览其他的。
当时我办了一张读者卡,进门刷卡、借书都很方便,现在由于疫情影响,估计都需要提前预约了,我看好多网友说约不上,越发怀念疫情之前的日子了。希望这波疫情早点过去,一切恢复正常。总不能一直这么“关着”吧。看了一下回老家的火车票,只有两趟,还没票?约等于不能回。
在国图工作的这位哥,本身就很喜欢阅读,有幸在国图工作,我觉得他运气真好。除此以外,他非常懂得珍惜机会,趁着在国图工作的机会,他学了拉丁语、希腊语还有好多语言。他说在图书馆工作,相对来说节奏慢一些,有更多时间静下来独立思考,这非常有助于他的学习和进步。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学习的激情或者热情,三分钟热度这一点毁了一切。用心去观察,身边有很多珍贵的资源,只是在拥有的时候,我们不懂珍惜,等到明白想去珍惜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甚至没了。
瞬间三、与漫画融为一体的漫画家
我算是接触漫画比较晚的那波儿人,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大学毕业后,看电子书的时候,有很多漫画相关的作品,读完发现体验非常让人难忘。印象里那会儿比较喜欢看那个吾皇巴扎黑,还经常跟雪丽一起讨论。她看到好玩的书或者漫画,也会给我推荐。后来,她买了kindle,我就问她,用着感觉怎么样,她说那个水墨屏很省眼睛,终于我也买了一个哈哈哈。
纪录片里介绍的这位漫画家是许先哲,他的代表作是《镖人》。虽然我没看过这部漫画,但是看到他的工作场景和工作状态,能感觉到那种沉浸式创作的快乐。他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其他时间都在工作,都在电脑前思考,反复琢磨如何让人物出场、对话等等,然后不停地画呀、改呀。
这跟我们写东西非常相似。有时候我写一篇文章,因为一个词语的使用,可能要斟酌一个小时。这个东西创作出来后,必须先让自己满意,然后才能拿出手。如果过不了自己内心这一关,那么就反复改吧,直到自己先满意为止。所以看到他创作的瞬间,看到他拿出来的上千张废稿,我深有感触。后面还有几集,这周有空准备接着看完。
如果说疫情阻碍了我们去追寻诗和远方的脚步,但是,还有书籍,可以成为我们灵魂的归宿。通过一些书籍的阅读,我们会对自我有更准确的定位和认知,从而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珍惜眼下所拥有的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