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现在才阅读完斯坦诺维奇的《这才是心理学》,否则至少几年前就比现在聪明一点点。
一本心理学著作能再版3次以上,就以堪称经典,斯坦诺维奇的这本,再版了10次。
我本以为这本书一定是布道者对心理学的谆谆教诲,却发现作者其实是来吐槽的,先吐槽弗洛伊德,说这位兄台的理论不科学,但却被公众奉为经典;再抱怨大众怎么就不理解我们心理学家呢,说个术语,被记者抱怨不讲人话,好不容易写本书,还卖不过充斥伪科学的心理学自助读物;就连心理学家自己,比如《怪诞行为学》作者丹. 艾瑞里,整本书都在做心理学实验,但愣是称自己为“行为经济学家”。
公众对心理学的理解,与真正的心理学之间,有个巨大的鸿沟。鸿沟是什么?斯坦诺维奇就是来回答这个问题的,顺便给我们科普一些思维工具。
知识可以忘,思维工具却能让我们受用终身。先说说能帮我们评判各种知识、主张的思维工具。
01 可证伪标准
可证伪标准来源一位叫做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哲学家,所谓可证伪理论,就是说我这个理论会预测一个东西,而这个东西必须是确定的(概率性预测),它会明确告诉我们什么会发生,什么不会。如果预测不会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就说明这个理论需要修正。
预测的越具体,越精确,越是靠谱的理论,因为这给其他科学家提供了反驳的靶子。相反,坏理论就是笼统的,什么都能解释的,把自己进化的路封死了。
弗洛伊德为何被主流心理学家抛弃?是因为他只在事后解释人类行为,但并不作事前预测。
我们都知道,如果你想证明一个东西,就总能找到证据,这叫做“预设偏见”,比如疑邻盗斧,比如老公出轨,但这种证据再多,却对理论进展益处不大。
科学家说的理论,都是可证伪的,就是有一定预测能力,预测不对可以再修正,这样的理论才有价值。相反,如果理论包含所有可能观察到的数据,就永远不能被修正。
永远不能修正的,就不值得被严肃对待。书中举了一个无法证伪的例子,本杰明.拉什用“放血疗法”治疗黄热病:病人好了,说明我的方法有效,病人死了,是病情太严重,与我的疗法无关。
这样的理论生活中比比皆是,风水大师告诉你近期有难,需做法事,如果没事就是我技术高,有事就是法事没做好。养生大师告诉你吃绿豆,吃泥鳅,身体感觉不错是我的方法有效,没好转是因为还没吃够或者吃的方法不对......
信这样的理论对我们有没有好处?也许有抚慰心灵的作用。不可证伪理论拥有巨大诱惑,是因为它可以解释一切,给人智力上的掌控感,安全感,但却不值得严肃对待。
有意思的是,经济学家薛兆丰说经济学是科学,但万维钢转述《分工与贸易》作者阿诺德.克林观点,经济学命题其实是不可证伪的,它更像历史学,只是个解释性框架。
比如供求关系模型,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但大学并不是如此,某年一个大学学费提高,但申请人数却提高了。经济学家可以解释说也许这所大学提供了奖学金,或者排名提高,让它的吸引力更大......反正总能对这个模型进行合理解释。
按照可证伪标准,难道经济学是个不靠谱的学科?
人类行为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岂止是经济学,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中涉及的可变因素实在太多,说它们不可证伪,不能说这些理论不靠谱,之只能说它们更新迭代的过程会比较慢。
这个复杂的世界不好预测,恰恰体现出“可证伪”科学标准的珍贵,至少负责人的科学家,都在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排斥可以完美解释一切的终极理论。
那知道可证伪标准有什么用?
科学理论经常变来变去,比如一会说吃鸡蛋黄不好,一会又说应该吃,普通人如何自处?
谁有道理听谁的。我们要对完美的理论保持怀疑,科学虽然进展缓慢,但是个严肃的事儿。它的任务不是必须产生确定的知识,而是通过“理论→修正→新理论”这个简单模式,逼近真理。
02 别被见证叙述蒙蔽
所谓见证叙述,就是当事人现身说法,这种事我们在电视购物“专家”出来忽悠,或者患者现身说法见得多了,并不稀奇,我们要警惕的,是别被充满善意的人轻易影响。
比如妈妈突然告诉你牛奶不要热开了喝,那样营养成分全都流失了。保质期长的奶别买,一袋奶能放好几个月,不知放了多少防腐剂。不要用微波炉热奶,辐射太大了......你是不是看着真诚的妈妈也有点迷糊,算了,听妈妈的吧。
实际上呢,牛奶最主要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钙、脂肪,而这三种营养元素,不会因为加热而流失,加热只会使蛋白质变性,但变性是蛋白质分解的第一步,它还是蛋白质,这个过程,想想煮鸡蛋就明白了。
而有些袋装奶之所以能长期保存,是因为生乳经过超高温瞬间灭菌后,又真空包装,无菌+真空=长期保存。还有微波炉的辐射,和无线电波、紫外线一样,照多了顶多会感觉热一点。医院的贴着警示标志的X光、核辐射等电离辐射才危险。
问题是,牛奶、微波炉这些“禁忌”在以前从来都不是问题,为何到了知识唾手可得的现在,反而成为老人头脑中固化的“常识”了呢?
看看这些知识从哪里来的就知道了:亲戚口述、战友转发、同学告诫......,有熟人推荐加持,再离谱的信息也会成为真知灼见。
还有身边人的成功案例,他这样的都行?那我也行啊。可实际是,即使马云在你面前告诉你他究竟是怎么成为首富的,甚至把步骤全部写清楚,你照着来也不一定做得到。
我们读书时,能记住的是故事,但作者想借故事表达什么观点却会忘记,这就是钱钟书说过的:体系会随时间而崩溃,鲜活证据却永存世间。
案例可以阐释观点,却不能证明观点。个案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比较信息。我们只看到了结果,但可能遗漏了太多其他可能的解释。
邻居老王发自内心的告诉你,兄弟,生蚝可劲造,包你生龙活虎。你试了几次,老王诚不我欺也。
医学界有句话叫做“偶尔治愈,总能缓解,常常安慰”,对于有文字记载的疾病,目前有确凿证据证明是医生治愈了的,不足1%。
实验对象接受虚假外科手术后,骨关节炎症与真正做了手术的患者一样,得到了相同程度缓解。
实际上,即使你觉得见证叙述效果惊人,也有可能只是安慰剂的作用。乔布斯多聪明一个人,罹患癌症后还不是咨询灵媒,接受水疗,耽误病情9个月。
听隔壁老王的,不如看专家论文。
03 相关不代表因果
如果一个美女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向你款款走来,这不一定是她再也不能忘记你容颜,还有可能是她想把健身卡卖给你。
导致相关不是因果的阻碍因素有二,一是第三变量,二是方向性。
比如,横亘在美女示好和她对你一见钟情之间的第三变量,就是推销任务。
比如,私立学校成绩总好过公立学校,成绩好与教育水平高的相关性之间,还有个第三变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和经济地位高的家长,更倾向于把孩子送去私立学校。
因果关系的方向,究竟是A→B,还是B→A,我们也无法根据相关性来判断,比如研究发现适度饮酒的人,比不喝酒或者多喝酒的人更健康,那是适度饮酒有益健康,还是因为健康的人本来就很自律呢?
所以,科学家最喜欢比较、操纵、控制实验,目的正是分离出变量,让因果关系更为确切直观。
比如著名的恒河猴实验,为了验证“有奶就是娘”这个理论是否成立,就把猴妈妈拆分成提供奶的铁丝猴,和不提供奶的温暖猴,看猴子喜欢哪个妈妈,以此判断到底是食物→依恋,还是爱抚→依恋。
然而,哪怕实验证明两个变量之间有显著的因果关系,也不代表就找到了唯一因果。因为在社会科学领域,人类的行为实在太复杂了,完全不像牛顿定律那样明了清晰。考察因果关系时,原因多样性是个绝对不能忘记的原则。
有人调研了60年来飓风导致的灾害人数,发现女性名字的飓风人数比男性名字的伤亡更大,于是得出结论女性名字的飓风,无法引起人们重视。但实际呢,飓风在前30年都是用女性名字命名的,而且抗灾技术在后30年才有了明显进步。
一篇列举了很多父母离异案例的文章,论述离婚的持久伤害,但如果没有父母没离异家庭的孩子作为控制组进行比较,我们不能从这篇文章里得出任何结论。
这些例子实在发人深省。
我们的科学家花费大量金钱研究出相关性,什么能致癌,什么对身体好......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但遗憾的是很多类似知识相关系数其实都很低,更别提因果。
那我们作为普通人怎么办?能怎么办,在还不知道确切因果关系时,先把“相关”拿来指挥自己行动,至于因果关系以后再说。
这也很符合贝叶斯精神。
04 概率和偶然
心理学和经济学一样,都有复杂的因素在影响因果,所以,它的理论预测很多都是概率性的,即是说在大概率下,这个理论是对的。
如同上面提到的供求关系模型,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反例来驳斥它,但我们不能说它没用,即使不能预测个体,但能预测趋势,对我们也非常有益。
但很多人就是喜欢抬杠,比如刚说吸烟有害健康,他马上说你看隔壁老王,天天抽烟喝酒,还不是活到85岁?
这就是在拿特例反驳规律,用作者的话说,这样的人其实是认为规律就应该适用一切情况。相比85岁老人中有5%的是吸烟者,更有意义的是,有95%不吸烟。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计算概率?因为概率学很年轻,概率论中最关键发现直到16-17世纪才产生,重要进展20世纪才开始。我们还没习惯它。
为什么硅谷最开始没人质疑女版乔布斯“指尖滴血就能测试疾病”的创业项目?要知道一滴血只是血液系统很小的一个样本,测试一定会和真实情况有很大偏离,但不只是医学,心理学也在用一个小样本代替一个大得多的群体。
当年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之所以被诟病,是因为做实验的90个孩子全部来自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即使做了随机分配,也有控制组,但这个样本还是太小了。把孩子扩大到不同家庭背景的900个,实验结果就无法还原,样本越小,测出极端值的可能性就越大。
样本小的确是对心理学的合理质疑,但斯坦诺维奇作为一个科学家,一点也不以为意,他认为,只要实验方法是科学的,哪怕结果不能重复,这个理论也有价值。
科学家都是这个态度,我对“社会越复杂,越需要概率思维”这句话,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偶然就更有意思了,有些事发生就发生了,没有什么原因。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玉马精变》,把曹氏衰败与反常之事联系起来,得出结论:物之反常者为妖。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丧尽天良一定会遭报应”。
这其实和想从彩票中奖号码中看出规律,想预测K线走势一样,将无意义的理论强加于原本随机的数据。
无他,只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制造意义,我们试图解释,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控制。
05
科学家是什么群体?
科学家不负责对事情内在本质做出终极解释,而是敢于裸泳,提出个可证伪理论,一点点修正前进,逼近真理。
科学家研究的是可解决的、明确具体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那些能通过现有经验技术获得答案的问题。“论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人,不是真科学家。
科学家(至少心理学家)不给你终极解释,他们提出的理论只是个概率性趋势预测,不能解决所有人的心理问题。
科学家不说人话,“对大样本的认知任务进行因素分析所得到的第一个主成分”其实指的就是智商,但他没义务告诉你,因为科学家交流的对象是同行,同行评议决定他们行不行,而不是我们。
傲慢、冷漠、封闭......但他们不惧怕承认自己的无知,他们看论文做实验薅头发,他们在修修补补中缓慢前进。
他们还是我们最应该信任的人。
网友评论